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宏 《天府新论》2005,7(4):11-15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开启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路径.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历史命运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思想支援;而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变迁又促使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凸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开,这种展开对有效地批判形形色色的虚假意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熹的易学易学集中体现在对<周易>"本义"的回归.在朱熹的视阈中,<周易>"本义"分为"精"和"蕴"两个层次,"精"是圣人本意,体现为"理一"."蕴"是"精"的发用和流行,体现为"一理".朱熹通过区分"四圣易"和借用"占筮"之法对<周易>"本义"进行解读.无论是对<周易>"本义"的理解还是解读,朱熹都显示了一个学者的敏感和创见.  相似文献   

3.
建国60年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翻译出版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目前为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出版了一个<选集>版、两个<全集>版和四个单行本.当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者主要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1980年以后,研究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评价、文本结构、异化理论、共产主义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周易>本来是用来卜筮的工具,但是其中蕴含了体认天道的直觉思维,这是天人合一状态之下的必然表现.先秦诸子无不由此产生法天的思想,但是各有不同.儒家大胆地剥离了<周易>卜筮的一面,系统地对<周易>进行哲学阐发,建立了自己的天道观,这才使<周易>最终成为万世经典;儒家将其理想化的人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均寓于其中,这才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点石斋画报>是中国第一份新闻学意义上的画报,关于该报的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点石斋画报>的研究纠结于其在新闻史上的定位与画报的终刊年代之类的问题;80年代对该画报的研究趋向系统化;90年代后开始形成几大主流观点.步入21世纪后,对<点石斋画报>的研究从单一领域发展到多个专业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涉及的学科有历史学、文化学、管理学、科技史、妇女史、风俗史、宗教学、传播学、图像学、印刷史、医学等.近年来,<点石斋画报>在美术学上的研究价值也慢慢显现出来,这正是学者的关注点由画报内容向画报形式转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兰美琴 《船山学刊》2005,(3):128-1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平天国宗教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这期间,发表了一批论文,据笔者统计,专门对太平天国宗教进行研究的论文就有60余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夏春涛的<太平天国宗教"邪教"说辩正><山西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宋德华的<拜上帝教:中西文化畸形结合的产物>(<太平天国与中西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等;还有一本夏春涛的<太平天国宗教>(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专著.本文拟对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关于太平天国宗教研究作一简要综述,力求全面介绍和总结这一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泰戈尔诗学是泰戈尔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文学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审美性阐释。他的诗学是心灵表现的诗学、和谐统一的诗学、讲究韵律的诗学。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以翻译介绍和学者研究为主要途径,在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访华前后的译介和学界的论争,催发了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20世纪80、90年代,泰戈尔诗学的传播获得极大的发展。进入21世纪,两套"全集"的出版和相关专著问世,标志泰戈尔诗学的传播走向深入。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映现了20世纪至今百余年中国社会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泰戈尔诗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参与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兴起。20多年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整体成果而言,对文学现象以及不同国家、地区的华文文学,特别是海外著名的华文作家作品乃至流派的各种比较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对海外诗学家的研究却相对不足。目前,学界对国内为人所知的刘若愚、叶维廉、叶嘉莹等海外华人诗学家的研究不太多,因此,对他们的理论、批评等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现象进行研究,总结其经验,对比较诗学、中西文学及文论的研究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加拿大籍华人女学者叶嘉莹是国际知名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哲学界发生了两场围绕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之关系的论战.两场论战持续时间之久、涉及面之广,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都是少见的,对我国现当代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近河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分析性理性与辩证理性的裂变--二十世纪中国逻辑思想论争的历史反思>一书(由我国逻辑学界前辈学者沙青先生与青年学者张小燕、张燕京合著,以下简称"<裂变>"),对这两场论战及其相关背景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梳理与深刻独到的剖析,值得所有关心当代中国逻辑与哲学的发展走向与历史使命的学人阅读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周易>的原貌乃是古代占筮之书.<左传>、<国语>所记载的十六则"神奇灵异"的<易>筮实例,令后世学者论说纷纭.历代学者关于<左传>、<国语>筮例的论述,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寻绎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左传>、<国语>筮例提出拟议和评判.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西文化交流逐渐受到重视,学习并借鉴西方戏剧理论史,对促进我国戏剧理论建设与完善无疑具有长远意义,也是我国学者所需肩负的职责。由周宁教授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戏剧理论史》一书,正是我国学者集大成之作,有助于国内学者更好地了解西方戏剧理论  相似文献   

