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壮乡是一片歌海,哺育了许许多多能歌善唱、才智超群的民歌手,人们称他们为歌师、歌仙,歌王、歌后,有不少作家为他们讴歌、塑象。如果说歌剧《刘三姐》塑造了一个壮族古代歌仙的光辉形象的话,那么壮族作家韦一凡的《歌王别传》就塑造了一个现代歌王的独特形象,而且围绕着这位歌王的山歌活动,描绘出壮乡歌海的绚丽画面,表现出多彩的民族风俗。韦一凡在这篇小说中采取了近似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写法,开门见山地介绍了金鸡寨歌王蒙铜锣的概况。作为歌王,“他的歌喉又圆又亮,远近闻声,山回水应”,“唱歌到处无敌手”,作为劳动农民,他“犁、耙、撒、播,田里活路那样来不得;”作为男子汉,他“一表堂堂,站在那里就象桄榔树,又直又刚”;此外他还是一个大力士,曾经徒手打死一只豹子呢!这些简洁而有特色的描写,给蒙铜锣这个人物涂上了浓重的色彩。然而这个魁伟雄健,多才多艺的歌王却年近三十还没有讨到老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立志要娶一个和他才智相当的女歌手,虽有些姑娘主动唱歌挑逗,可不两下也就败下阵来不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一种资格.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格.   有些人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快乐,也允许他的学生快乐.有些人没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一直过得很苦闷,他也希望他的学生和他一样过得很苦闷.如果哪个学生过得特别开心,他就立刻警觉起来,认定那个学生很可能是个“问题儿童“.你看,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当老师.有一种人,你只要看看他的那张脸,就知道什么叫做“悲剧“,你说,这样的人要是不幸做了教师,是不是很危险?如果你不幸正好有这么一副比较危险的长相,只要你不介意,我就建议你赶紧改行.……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9,(6):12-15
帕瓦罗蒂曾是最受欢迎的男高音。价值多少呢?对他的歌迷来说,其价值的纪录为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的一张253英镑(约400美元)的座位票,但是1995年当他60岁生日时,事情对这个男高音之王来说并非如此容易。在斯卡拉歌剧院帕瓦罗蒂的金嗓子唱破,他本人被轰下台之后,人们就对这位意大利人的歌唱才华表示了疑虑。  相似文献   

4.
蓝白 《北京纪事》2017,(10):69-71
如果不是因为2014年年初的冬奥会,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鲜有知道在遥远的黑海边,还有个疗养圣地叫索契. 就在半年前,我甚至无法想象,自己会在这个黑海边的小城待上一个月,每天沿着海岸线边走边看像湖水一样波澜不惊的大海. 这一切都因为跟2014素契冬奥会相关的一个工作项目. 索契这座城 大年初二,风尘仆仆的我从东北老家赶回北京,坐着空空荡荡的5号线,心中感慨北京要总是这样我就更爱她了.大年初三,从北京风尘仆仆地飞赴莫斯科.大年初四,再风尘仆仆地飞赴索契.  相似文献   

5.
陌生小伙来到关老家
  那是2001年的春天,家住河北三河市的青年王树才在看电影《有话好好说》时,被影片中的北京琴书串场配唱所吸引。他那时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京味十足、曲调又优美亲切的北京琴书。他回家后一直在想,这韵味感人的鼓曲,演唱者又是谁呢?我一定要尽快了解到,争取早日见到这位演唱的艺术家,这个喜爱演唱的文艺青年竟产生了一定要拜师学唱的强烈愿望。当他乘长途汽车来到北京时,才觉得自己太荒唐,这样大的城市,我对这位艺术家和单位的线索都没有,这可怎么找啊?转了大半天只好在傍晚又回到家。后来他请教了作家浩然,才知道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和他所在的单位。第二天他又起了个大早,终于在当天找到了关老的家。  相似文献   

