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刑法中的信赖原则概念理解,论证信赖原则适用客观要件是其主观要件适用的前提。对于信赖之存在性以及相当性的判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事实进行具体的认定,即只有在一定社会中具有社会相当性的场合,才能肯定信赖原则的成立。并通过分析信赖原则与客观归责理论的关系,进一步论证了客观归责理论对信赖原则限定适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新过失犯罪理论产生的信赖原则已成为当今社会限制甚至是阻断过失犯罪的重要原则,其理论根据是“被允许的危险”、“危险分配”和社会相当性理论。根据其理论基础、适用的范围和主客观条件,我们认为它不仅仅局限于交通领域的适用。在我国科技发展的今天,过失犯罪的激增,如交通肇事罪、医疗事故罪等,使得我们在理论上系统地构建信赖原则及其相关的基本观念,实践中有意识地注重信赖原则及其相关理论的具体运用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论刑法中的信赖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赖原则作为过失犯罪概念中注意义务的认定基准,是资产主义的发展在刑法理论上的必然结果。其立论根基是刑法的“谦抑性”与“人道性”,因为信赖原则强调在过失危害发生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个人行为的可非难性,以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从理论意义上看,社会相当性理论、被容许危险理论以及危险分配理论是信赖原则的理论根基,而危险分配理论又是产生信赖原则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信赖原则是德日刑法理论中确定过失责任的重要理论,旨在分配注意义务,限制过失犯罪的成立范围。在我国刑法中,交通肇事罪的认定就体现了信赖原则。对于有些学者提出的医疗事故罪和业务过失犯罪也应该适用信赖原则的观点,笔者持否定观点。  相似文献   

5.
紧急避险的相当性要件是国外相关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指避险行为应当符合一个社会所承认的一般或共同的价值观念。避险行为的相当性应该成为紧急避险中的独立要件。通过避险相当性要件在"强制采血事例""脏器摘除事例"以及"雨伞事例"中的具体适用分析,避险行为的相当性要件具有独特的功能,一定程度上能限制法益权衡要件的适用。也就是说,即使行为人保全的法益价值大于其行为侵犯的法益价值,也不必然就能承认紧急避险。在避险行为缺乏相当性要件时,由于其也存在违法性的减少和责任程度的降低,因此,对其可以准用避险过当的从宽处罚原则。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法主要通过社会保障行政进行相关待遇的给付,如果相对人不符合社会保障待遇给付的相关条件,则要对社会保障授益行政行为予以撤销或废止。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保障立法并未完全贯彻信赖保护原则。在法理论层面,法之安定性、基本权利保护原则为信赖保护原则的基石,在社会国理念下,信赖保护原则在社会保障法中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在社会保障行政的过程中,须从信赖基础、信赖表现、信赖利益的保护等三个要件,判断社会保障行政相对人的信赖是否值得保护。在满足信赖保护要件的情形下,如果授益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情形,其法律效果可从行政行为可否撤销、撤销或废止是否溯及既往失效及社会保障待遇给付的返还等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共同过失犯罪是否成立,尚存争议.然而,如果结合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那么共同过失正犯、过失教唆犯等共同过失行为有其成立的依据,符合共同犯罪的主客观构成要件;对共同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应按照他们各自的主观罪过来认定他们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新《保险法》规定了弃权和禁止反言原则。从保险实务的角度分析,弃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保险人知悉投保方违反义务及保险人放弃权利;禁止反言的构成要件包括保险人作出错误表示及投保方的合理信赖。在保险法中适用弃权和禁止反言的具雄原则及诚实信用原则有先后之兮,弃权与禁止反言的举证难度也有所区别,同时现行法律还规定了适用上述制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协同和联合行政执法中的信赖保护,首先应符合信赖保护的构成要件,然后才有信赖保护措施的选择。信赖基础的辨识,应检视行政执法机关的积极作为是否构成具体行政行为、未置可否的事项是否属于该执法机关的管辖范围。行政相对人处置其权益的行为与执法机关的行为具有客观因果关系,是信赖表现的判准。信赖值得保护的认定,主要考量行政相对人对作为信赖基础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有过错。信赖保护措施的选择,应基于个案中的公私益衡量,在存续保护、财产保护和过渡措施中择一适用或综合适用。  相似文献   

