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长期以来,学校忽略了对联的教学,对联几乎从课堂上消失,许多中职学生缺乏对对联基本知识的了解。因此,笔者把对联引入职教课堂,让学生在品味这些文学盆景艺术微雕的同时,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4.
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5)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化及全球化已日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掌握基本语法规则的同时,当今的世界形势也要求英语学习者们有能够用于真正交际的英语语言能力。很多教师尝试用电影来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本文即是希望对越来越受关注的中国大学生口语学习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4)
随着英语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这无疑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英语的道路。现今日益激烈的竞争性社会中,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仅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而缺乏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无法再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本文论述了英语电影对英语学习者培养涉外文化交际能力的重大影响。现今的英文电影可以为英语学习者营造一种真实的外语氛围,激发我们学习,运用英语的兴趣,在掌握一些语言知识的同时,增强了涉外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的任务型教学具有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操作容易等特点,可以用来改善学习者使用英文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探讨任务型教学: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8.
文化本身是一个笼统的感念,其广义、狭义的内涵都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出发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导致对文化有着百花齐放的争鸣态势。在实际的生活、交流与沟通中,文化常常自然地随着环境、民族、地域的变化而变化。从人类的历史演绎到现代文化社会的转变过程中,随着环境、空间性、信仰性等因素的变化,使得人们处在不同的境遇下,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认向感,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而在东西方,由于历史、环境和地域的不同,在不同时候、不同场合、不同情景下产生了两种相异的文化,即中西方文化,直接导致了各种不同的群体文化、信仰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和身份认知。 相似文献
9.
张佳敏 《中国妇女(英文版)》2014,(10):22-23
出身于艺术之家的张沙娃,从小就接触各类艺术,这样的经历陶冶了她的性情,也赋予她对艺术的敏锐审美嗅觉。2005年她和好友方海燕共同开办了一家原创首饰小店并创立“SU素”品牌,如今她们已在全国设立多家代理店并拓展到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之一,世界上使用英语的人口一直在增加,而旅游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巩固了英语作为全球语的重要地位。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懂英语的东道主,也需要素质良好的英文导游,旅游英语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行为,在翻译实践中必须研究旅游英语的特点,考虑文化因素和文体因素,不断积累中文和英文的语言文化知识,将翻译技巧与跨文化意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