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存在主义文学是现代资产阶级反动文学流派之一,也是臭名昭彰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中的反映。从本文可以看出,这种文学作为正面人物加以描写的,不外是一些杀人犯、精神变态者、淫虐狂者、悲观厌世者等等人类渣滓,这些作品的基调则充满着孤独、绝望、虚无主义和荒唐。这种文学,一方面反映了垂死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颓废和堕落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表明了这些作者企图通过文艺形式来宣扬反动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中心思想:“个人存在先于任何本质”,借此鼓吹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以跟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相对抗。这种垂死挣扎,当然是徒劳的。本文作者表面上装作“客观”地介绍这些作品,但他却说加缪的《陌生人》“整个作品一点没有否定生活的意味”,又说沙特的作品是“严肃的”,等等,这就暴露了他实际上给存在主义文学捧场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自“五四”时期问世后,许多评论家和文学史著作,总把它和西方世纪末文学联系起来,有说它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纪末’的病态的表现”;有说它是“颓废的著作”,“不是端方的”;有说它是“受了欧洲资产阶级所谓世纪末文艺思潮的影响”;更有的说“作者沾染了资本主义没落的颓废的影响”等等,并且,似乎成了定论。近几年里,笔者对此作了些思考,在此不揣冒昧对此定论作出质疑,以求教于海内外同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整体上评述了海外华人文学概况 ,作者认为这一文学现象是独特而复杂的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中国文学在异域的延伸 ,而是包含了中国文化传统、移民历史以及华人在海外的经历等诸多因素。本文将这一文学现象分为“南洋风格”和“欧美色彩”而加以分述 ,从文化层面看后者更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前后,鲁迅的创作势头逐渐完成了由小说而杂文的转移,——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大革命以前他没有写杂文,或转移后没有写过小说。对这一现象,巴人是较早注意并做研究的。鲁迅有两次消沉(但不是颓废或颓唐),一次是痛感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一次是出于五四退潮后新文化战线的分化。巴人认为,鲁迅用“感情融铸”的方法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群,是有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投影,并给予爱抚的。我们且把鲁迅写现代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做个排列,以窥探鲁迅创作思想的脉络。如果说N君(《头发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辛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一书出版后,引来了一些不同意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文学语境中的“颓废”,在于能否从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视野中去发现、肯定新时期文学中所谓具有“颓废思潮”的作品的独特审美价值。这不仅事关对新时期文学主潮的科学评价,也牵涉到对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的基本认识,需要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6.
1930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0年代左翼文学-9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具有一种复杂的关系,许多作家既有左翼文学的倾向,又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作家主体意识的左右互换、作品内容中所呈现出来的颓废与反抗主题及鲜明的现代主义艺术形式三个方面。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左翼文学不成熟的表现,但这应该是一种正常的文学发展状态。后来因过于强调左翼文学的政治性而导致二者分道扬镳,甚至出现了二者相互对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六年同音乐作者谈话时有一个很好的比喻:“非驴非马可以,骡子就是非驴非马,驴马结合是会政变形象的,不会完全不变”。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物。这头“骡子”在我同卅年代崛起,至今不过五十余年,即使从梁启超之《新大陆游记》和《欧游心影录》算起,也不过八十余年。近几年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这种最年轻的、“独立的文学样式”在我同文坛上迅速勃兴,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有所突破,获得了迅速而引人注目的发展,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本文的融汇,构成了文学史的全部。当我们检索新时期文学急骤演进与迅疾更替的艺术现象,可以发现,“期待视野”不仅来自读者,亦出自作者。它们共同参与着文学品格的选择:这就是“社会心理”。 社会的群体心理是接纳社会意识形态的“容器”,又是催生文学品格的“媒剂”。它以阶段性的的大致走向规定着文学品格的范型及其转型。就新时期十余年文学发展轨迹来看,大致可以划出“社会心理”的四个阶段性走向:秉真立诚——反省求索——困惑失重——崇实尚利;与之相应的文学品格为:痛切真纯——严峻玄冥——调侃戏谑——豁达超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探讨和文学实践两个方面,考察鲁迅前期浪漫主义精神探索的独特性,指出:作为伟大思想文化先驱的鲁迅,是立于思想文化高度进行浪漫主义精神探索的;他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文化现象和社会文化意识来把握,以“立人”为探索起点和目的,在理论上建立了现代浪漫主义文化观和文学观,在文学实践中创造了思想文化型浪漫主义文学;他的这一探索在思想文化层次上体现了近代与五四“人的自觉”精神和民族新文化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台刊《国立台湾大学法学论丛》第29卷第1期上发表文章指出 ,就法学和经济学而言 ,虽然过去一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 ,但是都有其悠久的历史。自1960年以来 ,这两个学科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相互渗透的现象。“法律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但早已确立 ,而且有了可观的研究成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当然值得从多方面加以探讨。本文的分析阐明 :法律经济学的快速发展 ,与这两个学科在研究主题和分析方法上的共通性有关。本文探讨的重点 ,是经济学和法律之间的关联。同样 ,在经济学和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科学之间也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 ,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批触及现实问题的力作。围绕这一文学现象 ,学术界提出了许多观点 ,其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其一极力称颂这种文学现象为“现实主义的复归”或“新现实主义” ;其二是对这种文学现象持反对态度 ,并认为这是文学的堕落 ,“人文精神的失落”。针对这些观点 ,本文认为这种文学现象既不是“现实主义的复归” ,也不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而是现实主义按照历史的逻辑 ,在关注人类命运 ,祈盼人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中走向自觉与成熟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文学和出汗》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两篇驳论性杂文,结构基本相同。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在深入批驳这一层次里却显示出了它们的差异性。《文学和出汗》一文中,作者从谬论论据方面“突破”以后,就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反问:“而且,人性是永久不变的吗?”从而把批驳的锋芒指向谬论的核心。紧接着文章以人类进化史常识、出汗的生理现象和英国的文学发展史三个事实进行分析归纳,雄辩地否定了“人性是永久不变”的荒谬观点,这种方法就是一般所谓的直接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要把《三国演义》和《堂吉诃德》拿来相提并论呢?这是因为《三国演义》是东方的中国第一部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在1980年大英百科全书第十卷的“元朝白话小说条目”中,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这里所指的“第一位”,当然是指小说这种体裁而言的。中国长篇小说的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是罗贯中,那么,西方长篇小说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是谁呢?当然是《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了。这两个“第一位”的知名的艺术大师,可以说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学传统的体现者,他们在各自发展的进程中,本来是互不相谋的,没有什么影响的,因而各有其特点。然而,作为一个民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产生,又绝不是偶然的,诸如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文化水平的程度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一个民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出现是不可能的。本文拟从产生这两部长篇的客观原因,以及这两部作品的各自特点加以探讨,由此窥见两个民族在当时的艺术上的不同成就。  相似文献   

