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主动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应  相似文献   

2.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其年龄段感兴趣,做得了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习情感,为今后更有效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它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福州市小学数学教研中心组开展了以“促进学生数学思考”为目标的创新性习题、试题设计研究,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引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学习过程里,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能够发现一些数学问题,找到一些数学规律,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各领域内容的学习中,教师普遍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但是要如何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的教学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有价值的学习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其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完善激励手段,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拓展教学视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重视情感培养,内化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正从1956年《小学算术大纲(修订草案)》提出至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制定以来,"情感态度"作为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定位逐步明晰,作用愈发突出。特别是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由"对数学的好奇心到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是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在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需要将具体的目标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有机地融入生动的数学活动中去,并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与感受。小学数学课堂,一般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训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现代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主要在于启发诱导学生,向学生充分展现这些数学知识被发现、被解决的思维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罗杰斯所说:“我们不能直接地传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展开。”这里所谓的“学习展开”就是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教材特色是教材的独到之处或优势的集中体现,研究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对于促进教材多样化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自新课改以来,我国不少版本小学数学新教材呈现了一些可喜特色:情境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图文并茂,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应用等。本文以西师版为例探析了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些易教利学的独有编写特色。如独创的课堂活动注重游戏、操作、对话交流与探究;素材选取重视农村、关注西部;数学文化内容丰富而系统、呈现方式新颖;综合与实践操作性强、注重活动拓展;概念和法则呈现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过程.新的课堂教学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数学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认识能力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情感.教会学生与人为善和培养创造精神的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让学生享受课堂主体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教师讲完预定的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不管学生接受程度如何,也没有给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机会。《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宗旨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常银亭 《新天地》2011,(9):185-185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验学习理论对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为学生提供有层次性的、数学本质一样的、广泛的活动情境及足够的替代性经验,让学生经历参与、反思、内化等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及时反省、评价、抽象和运用在该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并利用"社会"因素,积极干预学习风格的不良影响,有助于学生获得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5.
李兰平 《新天地》2011,(12):466-46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本文基于这一思想,阐论了情境的五种价值:分别为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发掘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赵铭 《宿州学院学报》2003,18(2):132-132
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而得到发展的;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加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数学技能是和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共同起作用来保证学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数学技能和数学知识在相互作用的方式中而获得。数学技能的获得,要有相应知识的配合;数学技能是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与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数学技能的形成对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数学  相似文献   

17.
蔡旺芹 《新天地》2011,(7):77-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隆重推出,数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再次被人们普遍认识和高度重视。笔试图通过对再创造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界定与诠释,让人们更为深刻地了解,只有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包括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结果的同时,获得包括情感、态度、数学意识在内的数学的一般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充分发展,才能促进教师自身的理念不断更新和创造能力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为学生创造积极的数学学习气氛和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一种综合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非智力品质的支撑.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好奇心、探索欲和自信心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情感体验与智力发展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