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腊哲学以早期自然神学作为开端,经过古典时期的理性神学的发展形成了理性神和一神的观念,最终在希腊化时期以理性与启示的调和为基督教神学所汲取和接纳,并被基督教护教士们用来为基督教信仰作辩护。  相似文献   

2.
希腊哲学以早期自然神学作为开端,经过古典时期的理性神学的发展形成了理性神和一神的观念,最终在希腊化时期以理性与启示的调和为基督教神学所汲取和接纳,并被基督教护教士们用来为基督教信仰作辩护.  相似文献   

3.
未来的信仰间对话是否应转向信仰间神学的方向尚存争议。信仰间神学尝试把不同的信仰见解整合起来,寻求诸信仰最终的兼容性。根据W.C.史密斯的理解,诸宗教之间的冲突能够且也应该被视为一种“综合的邀请”。进行宗教间对话是宗教间神学发展的需要。佛教对神圣创造者的否定和基督教对神圣创造者信仰的肯定表明,从解释学上看,尽管佛教和基督教具有明显的不兼容性,但两者在世界起源问题上的猜想具有共同的关注点和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演变赵林基督教的神学理论最初来自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后经教父派的系统阐述而确立。它起初完全建立在信仰之上。到11世纪,安瑟伦开始用逻辑来论证神学教义。随着亚里士多德的影响逐渐扩大,经院哲学把它推到顶峰。到13世纪以后,用逻辑加以论证的...  相似文献   

5.
《鼠疫》反映了加缪对基督教神学与现代理智主义关系的认识。作品中有两种对鼠疫的认知:以里厄为代表的理智主义和以神甫为代表的基督教神学。加缪的思考游动在两者之间,一方面以基督教神学诠释鼠疫,将思维指向西方世界的邪恶;一方面借理智主义对鼠疫进行积极的反抗,将行动指向荒诞与存在主义哲学。在此过程中加缪表现出对原罪与救赎、神义论与集体惩罚、生活之爱与信仰之爱等众多命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的基督教信仰秩序被破坏后,人们寻求非宗教的世界解释方式。无论是理性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要求将超验者从人类的知识结构和道德地形图中驱逐出去,而将知识的基础和道德的根源设定在人类的理性或本性之内。现代世俗思潮对基督教信仰的冲击,使得人们重新重视自然神学的重要性。而从自然神学衍生出来的自然神论,则是传统基督教信仰与现代人本主义之间的过渡。追问世界与上帝同一性的泛神论,和自然神论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那就是无神论。在当今这个多元化时代,面对众多世俗思潮的冲击,基督教信仰应当如何自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神学理论不管向前发展得多么完美,它终究无法取代历史,因此它也无法阻挡人们对历史耶稣的探索。但历史研究终究还是历史研究,它也不可能为信仰者找到信仰的依据,从而提高或削弱人们的信仰。我们相信,基督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保持对神人二性的耶稣的信仰。结论虽离我们的理性要求依旧那么遥远,但任何一种武断的结论都将是一种冒险。最后,还是让我们持这种态度为好,“历史的归于历史,信仰的归于信仰”。  相似文献   

8.
马丁·路德是基督教新教的奠基人。他通过《圣经》的翻译与诠释,成功地将基督教信仰与德语结合起来,奠定了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新教神学之理论基础,并从中发展出了新教的神学诠释学。他所主张的《圣经》理解的信仰优先原则、文本的自明性原则,深刻地影响了诠释学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哲学、宗教和神学之间具有多样性,它们之间具有互惠关系。三者的区别体现在:哲学指研究万有或整个实在的第一原则或第一因;宗教在源初意义上涉及人和神之间的关系;特定的神学在基督教中发展起来,用以解释旧约和新约中神圣启示的内涵。从比较哲学和宗教来看,它们之间的区别有:宗教直接献身于神,哲学的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宗教以将自身献身于神圣权威的信仰为基础,哲学在其自身的知识领域之中则是自主的,以人类理性为其唯一权威;宗教态度热望获得拯救、修和以及与神圆融,哲学志在获得有关实在的原因的知识。宗教和哲学之间的共同点在于都具有实在主义精神。从比较宗教和神学来看,宗教和基督教神学在信仰神上是一致的,但神学以科学方式研习神圣启示的内涵。从比较哲学和神学来看,哲学没有信仰,神学具有信仰,其共同点是实在主义。今天人们尝试着将神学和生存主义哲学联合起来,其中序言部分是哲学,结论性部分是神学。  相似文献   

