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重要的论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上课前,按传统师生都要互相问好。老师:“上课。”班长:“起立。”老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老师:“请坐。”开始上课……一天有六节课,每节课都如此重复。学生麻木了,声音里流露出懒洋洋的应付;教师也当作一个走过场的形式,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师生都很少能体会到彼此真诚的问候和发自心底的尊敬。  相似文献   

3.
英语听说课要使学生达到会听会说的目标,教师应注意选择教学策略:1.“听”应该先于“说”,“听”时要使学生抓住主要信息、了解冗余现象;2.训练学生“说”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句型和语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注意交际语境和文化差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是学生缺乏习作的兴趣,懒于表达,羞于表达,难以表达。那么,如何使学生从“厌写”变为“乐写”,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去寻找“快乐和宝藏”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古人云:“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情感是不是可以成为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催化剂呢?  相似文献   

6.
上课的时候,老师刚走进教室,就闻到一股香烟的味道。老师问:“是谁在教室里抽烟?”我站起来网答:“我!”老师说:“不知道学生不能抽烟吗?”我说:“抽怎么了,你依照法律判我刑吧。”我是一个很荒唐的学生,逃课,吸烟,还喝酒—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发挥作用,才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个人的工作体会是:教师要抓住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将学生巧妙地引进阅读教学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8.
轻松一刻     
《社区》2013,(19):64-64
冬日寒风呼啸,同学们从前门进进出出,门边的学生很冷,在门上写:“天冷风大,请走后门。”坐后门的一位学生写道:“反腐倡廉,严禁走后门。”  相似文献   

9.
背景介绍:新课改以来,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了内容多样、体式新颖、勇于创新的崭新局面。可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却发现了许多“怪事”,比如:“不通文墨的学生”却写出了热情洋溢的情书;“能说会道”的学生面对文题却无从下笔;学生甘当“孤儿”;创造出“四不像”的作文“怪胎”等等,针对这些怪事,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在谈到作文教学原则时说:作文教学“坚持从内容人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个培养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对中年级的要求是:“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则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习作的编排上,也将培养学生习作的能力和修改习作的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新教材习作编排中多次提到:“写完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老师既要看是怎样写的,也要看是怎样改的.要表扬、鼓励那些认真写、认真改的学生。”显然,新课标要求教师同步培养学生“写”和“改”这两种能力.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也许有些人心存困惑:让学生读课外书,会不会挤占了学习课本知识的时间呢?让我们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的精彩感言吧:“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学生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理解能力必然也能增强,精神世界会得到丰富,从而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从低年级就抓好课外阅读教学,先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最后引导提升为自己的“志趣”。这样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种一颗阅读的种子,让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要求: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精批细改。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和学生仍以这种标尺要求教师。遗憾的是,这把衡量作文教学的“标尺”实际上是套在作文教学上的枷锁,既约束老师,又危害学生。请再听听叶圣陶先生的谆谆告诫吧:“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秉承叶老的教导,笔者从作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找到的答案是:让学生批改,把作文的批改权交还学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发挥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改,并从中体会“文章不厌百回改”、“精自改中来”的真味。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并不是生活的点缀。”近些年来,我们发现,一种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已悄然而生。那就是“生活化”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生活化”作文之精髓。怎样让作文教学“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在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赵谦祥老师提倡的“绿色作文”,就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作文充满生机。其实作文教学需要“绿色”,有绿色也更体现出“阳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怎样写”、“写什么”的情况, 比较港、台、日作文施教经验, 提出了一些新教法: 切实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围绕教学大纲引导、鼓励学生参加一切有益的社会活动, 开发学生“多维”形式, 解决学生写作畏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要求·阅读”第五条这样写道:“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说明”中也对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必要的组成部分,安排一定的课时,由教师指导学生主要在课外阅读。内容:文学作品和一般的政治、经济、科普著作;分量:平均每学期约35万字;编排: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被我们语文教师视作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写作中常常存在着“无米下锅”(元材料可写)和“有米难炊”(有材料不会写)这两种现象。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找米下锅”,让学生“有米可炊”,“有米易炊”呢?笔者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寻求到了一条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和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条通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谈不上师德”。耿付友就是这样,30年如一日,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难怪家长们都说:“耿老师爱生若子,不是父亲胜过父亲……”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正确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学语文,不单单是能读懂文章,还要学会写文章。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单纯依靠课本上每学期八次的习作训练,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如何既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使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同志也说过:“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这些年,我开始在教学中进行读中学写的尝试。我为每篇阅读课文找到一个“读写结合训练点”,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练说、练写的机会,力争每节课都让他们练练笔。实实在在,轻轻松松坚持下来,还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由“怕文”到“乐文”,习作水平明显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