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白居易前期的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中,一言兴邦拯救天下的政治热情与为民请命的内在赎罪冲动联袂而行,政治上直言极谏,诗歌创作中的讽谕诗"惟歌生民病",风格嚣张刻露,致使白居易政治和艺术上走入了双重困境,并因此而带来了他诗歌创作心理的变化,遁入了"知足保和"的逍遥之游,为其讽谕诗的创作画上了仓促的句号。  相似文献   

2.
与东盟国家资金流动和结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方便快捷的贸易结算体系对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结算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有人类便有宗教。宗教随着社会历史变迁而发展变化 ,并与民族关系极其密切。汉民族的历史上多种宗教并存而尤以儒、释、道三教与国家政治关系紧密。儒学乃封建正统思想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 ,佛教则呈现出一种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形式 ,三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它们在政治功能上表现出了其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并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儒为主、释道为辅的政治文化格局。值得注意的是三者与政治的关系同世界其他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相比 ,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云冈石窟从开凿起到主要洞窟的基本完成,无不与北魏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昙曜五窟"的开凿宣告了"沙门不拜王者论"的结束,而政治上的需求则引发了艺术上的创新和发展。皇室与社会民众的互动促进了佛教艺术世俗化的进程,并形成了云冈造像模式。  相似文献   

5.
法社会学的百年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科意义上的法社会学在中外走过了110余年的旅程,历经曲折而又异彩纷呈。它真实地记载了法律本位的变化,并日益呈现出历史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双向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两位伟大僧人,玄奘和智顗分别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佛教道路,其中玄奘走的是"天竺之路",他远赴印度取经学习并最终成为印度佛教唯识学专家和佛经翻译家,而智顗走的则是"天台之路",他来到天台山隐修以寻求适合中国人的佛教解脱法门并最终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与玄奘只是照搬印度佛学而毫无创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智顗表现出了佛学上的巨大创造力,开启了中国佛教创造自身中国化模式的大幕。中国佛教正是在选择智顗模式而抛弃玄奘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发展壮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玄奘对于中国佛教的重要性还远不如智顗,尽管玄奘比智顗更具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黄玉顺的"生活儒学"提出了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问题我们的立足点是我们的"生活世界";但是,作者误读了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思想.此在并不是主体性的观念.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与道家老子的关系上,而不是体现在与儒学的关系上.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中国并没有那样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8.
论矿产资源上的权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并禁止其流转,矿产资源的流转要依赖于矿业权的流转,在矿产资源的权利配置上形成了自物权与他物权(他项权利)并行的权利安排。矿业权特别是采矿权的流转从实质上是矿产资源所有权发生转移,可以允许所有权流转而实现资产管理与资源管理的分离,并使矿业权成为资源管理的手段即行政特许权,矿产资源上的权利形成私权与公权并存的新的配置。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的起源上,与社会契约论者不同,休谟、斯密、弗格森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认为社会是自生自发的"无意识之后果"。在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上,他们明确界分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科学解答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分而又不相离的难题,并从情感主义出发探究了社会的有序化与社会分层。在社会的演进上,他们把人的生存方式、财产关系的变迁看作社会演变的主导因素,并提出了社会演进的"四阶段论"。在社会发展的价值评判上,他们对文明与进步秉持一种辩证的态度,指出了商业社会之利弊。这些丰富的思想意蕴构成了现代社会学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0.
论人类和全球生态系统的精神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作为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失控力量正在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并威胁着自身的生存,犹如癌细胞侵害人体而危害自身的生存一样.全球生态系统与人类癌细胞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相对于其存在环境的自主性上--相对于全球与系统意义上的自主性和相对于人类群体意义上的自主性.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的生存竞争使全球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人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人类与环境的生存关系而忽略了非常重要的精神关系,人类与全球生态系统在精神上的关系应是通畅、和谐、完满的精神关系.所以,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从精神的意义上关照全球生态系统,构建自然生态中的和谐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1.
《振振堂诗稿》的艺术成就,其七言古风大有李太白遗风;七言律诗饱含杜少陵、李商隐余韵;钟云舫的“新乐府”诗焕发出白居易的风采;其“无题”诗与李商隐“无题”一脉承传;钟云舫七言绝句有李白七绝的韵味;七绝“咏史”与杜牧七绝“咏史”神似.钟云舫一人而兼唐诗几大巨擘绝技.另外钟云舫诗歌长于抒情,善用比兴,又远宗“诗骚”,熔《诗经》的写实与《楚辞》的浪漫于一炉.钟云舫诗歌还长于铺叙,爱用典故,杂糅先秦两汉散文大师笔法,从而形成钟云舫诗歌独特的艺术个性.钟云舫还不愧为内地“诗界革命”的先驱,为旧体诗的通俗化、白话化、大众化,努力创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论李贺诗歌蒙太奇式意象组合的结构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人对李贺诗歌的章法结构颇有微词 ,殊不知此乃贺诗歌独特的蒙太奇式的意象组合的结构方式 ,这既与其先有意象、诗句 ,再组织成篇的写作方法有关 ,也与其在结构上的着意变革、创新相联系。其主要表现为蒙太奇式的意象组合、意象叠加等。  相似文献   