10.
转承责任归责原则的复合性和构成要件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转承责任不是单一归责原则而是复合归责原则的适用:责任人转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侵权行为构成判断原则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归责原则的复合性决定了转承责任构成要件的二重性:责任人的转承责任构成要件和行为人的侵权行为构成判断要件不相同,责任人的转承责任构成要件也不同于其他特殊侵权责任.责任人的转承责任构成要件主要包括:责任人和行为人间具有特定的基础关系.行为人为侵权行为时居于基础关系约束的地位,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人的侵权行为构成判断要件根据行为发生的不同情势,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机动车致损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并同时实行过错相抵制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致损行为的违法性、机动车交通事故致损的事实以及机动车交通致损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具有多样性。为了无过错责任的顺利实施,必须同步跟进一些相关的制度,如:机动车第三人责任强制险和设立社会救助基金。  相似文献   

12.
传统外观主义对合同信赖利益的保护存在局限,应采用大陆法模式,以缔约过失责任为中心,采取过错责任为原则和无过错责任为例外的二元归责原则,取消期待利益的赔偿限制,适用相当因果关系、可预见规则、过失相抵规则、损益相抵规则等,不断完善我国的信赖利益损害赔偿制度,保护交易安全、促进诚实信用的市场道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在相当因果关系学说基础上,对医疗损害中因果关系的特点及多因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建议在认定因果关系的审判实践中,遵循相当性原因之充分考虑原则、过失不可替代因果关系之原则、丰富价值判断之承载原则和概率表示法之可行性操作原则。这些原则的适用,将有助于法官在审判实践中更公正、合理和准确地裁量医疗损害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4.
信赖原则用于行为人具有过失,他人的不当行为介入造成结果发生的场合。不同于故意作为犯中的回溯禁止原则,信赖原则的出罪标准更为宽缓。信赖原则在传统理论中具有消解注意义务、预见义务的机能,但其本身只是作为一个结论呈现,并不能作为规则加以适用。因此,可以将结果回避与义务违反、对结果的认识盖然性、与有过失的判断作为判断是否适用信赖原则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过失犯罪制度与同时期甚至稍晚的西方国家相比,已臻相当发达、完备的程度,明了其思想渊源与立法规定,对于当今过失犯罪的理论发展及立法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古代过失犯罪的理论思想和立法规定为主线,对我国古代过失犯罪思想的萌发与发展、过失犯罪规定的沿革与演变、过失犯罪的称谓及其概念、过失犯罪的立法体例与罪名体系、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等方面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在此基础上,作者最后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发达的自然经济有时会孕育出与商品经济一样甚至比之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这是一条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过失犯罪制度与同时期甚至稍晚的西方国家相比,已臻相当发达、完备的程度,明了其思想渊源与立法规定,对于当今过失犯罪的理论发展及立法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古代过失犯罪的理论思想和立法规定为主线,对我国古代过失犯罪思想的萌发与发展、过失犯罪规定的沿革与演变、过失犯罪的称谓及其概念、过失犯罪的立法体例与罪名体系、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等方面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在此基础上,作者最后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发达的自然经济有时会孕育出与商品经济一样甚至比之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这是一条规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典对过失犯罪的规定,在认定标准,认识内容,类型划分等方面存在理论缺陷。为完善刑事立法,应当以构成要件事实为标准,以违法性认识为内容,以疏忽大意过失、过于自信过失和准过失为基本类型来重构我国的过失犯罪立法。  相似文献   

18.
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性、行为在客观上违反了注意义务并因此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果,是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的客观基础。在为过失犯罪配置法定刑时,除应具备合理根据外,还应当遵循法定刑节俭、法定刑趋轻、根据过失程度配置法定刑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修订前后刑法中的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状况作了认真考察和评说,指出了立法的特色和缺陷。针对刑法规定的不足,作者提出了完善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方式的建议:明确界定过失犯罪范围;强调对业务过失加重法定刑的观念;谨慎对待过失危险犯的法定刑配置问题;适当增设过失犯罪的法定刑种类  相似文献   

19.
围绕信赖原则能否适用于监督过失领域,日本理论界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的激烈争论。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信赖原则的体系定位的认识分歧。如果将信赖原则视为有无预见可能性的一种判断工具,由于信赖对方会采取适当措施回避结果发生,这种信赖的存在影响了行为人对结果发生的预见可能性,令其无法唤起结果回避动机,就应当肯定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中的运用。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领域的适用,以分工的确立为前提条件,以存在实质的信赖关系为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信赖原则是德国、日本等国家刑法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交通事故处理。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汽车在社会逐步普及,交通设施日益完善,遵守交通规则的社会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应当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借鉴和适用信赖原则,准确判断和确定事故责任,维护交通畅通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