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心理学科体制化过程体现了近代科技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即留学生知识群体发挥了核心作用。在大学系科、学术研究机构的建设,专业学会的成立及专业期刊的发行等方面,都充分反映了归国留学生的卓著贡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农业科技作为实业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结合体,得到了政府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积极推动,在改良传统农业的进程中,随着农业教育发展、农学家群体出现、农业学术社团诞生、农业学术刊物出版、独立的农学研究机构建立等体制化要素的具备,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初步确立,为中国农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科技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化学家是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化学家共同体,他们通过自己在体制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谱写了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化学文化发展的新篇章。留学生化学家所拥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是引领化学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价值观既表现在对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自身价值的认识,也表现在对科学的教育功能、科学家的道德观、科学救国论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选取北大、清华作为高校代表,中央物理研究所、北平物理所作为研究所代表,以及物理学会进行整体人员分析,从而凸现留学生群体在物理学体制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水利高等教育的肇始与工科留学生密切相关,以李仪祉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水利专家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相继留学归来,不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水利科学与水利技术,而且为水利高等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师资。这一留学生群体在近代水利高等学校的建立、水利人才的培养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大大推动了我国近代水利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产生于日本,形成理论在美国,但根在中国。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留学生企业家为了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和改变中国企业落后的局面,在引进西方科学管理思想的实践中,注意与中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东亚精神、海光精神、海王精神、美亚精神等一批颇有影响的企业文化。近代留学生企业家在企业文化探索中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劳资合作、注重制度建设、强调服务社会,取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果,有的即便与当今世界著名的"松下精神"、"丰田精神"、"IBM文化"相比,也毫不逊色。回顾近代先贤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对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7.
8.
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代中国社会现代与科学发展源自西方文明的冲击,其中近代留学生的归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一百年来的不同时期,中国近代留学生运动表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从宗教留学走向世俗留学;从科技救国到变革社会;从东洋留学到西洋留学。几代留学志士不屈不挠的奋斗和奉献,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留学生是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这是在晚清民国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其中西方科技产品的引进是直接动力,社会行为的变革是关键,科技体制建设是制度保证,对科技价值的社会认同标志着中国近代科技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留学生主导了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发展,是航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先后在全国8所高校开设了航空专业,是高校航空教育的创建者、管理者和最主要的师资力量。他们分散在各高校效仿欧美模式进行教学,培养了大批航空科学和技术人才,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留美归国学人在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比重。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形成与中国留美归国学人密切相关。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崛起和扬名天下,则是留美归国外交家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进行外交努力的结果。抗日战争时期,留美归国外交家积极推行国民政府的"抗日外交"和"大国外交",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使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达到其发展史上的顶峰。研讨留美归国学人与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关系,可以深切感受中美文化交流对于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形成及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在华留学生户外休闲障碍,以非华裔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为数据搜集工具,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技术,得出了社会隔绝对在华留学生的户外休闲阻碍最大的结论,并提出了减少在华留学生户外休闲障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创办的期刊大约在70—100种之间,占当时所有出国留学生创办期刊的90%以上。从内容上来看,留日学生创办的期刊涉及面很广,但涉及时事政治的占绝大多数,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爱国性和革命性色彩,同时也具有浓厚的地区性特征,注重宣传法治及立宪思想,女性意识也得到凸显。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创办的众多期刊,在思想上唤起了国内人民的觉醒,对当时国内辛亥革命的爆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内的地方自治运动、立宪运动以及妇女解放运动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先进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呼号奔走,留学救国思潮兴起.潮起潮落,巾帼不让须眉.其中留日知识女性更是创办报刊、组织女子社团、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宣扬女权.与此遥相呼应,国内终于在辛亥革命前后形成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高潮,中国革命也因之有了新起色.清末留日女学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以私立焦作工学院(后与其他学校合并为西北工学院)为个案,就该校归国留学生群体对于现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首先,初步提出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思想理念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高等工程教育实践: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归国留学生群体在本校内部建成了学科齐全、专业特征明显的工学教学科研和管理体系;西北工学院时期,继续探索培养适合战时国情特点的"通才"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思想。其次,本校的归国留学生群体为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本土化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大学教科书编写的本土化,教学方式的中国化,努力营造中国古代书院式的教师与学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是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同时也是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主要代表。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留学生从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出发,对中国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并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努力形成对中国社会的整体认知,从而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建立具有事实的基础,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国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孟禄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知名的美国教育家。他曾主持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部和国际研究所,热忱指导和培养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其中不少人日后成为中国文教界领袖。  相似文献   

18.
留学归国人员在广东高校工作中遇到的政策、环境、社会和自身方面的各种问题,需要通过各级领导者的重视和关心、成立高校归国人员联谊会、设立"归国留学人员专项基金"等举措来予以解决,以充分调动他们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