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农民贷款难问题,将社会焦点和矛头都集中到承担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身上,一夜之间信用合作社似乎成了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千古罪人”。因此,人们把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如何支持“三农”的厚望,寄托于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制。 那么,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制,能否实现上述目标呢?如果按现有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制思路,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十分大。这是因为,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制不仅存在着制度安排上的缺陷,而且改制后的金融活动和业务有可能受政策模糊不清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惟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历史上,农村金融在扶植农村经济,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综合考虑农村金融需求和现实矛盾以及在农村发展信贷的制约因素基础上,如何实现对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3.
农村有效抵押担保的缺乏及资金外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呈现出机构"难贷款"、农民"贷款难"的双重矛盾,农村信贷担保短缺成为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本文以三明市大田县红星村贷款担保基金协会为例,用声誉机制模型描述了协会的可持续性,以学习曲线来论证乡村企业家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分析了红星村模式中熟人社会信用与商业信用的联结机制,并以此论证农村金融创新的内生逻辑。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出现农民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信用缺失。本文在法律语境下分析了如何理解信用的含义,如何应对信用缺失,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获得的支持并不充分,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农民和农村经济体融资困难。可以说,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全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缺乏一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致使农民贷款难以及农村金融机构营利能力低下是制约农村金融体制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加速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以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阶段性、结构性矛盾是农民贷款难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农村信用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风险性问题是产生农民贷款难现象的社会因素.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强化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和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及结构的功能定位和调整;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是解决农民贷款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力量.然而,作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设立之初就名不副实,虽历经改革,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加强对其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国国情,从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监管的相关制度、配套措施等方面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解决"三农"问题,要靠金融强力支持与推动;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高效运转、便捷、低成本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作保障。必须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满足"三农"发展多元化的信贷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农地使用权、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设施、农业生物资产、农业知识产权和专利等农村产权抵押方面做了大量改革探索,初步解决了农民贷款抵押难、资金筹措难、农村产权变现难等突出难题。为了总结、推广此项惠及农民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提出设立"杨凌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示范跟踪研究与模式推广"重大课题,组建国家级研究团队,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人才—金融—财政—保险"一体化大平台,成立国际农村金融培训中心,开展农村金融学术交流与人才培训,建立"产业—科技—金融信息服务"联合机制,积极探索形成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参与、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率先建立"专业农户注册登记"制度,逐步培育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各地全面开展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但改革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文章针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深化改革的制约因素,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经历了建立发展阶段、受挫曲折阶段、恢复发展阶段和深化改革阶段。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不断改革进步适应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也依靠农村信用合作社相应的信贷业务。针对现在农村资金融资来源情况,文章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角度,探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农业信贷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建议政府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加强法律建设、提高全民信贷意识、打造良好的信贷环境和推进农业保险在农业贷款的应用等多种措施发展农业信贷。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的瓶颈.本文通过揭露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金融的发展模式,提出完善农村金融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混合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为挽救江南农村经济 ,在国民党政府的倡导下 ,江南农村信用合作社兴起并发展起来。江南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组织、经营和监督上有自身的特点 ,它对江南农村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江南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信用工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信用欠佳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两难”困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当务之急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大力推广建设“信用工程”,实现“信”、“贷”的良性发展,破解农民小额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对陕西农村金融市场贷款利率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银行业贷款定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并就目前陕西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模型。其目的是通过贷款定价问题研究,试图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以及"三农"的"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终极目的是构建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的改革进展与趋势在产权制度安排、管理体制与组织机制设计、利益分享等方面存在一系列认识和实际运作误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模式有背离服务"三农"的倾向,中央与地方政府双层管理可能面临地方财政风险和道德风险问题,省级信用合作联合会不宜代行政府管理职能,农信社分红水平过高导致管理层与一般社员的角色冲突。农村合作金融有其内在优势,农村金融业风险未必大于城市和工业领域,在农信社机构改革中要坚持"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并重,促进内生化合作金融组织的涌现。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持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着产权不清、缺乏经营自主权及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等弊端,严重阻碍了其支持农村金融经济作用的发挥。本文将从农村信用社现状与问题以及股份制改革的原因等方面入手,对现有的股改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贷: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依赖于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供给远不能满足现有的金融需求。因此,增加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遏制邮政储蓄对农村资金的抽取,加快信用社的改革,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对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优惠的扶持政策,是缓解农业、农村和农民贷款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为繁荣农村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是促进农村经济的推动力之一。但是,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力度的必要性出发,从而提出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具体对策,以解决其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其合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金融资源长期净流出;农民贷款难极为普遍;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农业保险严重缺位。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相互补充、竞争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立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实现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功能互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20.
"信贷+保险"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产品,能有效解决农村"贷款难"和涉农金融机构"难贷款"的问题,满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借款主体、保险公司和政府四方共赢。文中就完善安徽省农村"信贷+保险"运作模式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推进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