14.
审美观念位移是导致199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以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观念为基本参照,从社会语境变化和公众审美需求的改变两个角度分析这种审美观念位移的内在原由。1990年代初期文学体现出审美世俗化、审美感官化和审美颓废化三个主要特征,这一文学观念的转变在1990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学转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的今天,新时期文学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在这一段不算太长的历史时期里,文坛“现象”迭出,流派纷呈。佛教与文学的融合似乎也可以算作现象之一。当然,如果把佛教作为一种文化来看,这一现象或可归入“寻根文学”之列;但是如果从独立的宗教角度着眼,将佛教与文学的融合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文学现象,其实也算不得标新立异,何况它在内涵与外延上与寻根文学又都有着诸多的区别。佛教与文学的融合固然不似众多的流派和现象那样来得轰轰烈烈,却也不象它们的转瞬即逝,而是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后又自甘寂寞地发展着,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三十年代“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从表面看来,是以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成而告一结束的.但实际上,对这两个口号的评价的分歧却一直存在着.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要共赴国难,挽救危亡,要集中精力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文艺界的同志们都捐弃成见,团结对  相似文献   

17.
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再把西方现代艺术称作反理性主义的产物,至少已没有人再声称毕加索是反理性主义的画家。这当然是艺术征服大众的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不过,意识流文学迄今依然摆脱不了“反理性”的指责,这就不免使人稍感困惑。因为,细心的比较一再表明,现代艺术和现代派文学不过是时代精神的双生子。现代艺术和意识流小说之间在手法方面的共同点之多竟常会令人想到,也许有理由对启蒙时代的批评家莱辛的“诗画界说”提出  相似文献   

18.
茅盾开端之作《蚀》三部曲并非政治与文学的简单勾联,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主要反映了作者的政治体验和个人情绪。引人注目的是,小说中刻画了深受“五四”影响而在新的政治文化语境———革命下的“颓废的一代”。茅盾在文化的层次上对“五四”精神、“五四”一代作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生存意识”作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文学的总体趋势,既是写作转型的结果,同时,也是文学走向现实的结果。在这一前提下出发,9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的历史走向也同样浸润着“生存的主题”。当然,作为一种文学个案和独特的文体形式,新诗的发展路径一直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结合“世纪初诗歌”涌现新质的基础上,本文从五个方面,研讨20世纪90年代新诗的历史走向,进而重新审视诸多热点现象和悬而未决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20.
《边城》的主要版本(文本)共有初刊本、初版本、改订本、校正本、重校本和全集本6种。《边城》从初版本到改订本主要是艺术方面的修改和作者创作观念的明显化;从改订本到校正本主要是作者为适应新的语言和道德规范做出的调整,是对其文学观念的再坚持以及艺术方面的修改。版本(文本)变迁中贯穿始终的实际上只有两点:一是“文字试验”,二是作者对其以“生命”为核心的文学观念的坚持。综合看来,全集本可称为《边城》的一个“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