6.
在从事宗教部门工作的年轻人口中,早就听说北京基督教会有一位热於帮助年轻人、发现年轻人、挖掘年轻人的德高望重的牧师,他的名字叫于新粒。 一直很想拜访于牧师,苦於没有机会。真正采访于新粒,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等他开心地与那批到北京基督教两会参观的韩国留学生──一道别後,我跟他一起走上通往会客室的楼梯。按照事先电话裹谈好的,我向于牧师要他的个人资料,他却风趣地说:“我没有什麽好写的,你如果有兴趣,我们聊会儿天就可以了,你也知道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这样我也好象回到了我的青年时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乃至世界声乐界,总政歌舞团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程志,用他粗犷、豪放、透明,宛若金属般的嗓音,打破所谓“民族文化的隔阂”,实现了让中国人的歌声征服世界的梦想。不少中外权威人士称他可与“世界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抗衡,是“中国的帕瓦罗蒂”。尽管程志说“我并不认为自己就是帕瓦罗蒂,我只是中国的程志”,而舆论  相似文献   

8.
得知翟隽的大名是在1年前。当时,第五届光华新年论坛正在举行,中央电视台对此次盛会作了全面的报道。我的一位同学,也曾在北大读书,指着屏幕上一位戴着眼睛、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说:“这位我认识,是我的校友,在学校时就非常有名。现在是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董事、副总裁、投资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很能干的。更主要的是,他是山西人,正是你们杂志要宣传的对象,你何不去北京采访他?”可惜的是,之后,因诸事缠身,一直不能成行,直到今年春天,才在北京国贸大厦翟隽的办公室里见到这位仰慕已久的投资银行家。循着他快节奏的叙述,透过他真诚的目光,我…  相似文献   

9.
王者归来 《社区》2011,(14):32-33
我有一个德国朋友,他在中国留过学,我们也正是在那时机缘巧合地成了朋友。这位热情好客的德国朋友回国之后,一直希望我能去他的家乡法兰克福游玩.今年年初恰好有了机会,于是我们两个多年不见的朋友就在法兰克福重聚了。  相似文献   

10.
伙伴们,你当过小雷锋吗?我可当过!如果你想当而又没有机会的话,那你就来听听我的经历吧!姚凯夫在上学期期末的时候,王老师让我看着姚凯夫学英语,刚开始我先给他听写,哪个错了,就让他一个写十遍。就这样下去,一天、一周……,他似乎每  相似文献   

11.
早在二三十年代,也就是在那灾难深重的旧社会里,凡向往革命的同志,那个不晓得著作甚丰、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李达呢?那个又不渴望能有机会见到这位著名的理论家而亲聆教益呢? 一九三三年初春,李达到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经济系任教了。从那时起,我便由仰慕他的盛名而成为他熟识的一个学生,他也就成为我敬爱的老师。由于老师字鹤鸣,以后  相似文献   

12.
北京曲剧《B超神探》是我根据党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儿童医院B超科名誉主任贾立群大夫的感人事迹编写而成的.我在创作这个戏的过程当中,看了许多有关贾立群主任的材料,同时又有几次宝贵的采访,我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就是这样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大夫,他的价值取向和性格追求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国家的方面,他是一个国家的人,从建国以后这近70年中,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发展,大局一直是和谐的、稳定的,这样的一种良好局面,就为学习,为科研,为成为一个好的大夫,有了一个好的基础,一个好的平台.如果没有我们国家的稳定及和谐发展,如果像非洲的一些国家那样,整天战乱,如叙利亚、阿富汗、索马里……这样的国家,不但人的生活没有保障,连人的生命也都没有保障,哪还能谈什么学习知识、研究医学呢?那是不可能的.吃饭都没有保证,人的生命随时都可能被消灭,生活在那样的国家内,活下来就不错了,保住命就算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如何能涌现出像贾立群这样的好大夫?  相似文献   