12.
<后汉书>和<三国志>同属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公认的二十四史中的上乘之作.20世纪对<后汉书>和<三国志>的整理与研究,在延续前代学者对两部史书做注释、考证、校勘、补撰的工作并带有集大成之倾向的同时,还发展了对其著述思想、史学观点等的评论与阐释方面的研究,在后一个方面,尤其反映了20世纪史学研究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周苇风 《殷都学刊》2009,30(1):51-54
成书于西周初年的<周易>,在<旅>、<大壮>二卦中分别记录了王亥被杀、上甲微复仇这两件重大历史事件,是研究商朝建立之前历史的重要文献.由于研究方法上存在偏颇,学者至今对<旅>、<大壮>二卦所蕴涵的历史学意义仍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4.
元明戏曲的创作是受到<周易>义理及<周易>卜筮文化影响的.在元明戏曲中,有不少对于<周易>及<周易>卜卦事象的描写.从内容上说,它是社会生活中沉淀了<周易>文化因素而在戏曲创作中的必然反映;从艺术上看,戏剧家们采撷<周易>及卜卦事象进入戏曲描写,也并非闲笔;它有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心理映带等多种作用.下面笔者从具体作品出发,对上述现象略加考论,以求教于<周易>学及戏曲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15.
诗学即人学.在中国现当代诗学研究中,<诗潮、诗人、诗艺>和<品与思>这两部论著尤其<品与思>,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纯净的诗学精神,客观公正的评价尺度和值得信赖的诗学密度.论著立足于宏博的文化视野,以扎实的学术功力,对诗歌的内部构成和文本世界进行精到的剖析,呈现出深邃、厚重和从容之美,为中国新诗研究提供一份独特的文化范本.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小说家天花藏主人及其作品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花藏主人是明未清初著名的才子佳人小说作家,被认为是<玉娇梨>、<平山冷燕>的作者,他对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成熟、繁荣和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关于天花藏主人真实身份及其作品归属的问题仍然不十分清晰,很多学者对天花藏主人的自身情况以及与他相关的作品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从20世纪中期研究的开始,到1980年代掀起的热潮,再到20世纪末的相对冷寂,对天花藏主人的研究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回到黑格尔——由"国外马克思学译丛"的出版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从卢卡奇的<青年黑格尔>到莱文的<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研究黑格尔一直是一个热门的主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对黑格尔的研究可以深化对马克思的理解,"回到黑格尔"意味着"回到马克思".20世纪早期,卢卡奇使马克思回到了<精神现象学>,20世纪中后期施密特和内田弘等人又使他回到了<资本论>,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和经济学思想受到关注的今天,国外学者又试图使他回到<法哲学原理>及其讲义笔记.那么,中国是不是也应该掀起一场"回到黑格尔"的运动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的宋人笔记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不受重视到受重视,从少数知名学者为主到众多学者和出版机构争相介入,从选题的无序到有组织、有计划的过程,并出现了<梦溪笔谈校证>、<历代笔记概述>等一批颇具典范意义的研究成果,令人欣喜.但在整理的数量、质量以及检索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还远不能满足唐宋文史研究的需要.加大整理和研究宋人笔记的力度,编撰<宋人笔记类编>,建设更加完整的宋人笔记数据库,加强宋人笔记研究的理论建构等,是宋人笔记研究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9.
张安祖 《北方论丛》2004,(3):134-134,F003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钱学"自20世纪80年代由厦门大学郑朝宗先生首倡以来,在短短的20几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者.李洲良博士撰写的<古槐树下的钟声/钱著管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简称<钟声>)便是一部有特色有新意且受读者欢迎的钱学著作.  相似文献   

20.
《周易》古歌研究目前已成为《易》学研究的一个独立分支和先秦诗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周易》古歌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以《诗》观《易》"逐渐树立。对象与方法相互依存,《周易》卦爻辞文本结构与审美特征的把握,是《周易》古歌研究的基础。从一爻之内歌谣的解读到一卦整体上诗歌特征的发现,是《周易》古歌研究史上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