10.
近代来华传教士以基督教真理为准绳,对儒学的上帝论、人与神的关系以及祖先崇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传教士并没有打算在信仰层面上接纳儒学。尽管如此,传教士的这些看法既充分展示了基督教思想的内部张力,又为后来中国的本色神学的建设提供了某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恩典论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理论之一,也是基督教区别于其他几大宗教的标志之一。在历史发展中,关于上帝恩典的问题一直在拳督教神学思想史中占有重要位置。而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做出的贡献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本文将简略阐述路德神学思想中的恩典观。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的中国化:历史和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论述了基督教的中国化。认为基督教要在中国立足、生根 ,首先必须处理好它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其次 ,必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 ,既保持基本信仰 ,又在神学思想、伦理价值、礼仪习俗等方面吸纳中国文化要素 ,正确处理两种异质文化的关系。文章指出 ,现阶段基督教的中国化应放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中加以思考 ,探求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托马斯.阿奎那作为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在信仰和理性之间、在神学和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人类得以理解世界的桥梁,他力求消除信仰证明和理性真理之间的矛盾。通过将基督教教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结合起来,提出了他的神学人性论。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欧洲处在黑暗的封建时期。文化上,除了基督教和神学,别无其他。公元9-11世纪,经院哲学兴起,12-13世纪达于极盛.过去,学术界对经院哲学的评价已经众所周知,即经院哲学名为哲学,实际上还是神学。是“神学的婢女”.神学与哲学,区别在于一为“信仰”之学问,一为“理性”之学问。基督教神学是诠释基督教教义的学问,核心便是宣扬“理性”之荒谬和“信仰”之崇高。自公元5世纪圣·奥古斯丁创立神学基本体系。许多世纪一直被教会奉为经典,代表正统权威。它又称“教父哲学”.经院哲学兴起后,在神学内部挑起争端,提出所谓“个相”与“共相”之间的争论,即关于事物的“个别名称”与“一般概念”谁先谁后问题的大辩论,出现“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对立两派,最后争论还是落实到“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上。两派唇枪舌战,争斗不息。若按传统观点评价,经院哲学还是神学,还是一种单纯宣扬宗教信仰的学问。这样,便不能看出经院哲学与奥古斯丁创立的神学有何不同,也不能看出经院哲学兴起有何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是一位杰出的德国神学家。他所倡导的狱中神学指出,世界已经成年,基督教乃是非宗教的、此世的信仰方式。耶稣的受苦和遭弃彰显了上帝的苦弱,做门徒的代价正是要追随基督的典范,积极地参与生活。这样的基督教观把上帝视为不在之在,对后世重新理解基督教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对战后的基督教神学理论建设乃至整个西方思潮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康德道德神学的现世理念及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神学的现世存在是道德的宗教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世宗教的理念形式(纯粹道德宗教),即以纯粹实践理性为根据的道德信仰(因信得救)和“共同善”相统一的至善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史基督教的阐释,证明现世“合理的普遍宗教”的代表就是基督教,从而使道德神学的表象得以现世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彝族信仰的毕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信仰的毕教普同金彝族地区流传的宗教有毕教、佛教、道教和基督教。毕教是在彝族社会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宗教,也是彝族普遍信仰的宗教。一、毕教和毕教信仰的产生毕教是在彝族奴隶制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宗教体系,是由彝族前阶级社会的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文明社会的神学宗...  相似文献   

18.
欧洲进入中世纪后,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成为神学中的科目”。中世纪的西欧哲学又被称为经院哲学,它是9至15世纪产生于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会学院的一种基督教哲学。作为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是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本质上就是神学。经院哲学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它的理论都是关于基督教的论证。“经院哲学是为教会服务的,因为它承认、论证和捍卫教会的原则。”那么这种服务于教会的经院哲学对欧洲的天主教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西方基督教道德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道德价值危机,对此,西方基督教神学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倾向:一是表现为排斥基督教的世俗化进程;二是表现为通过对基督教世俗化进程的迎合与投入,来摆脱神学本身的信仰危机并走出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困境。本文从西方理性传统及现代西方基督教神学困境出发,评析西方基督教道德化现象,指出无论是道德化的基督教还是基督教的道德化,都不可能使现代西方社会从根本上摆脱价值危机。现代西方的道德危机和神学困境,其根本出路在二分之外。  相似文献   

20.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上的理论大师,他的思想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格调和范式。本文从认识论范式、伦理学范式、历史神学范式三个方面对奥古斯丁的思想进行概括,清理出其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且指明了其思想内容对后世基督教思想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