13.
这个题目在我脑子里酝酿了很久,一直不敢讲,因为我不是搞民族问题研究的,也没有做过民族工作,对自己头脑里形成的那些想法没有多大把握。今天来到这里,我就想,这是一个听到同志们批评意见的好机会,因而也是讲这个题目的好机会,因此顾不上有把握还是没有把握,就来讲讲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看法吧。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成才与就业》2014,(4):64-64
正翻到《90后的创业宏图》这一页上,一张青涩的脸庞映入眼帘。这位看上去似乎与我年龄相仿的主人公郑章书,不知有着怎样的创业经历?待将文章读完,我发现这是一个完全超乎我想象的年轻人。同样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我还在学校求学,他却从送牛奶起步,如今已拥有一个平台、四家公司,并在为其他学生提供大量就业与创业的机会。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敬佩!在这个创业故事中,除了赞赏郑章书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羡幕他现在的成就外,我更敬佩他在为自己考虑的同时,能够想到别人。  相似文献   

15.
冯仑 《可乐》2008,(1):75-75
是什么决定了李嘉诚等人的成功?我想,肯定与钱没有关系。在他们创业时,比他们有钱的人多的是。有人说是机遇,但是同龄人的历史机遇总是差不多的啊。我想,大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每个人对这个时代的感觉不一样。感觉不一样,就相当于看法不一样,眼光不一样。我第一次见王永庆,到会议室后,他一开头就讲人一生总有一次成功机会,这个机会不是你自己创造,而是你生活的时代给你的,但这个机会只有一次。他讲到战后台湾经济复兴,说这个机会只有一次,他正好赶上,但很多人不认为这是机会,认为战后是一个废墟、一个人世的迷乱、一段悲惨的经历、一段含辛茹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小编信箱     
《21世纪》2004,(10)
北京音乐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小编你好,开学后我就是大三的学生了,我想毕业后到奥地利去留学。听说奥地利的莫扎特音乐艺术大学非常有名,你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小编告诉你:学校概况:莫扎特音乐艺术大学坐落在著名的音乐文化之都萨尔茨堡、莫扎特的诞生地。这里每年举行具有世界  相似文献   

17.
《可乐》2007,(11)
帕瓦罗蒂1935年出生在意大利一个面包师家庭。小时候,帕瓦罗蒂就显示出唱歌天赋。长大后,他依然喜欢唱歌,但更喜欢孩子,希望成为一名教师。他考上一所师范学校。在学习期间,一名叫阿利戈·波拉的专业歌手收帕瓦罗蒂为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10万重庆大学(微博招生办)美视电影学院大四学生宗伟刚坐在电脑前处理一段宣传片的后期制作——这位学霸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又在毕业前夕放弃北大深造的机会。他曾经发誓要读北大清华;在本科期间拼命当学霸,靠奖学金、校园补贴等收入就近10万;当有机会进入北大校门时,他却选择了放弃,并且表示,"现在对我来说,读书已经没有什么挑战。"  相似文献   

19.
大师的机会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成名前经常四处走穴。有一天夜晚,他在一间小旅馆里正准备就寝,突然听见隔壁传来小孩的哭闹声,一哭就是三四个小时,搅得他不胜其烦。想到第二天还有演出,帕瓦罗蒂非常生气,准备去隔壁房间提醒一下。可是当他走到隔壁门口,抬起手正要敲门,却停住了。他忽然想到:“奇怪,我平常唱歌一个小时就筋疲力尽了,怎么这个婴儿哭了这么久还中气十足呢?”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直以来我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从事德育管理工作也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期间学生被我送走了不计其数。有的早已经成为了社会之栋梁,当然或许也有的至今尚被囚于高墙之内。栋梁高才是我师之功否?身陷高墙是我师之过否?这一问题常困扰于我。栋梁高才我容易欣慰,毕竟他曾经是我的学生,或许我的思想多少对他有过那么一点影响或帮助。身陷高墙者就很难去联想,总感觉这个当属后期的发展,与我没有直接的关联。转念一想,其实,不管是以上哪种想法,皆乃自欺欺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