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需要有完整的法律保障,需要用完备的法律来规范各项经济活动,这就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藏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自治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拟从立法原则、立法内容等方面谈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藏地方立法。一、西藏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原则,与一般地方的立法原则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在西藏地方立法过程应特别注意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从西藏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是社…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文化市场问题的断想最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建设目标。狠抓落实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要碰到“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3.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的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规范引导。本文从分析河南省文化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入手,认为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培育新的机制,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搞好配套建设,加快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和坚持“扫黄打非”。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立法的走势王忠信,闫嗣岑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现实经济关系的反映。统治阶级借助于法律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主体受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调节,按照市场通行的规...  相似文献   

5.
反垄断法论纲──兼论我国制定反垄断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反对和限制垄断是各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反垄断立法具有弥补传统民商立法之不足,确保公平竞争机制良性运行的功能。反垄断立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密切配合,构成一国公平竞争法的基础,居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反垄断立法以维护公平竞争、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为己任,以确立政府对市场经济生活的适度干预并严格控制政府权力行使为其部门法精神。反垄断法的上述功能及其精义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与运行,必须建立和健全既吸收世界立法的成功经验又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反垄断立法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化市场管理原则,是完成文化市场管理任务所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它包括文化市场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国家意志对文化市场管理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以及开展文化市场管理活动的原则。文化市场的管理原则是文化市场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管理原则的确立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管理原则的确定,是由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它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的宏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思考袁文光立法工作驶入快车道,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立法工作,是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实行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两级立法体制,地...  相似文献   

8.
论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中介,也是文化与经济联接的纽带。因此,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这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必由之路。文化产品的属性研究文化市场首先应该从分析文化产品的属性入手。我们知道,文化生产和物质生产一样,都是人类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如果我们抽去文化产品的具体  相似文献   

9.
十五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方针、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夺取文化建设的新胜利,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邓小平关于反对“一切向钱看”和“精神产品商品化倾向”,关于思想文化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等原则指示,科学地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指导方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遵循否定性辩证法,处理好两种关系: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关系,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建设,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起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和法学界,“法制”被认为是个“多义词”,总结起来大体包括三种含义:第一种是指静态的法律制度;第二种是动态的;包括立法、守…  相似文献   

11.
论市场型经济立法思路王希仁宪法修正案明文规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这一历史性巨大转折,我国的经济立法势必由计划型、半计划型走向市场型,显示出许多新特色。经济立法的换型首先表现为』思路的变化,笔者认为,可将其大致概括为三个要点:为市场主体定位...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地方立法观念转变董和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法制体系的形成必须以现行立法观念的转变为基础。地方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地方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统一的劳动法律法规尚未最终形成,劳动力流动和职业介绍等活动还处于不够规范的状态之中,劳动力市场管理的立法工作严重落后于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需要。随着我国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系统的劳动立法,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管理立法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法律实施弱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考路有全一、执法与立法的差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中央果断提出并全面贯彻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针,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的进程。尤其是在立法方面,不仅改革和完善了立法体制,而且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现行民事立法的缺陷也愈来愈明显,无论在体制、结构还是在基本内容方面都远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其主要表现是:民事立法体系结构混乱,缺乏系统性;有关民事立法规定过于简略,存在大量的原则性条款、弹性条款和任意条款,不利于对具体的民事关系进行精确调整,也使得法官享有不适当的自由裁量权;基本制度不健全,缺少权利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人格制度等最基本的内容;民事立法带有产品经济的烙印,与社会主义市场的统一性及民事主体的平等性原则存在着根本的矛盾和对立。完善民主立法的出路在于制定一部民法典,这既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要求,也是我国民事司法实践所必需,同时也将有利于民法规范的整体统一和协调。  相似文献   

16.
市场文化是一种适应市场客观要求的精神力量。它以柔性的内调控机制规范,激励着人们的市场行为,从而成为市场运行的重要支柱。因此,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文化,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认为,市场文化是由市场价值准则贯穿其中的市场观念体系和市场心理承受力构成的。市场价值准则是市场文化的灵魂,市场观念体系是市场文化的高级层,市场心理承受力是市场文化的低级层。市场文化的这两个层次以市场价值准则为生命线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了市场参与者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是党的十四大给经济法学界提出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就我国市场经济法的基本框架以及市场经济立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宏观上谈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的必要性 (一)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必须有市场经济法是一条国际性经验.所谓法治经济,是指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权利和义务都由  相似文献   

18.
地方立法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地方立法是我国各地改革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包括改革在内,发展很不平衡,这样,地方立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就占有重要位置,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地方立法的作用更为突出。但是,地方立法又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性。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它也是一项复杂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市场竞争法制化,而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抓好立法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少领域还没有法律法规可供遵循,故使不正当竞争现象屡屡发生。同样性质的经济活动,此地认为有功,彼地认为有罪;市场上伪劣假冒商品屡禁不止。竞争要求人们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但不少市场主体在市场上却不公平、公正,更不公开,而任意欺诈。如此下去,必将使市场混乱,使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因此,大力加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立法工作,特别是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先建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法律法规,使市场经济中的包括产品质量、信息和服务、管理和人才、培育市场等方面的竞争纳入正确的轨道和范围,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要使市场主体资格法律化。深化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商  相似文献   

20.
没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立法工作质量以及司法、执法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不尽人意等等,都制约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因此,注重法制宣传的方法和效果,提高执法、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是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