13.
苏轼贬琼期间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成就表现在四方面:尚意论的写作学阐释;淡远诗美理想的完善;峥嵘绚烂风格的再张扬;多元审美情趣的表现及其他。因此,贬琼时期是苏轼文学批评生涯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4.
孟浩然的诗中有大量的愁情愁绪的描写,这对他冲淡、自然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愁"是孟浩然的一种心理积淀,睹物、送别、思乡、仕途暗淡等皆能引起诗人的愁情愁绪.孟浩然的愁情愁绪不仅多,而且感受很细腻,诗人在表现这些愁情愁绪时显得真切自然,呈现出一种冲淡清幽、愁苦哀怨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已故著名学者吴孟复先生毕业于无锡国专,治学之余创作旧体诗,合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为一手.吴先生诗典雅而能通俗,理论与创作实践密切结合;风格兼融唐宋特点,和雅清新.诗中表现知识人士爱国情怀与真纯品格,堪为后学之楷模.  相似文献   

16.
在成熟的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宋祁的诗歌创作体现出鲜明的由"唐音"到"宋调"的过渡.与其兄不同,其诗更显"宋诗"的特色.在诗歌内容方面,他对内心世界"怨愤"的抒发,开拓了宋诗题材的表现内容.诗歌风格方面,由早期的绮艳转向晚年的沉郁、奇涩.宋祁很快抛弃了早年诗中的浓辞丽藻,而代之以奇字俗语.在艺术表现上,其诗善用典故、意象以表现深沉的情感,同时也不乏直抒胸臆之句,充分体现出其诗的过渡特色,为宋诗另开"精工"一路,这对后代诗歌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末诗人方干的隐居生活与其创作具有密切的关系。他的诗作超然于现实社会之外,多与隐逸生活和江南的地理、节候、风物相关,好咏寺观亭阁、园林别业。同时也形成了他的淡远闲适、清迥幽雅和苦吟冥搜、具体细腻的诗歌意境和风格。  相似文献   

18.
李颀是唐代颇有创作特色和贡献的著名诗人,在其送别诗、边塞诗和音乐诗中,多将人物作为自己反映和表现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把刻画、表现人物作为诗歌创作的重点与核心,着力于再现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并充分展示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黄遵宪是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和变法维新的领袖之一,也是当时诗坛光焰夺目的巨星。所著《人境庐诗草》中除反映时代风云的纪事诗外,大量写海外见闻的旅游诗,境界一新,成就突出。诗中描写东西洋各国的山川名胜和风俗人情,寄慨时事,向往民主,表现出先进、开放的全球意识和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精神,给传统诗歌注入蓬勃的活力。在艺术上,诗人继承传统,厚植根基,开拓创新,形成雄奇壮美和多姿多彩的风格,写各种景物、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精妙。黄诗的思想品格和艺术成就对当今的诗歌创作有多方面的启示,随着国门的开放,旅游诗有着更为远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王闿运在五言诗创作实践中非常重视对魏晋诗歌的模仿,他的模仿观建立在对诗有“家数”“格调”的认识基础上,王闿运平生模仿最为用力的是其所谓的谢诗格调。他对于魏晋诗歌除了对原诗词句层面的模仿外,更为重视模仿诗歌的写作技法。王闿运对魏晋诗歌的模仿行为在五四时期招致很多非议与批评,他模仿的宗旨其实是为了探究诗歌的“古式”与古法,最终是为了“治心”和修养自己的心性,与受强调创新的西方浪漫主义影响的五四时期文学评价标准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