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来说,头顶上的确有一扇玻璃天窗,而且是厚厚的天窗。这扇天窗是客观存在的,是语言和文化的。这扇天窗也是我们自己筑起来的,是情结和心灵的。文化是语言的延伸。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很多时候文化的内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实又存在着,靠我们去体会和揣摩。文化的差异存在于很多地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等等。有时这种差异很小,稍加磨合就会消除。有时这种差异却是一道鸿沟,很难跨越。每种语言和方言都有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2.
南桥 《人才瞭望》2015,(3):67-68
曾经参加过一次项目管理会议,主持人笑着说,他应该最擅长项目管理,因为他在家排行第二,总是"in the middle of everything"。我在家是老小,上面有哥哥姐姐,凡事不用多操心,所以我是一个最不适合当头儿的人。我在俄克拉荷马的时候,单位领导招聘,我都没有参加,一来我自认为没有什么领导魅力,二来我想少去开点会,留些精力多写写文章出出书什么的。我总认为  相似文献   

3.
佚名 《人才瞭望》2013,(9):42-43
工作狂人 范新31岁就成为了副教授.在他原来任职的同方股份公司人工环境设备分公司(以下简称同方人环),更多的人是喊他"教授",范新认为这是一种昵称.范教授说自己可能叫工作狂都不够,应该叫工作狂人. "我喜好工作,从大学毕业开始,好像就没歇过.我自己的体会是什么事都能忘了,就是工作忘不了,乐此不疲地战天斗地."  相似文献   

4.
《唤醒心中的巨人》是美国激励演讲大师安东尼·罗宾写的一本畅销书。作者用经历和经验告诉人们当直升机升上漆黑的夜空时,眼泪已布满我的面颊。仅能容纳5000个座位的会场,却有7000多人来听我的演讲。如雷的掌声从会场四周响起,热烈的场面让我感动至深。这一切...  相似文献   

5.
很多时候,重是以重要来显示的.比如说我现在使用的这台电脑,在它里面,已经保存了我写下的上千篇诗文.对于我来说,这些诗文当然很重要,它们也让这台电脑显得很重要.同是作为人,有的人在人们的心目中会特别有分量,而有的人却是那么无足轻重.我想这也是由人的"重要"与否决定的.就像存有歌曲的MP3,就像存有诗文和其他宝贵资料的电脑,那些对人显得重要的人,在他们的身上,也一定存在着对他人极其有用的知识、思想、智慧、阅历,或者是寄托着让别人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爱情、恩情.  相似文献   

6.
正每一个学生来到我们面前时,就如同一个"零"。将来他(她)会成为多大的数字,有多大的成就,我们无法预知。而爱琳始终如一地爱着每一个"零"的孩子。"吹面不寒杨柳风",爱琳给人的感觉就恰似这一缕和风——清新、温暖。6年时光转瞬即逝,初次见面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当时我误把她认作是一位男老师的妻子而叫错了名字。她没有生气,朝我淡淡一笑化解了尴尬。后来我才得知她  相似文献   

7.
(续前期)电报终于来了,风白将于八月初到达。得知这一确实消息,我就开始担心起来:我们还认得出来吗?我俩是否有很大变化?书信是我们忠实的知己,它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应本市某大学邀请,担任演讲比赛的评委。参赛选手们每人领取一张纸条,根据纸条上所写的主题演讲3分钟。演讲的次序是通过抽签决定的,当抽到第一位的选手走上台时,我发觉他看起来非常不满。“同学们,尊敬的评委们,”他响亮地说,“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我和其他评委们纷纷抬起头,惊讶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9.
信念是经过反复实践和思考所形成的可以确信的某种认识,它是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实施某种行为走向成功的动力。这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某大学生毕业实习时,选择做图书推销员。这时正是12月,是一年中推销最困难的日子。每个单位忙于做年终财务汇总,无暇顾及这个推销员。一周过去,无人问津。后来,他走进一家私营公司,老板打量这个年轻推销员怪可怜的,亲自倒杯水给他喝,指着他那一摞书,说:“坦白地说,我不需要这些书。你可能今天还没有销出一本书。但你要相信,这类书只要存在,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肯定有人、有单位需要它的,只是你没有找对地方,…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在中国生活了25年的也门人。这期间,我见证了中国经历过许多灾难和挑战,但是没有一次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引起民众的巨大担心和恐慌。这场灾难"从天而降",中国很快就意识到它的危害性,顷刻间调动国家各方面的巨大资源、科学和技术力量,同时全民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这对于世界来说,是很幸运的,因为中国筑起了它的第一道防线,我认为这是全世界装备最全、防御最坚固的防线。  相似文献   

11.
那天乔治·凯蒂斯先生刚刚获得本年度“友谊奖”奖章和荣誉证书。所以我采访他时首先提了一个很常规也很落俗套的问题,请他谈谈自己获此殊荣的心情。乔治·凯蒂斯并没有很常规地讲“十分激动”,这多少令人有些意外。他对我说:“这是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如此荣誉给我一个人,不太公平。我更希望有一种奖章是给予我们整个集体的。莎士比亚曾在他的一部剧中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可以孤立存在。’如果说我在事业上做出了成绩,那是因为我拥有一大批热情、勤劳、聪慧的同事。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没有外界的支持,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见到爱泼斯坦是在北京广播学院(现北京传媒大学)外语系的一个教室里,时间是1985年5月。当时我是教育部在该校举办的第一批国际新闻班的一名培训生,爱老被邀请来给我们上课,讲国际新闻写作。学过新闻专业的人都知道爱泼斯坦和斯诺是同一时代的著名记者和国际友人。当时他讲课的具体内容我已经印象不深了,但至今仍然记得,出于对他的崇拜,从他一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就一心想让他给我签名留念,并最终如愿以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从事新闻工作,但一直保留着他的签名并对新闻和新闻人情有独钟。可能正是由于有这种心态,我在13年后有缘和…  相似文献   

13.
摔碎的瓦罐     
《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后汉时,太原有一个叫孟敏的人。一天,他扛着瓦罐来到市场,一不小心,瓦罐掉在地上,被摔得粉碎,但他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旁观者无不奇怪。有位叫郭林宗的人看到了,跑上前去问孟敏:“你的瓦罐掉了,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孟敏说:“从肩上掉下去肯定会摔得粉碎,我看它又有何用?我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郭林宗认为:这是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就劝他为学,果然十年后孟敏一鸣惊人,成为知名学士。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同龄人、从北京的理想云端落人云南边陲严酷现实的青年、工农兵大学生、恢复高考后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法国里昂贝尔纳大学博士、四川最早的"海归"之一、博士生导师、临危授命的大学校长。在见到刘家铎校长之前,我虽然想不出这样一个集中国时代变革于一身的传奇"海归"应该是什么样子,但当我们在成都理工大学见到刘家铎校长时,还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外:他儒雅谦逊,笑容都带着书卷的气息。在他身上,我们没有看到命运的沧桑,没有看到多年地质工作留下的粗糙,只有一份岁月粹炼出来的从容和淡定。教师、专家、管理者,这是刘家铎的三个身份。一般人做好一个领域就相当不错了,因为无论有多少雄心壮志,人一天毕竟只有24个小时,而他在每一个领域里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认识他的人中,他被视为一个"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15.
似乎现在太多的人,都在寻找着一扇扇的门。无论什么事,他们都会扑入错综纠结的关系网中,以期找出一个可以为他们打开那扇门的人。 大学毕业那年,许多同学早早地回家,四处钻营,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我有一个老乡,虽然他家里很有些门路,可他并没有回去,而是不知跑到哪儿疯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皇帝的称呼,常见后缀有"帝""祖"以及"宗"。一般而言,称"××帝"的,往往是称他们的谥号,如汉武帝(谥号孝武),或称他们的年号(常见于明清两代),如康熙帝、乾隆帝等。而凡是带"祖"或"宗"的,则是称呼皇帝的庙号。所谓谥号,是指在古代,一个人死后,活着的人对他的盖棺论定,这种评价可褒可贬,如末代皇帝的谥号往往带有"哀"字。此外,谥号不是皇帝专有,各级官员有功德者,都可拥有。秦始皇认为,谥号这种玩意儿属于子孙议论先人、臣下议论先帝,觉得不好,便把它废除了。于是他就叫"始皇",这不是谥号。到了西汉,才恢复了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之一,词汇又是语言中的最基本组成因素,也是我们通往外界的一扇窗户。随着我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进而涌现出很多外来词汇,尤其是近30年来。正如美国一个著名的语言学家萨贝尔所说:“一种语言对另外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只要有文化借贷,就可能把有关的词也借过来。”从这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外来语的重要性。本论文主要着眼于分析俄语中的外来语及其对俄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异味     
有一次我们招聘一位工程师,几轮面试下来各方面都不错,于是请外籍总经理最后见见面,如没有什么问题就准备录用,外籍总经理面试之后却说:“这种人我们公司不可能考虑,这个人最起码有一个星期没有洗澡,身上有异味。”我听了之后,心里非常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说白了,就是这位工程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通过“外表”这一关。由于外籍总经理是来自比较发达的国家,到了中国也都是生活在“贵族”圈里,他根本不可能了解我们普通市民的生活条件,从来也没有在上海挤公共汽车的生活体验,所以,他的这一评论,完全是根据这位工程师的外表和他对中国有限的认识而作出的。我虽然知道外籍总经理的结论是片面的,但一时也难以说服他  相似文献   

19.
我认识曾宗伟博士是在1990年5月。当时所在学校的校长把他介绍给全校的教职员工,请他给我们作一场题为《我所认识的美国》的演讲。我听了他的报告,感到十分惊奇,一位美籍华人学者,对美国社会诸如生活水平、美元的价值与作用、美国式的自由民主等问题,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透彻的分析和批判,这是我远远预想不到的。生长在台湾,后在美国留学和工作二十多年,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的他,却有如此见地,这在美籍华人学者中实属罕见。一年半后,我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洛杉矾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从事语言学研究,有机…  相似文献   

20.
林华是中国人,却长着一副欧洲人的相貌,这一直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大不小的麻烦."小的时候,我常常被人误认成外国人,现在在商场买东西,售货员也会用半生不熟的英文招呼我;在国际会议上曾有国内记者用英文来采访我;有一次,在街上,迎面来的一群中学生甚至把我当成了英国'笑星憨豆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