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于剧烈转型阶段,国家政权机构更迭频繁,历史地考察国家机构和政治体制演变过程,比较其变动前后的绩效,分析政治体制变化对国家现代化的影响,可以得到如下借鉴与启示:现代化的变革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进行社会整合,国家机构和政治体制的变迁要与国情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PEI Geng-xing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婚俗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西式婚礼的引进,妇女意识的觉醒和五四运动对旧封建礼俗的冲击使得新式婚姻仪式逐步要替代旧的婚礼仪式"。新旧并存,中西共用"是这一时期婚姻习俗演变的主要特点。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在婚姻中也可以反映出来,尤其是晚清民国时期婚姻法中关于离婚的有关规定,充分体现出妇女地位的提高已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吴中民间世情之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清末民初,吴地民歌风气突变。吴歌所呈现出来的反讽色彩,就是这特殊岁月的真实写照。本文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探讨了“风波”起于吴地家庭生活之缘由,认为旧家庭伦理之不谐音──怨歌,折射出社会的求变心态。家庭生活的内核蜕变,正是民间世情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童远忠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1):94-98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 ,在经济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 ,对国家军事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 :改变了对待军人的传统观念 ;产生了辛亥革命的主力 ;培植了北洋军阀集团。此次改革 ,有其超前性、进步性 ,但亦具有落后性、反动性 相似文献
5.
苏海雨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4-26,78
西方意义下的共和是什么?清末民初为什么会选择共和?近代历史表明他们在寻求国家与公民治理模式的探索中,虽然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了西方共和主义,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西方共和精神的断章取义,以寻求强国自救的道路。因此,共和选择的基础应该在国家与社会、公民之间实现互动善治,而不是简单的国家至上或者自由至上。 相似文献
6.
陈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5)
清末民初的小说类型理论与实践,从题材类型到多角度探讨,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的发展。它既反映了对中国传统的承传,也反映了中国小说类型理论现代化和世界化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的校友会在近代中国影响甚巨,然而学界相关研究极其匮乏。校友会产生于近代新式教育的基础上,数目繁多,类别丰富。因其具备相形严密的运作机制,加之其开展的众多活动颇引人兴趣,使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校友会会员面对外国侵略时表现出的强烈爱国情怀在中国近代史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朱恒夫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93-98
在清帝国腐朽不堪和民初社会曙光未现的背景上,昆剧作者在创作中表现了对现实的极度不满,然而,对未来又信心不足,剧作流露出浓郁的哀伤与绝望的情绪。由于多数剧作者是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所以,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昆剧创作当作思想宣传的一种手段,因此,说教大于形象。又因为他们缺乏舞台经验,故不遵守昆剧规矩、言语晦涩、情节平直,成了许多新剧目的通病。但他们大胆创新的精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总的说,清末民初的昆剧创作,使更多的观众对昆剧失去了信心,加速了昆剧的衰败。 相似文献
9.
论清末民初的武侠小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云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化大转型的时期,在文学领域,也经历了旧形式磨灭、新形式伴随着新文化诞生的历程,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清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归纳文化发展的代谢规律。武侠小说作为汉语叙事文学的一个独特品类,是在清末民初"产生"的。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经... 相似文献
10.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清末西学东渐,新思潮对朝野上下影响巨大,政府对乡村治理进行了适度调整与变革。到民国初年中国乡村建设呈燎原之势,600多个乡村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参与其中,通过兴办教育、改造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办理防卫,复苏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民族再造与民族自救。民国政府也试图通过乡村的自治实现现代化,其举措却背离了现代乡村民主自治的精神。清末民初的乡村治理实践对于今天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而言值得镜鉴。 相似文献
11.
车辚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1):66-71
清末民初的云南地缘政治形态包括地缘政治环境、行为、中心、心理、思想和格局等若干方面。中法战争是云南地缘政治形态变迁的转折点,英法两国的地缘政治角逐是近代云南地缘政治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从1884年起,云南作为中国地缘战略区,其地缘政治地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曾云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19
清末为了寻求救国方案,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步分化为两大派别——立宪派和革命派。两派改造社会与政治的理念有很大差异,并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双方理论虽各具特色,但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可谓是“殊途同归”。双方的争论是辛亥革命必不可少的思想跳板,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2):30-32
晚明以汤显祖、冯梦龙为代表的主情论,将情视为人生的根基,赋予情"人生不朽"的价值,提倡真情、至情,追求理想的有情之天下,对其时的文学创作带来了积极影响,又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其时创作情欲的放荡横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清末新政的起因、历史作用与经验教训作了多角度的分析,认为新政作为晚清政府的自救之举全面推动了早期现代化进程;并从改革时机、政府权威、领导者素质和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王日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9-86
晚清时期,官绅试子会馆、工商会馆和移民会馆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快,出现了不同的演进趋向。官绅试子会馆与全国整体的政治形势以及本籍官员的政治沉浮密切相关,科举变革以后,会馆政治化色彩趋浓,会馆管理日益被纳入晚清和民国政府的视野。工商会馆在完成了内部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规范市场秩序、开展城市公共建设中日益显示出积极的作用。移民会馆则继续向待开发区域拓展。因此,晚清会馆的发展,并没有在整体上呈现出衰落的景象,只是其功能发生了一些迁移。 相似文献
16.
曲晓范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50-55
清末民初,在中国东北吉林省境内曾出现了一个以长春郊区双阳灵岩阁为总据点的黄天教派,该教派活动一度曾波及吉林省和奉天省(今辽宁省)的许多地方,影响至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本文旨在对这一时期黄天教派在东北的流行和传播情况进行考察,力求勾稽出黄天教在中国东北流行的社会背景因素,进而弥补学术界对黄天教研究的缺失,并以此丰富中国东北地方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孙爱霞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460-465
清遗民是民初社会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政治观念表现出复杂性。就对共和民国的认知而言,大致有两种:一是易代前后,对共和民国的认知处于矛盾、变化之中。这种矛盾变化性表现在:对共和民国先充满期待,失望后转向忠于前清;对共和民国的认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二是易代前后,对共和民国的认知具有始终如一的特点.表现在:反对共和,仇视民国;对共和民国持一种平和态度。清遗民对共和民国的认知情况折射出民初士人复杂的心态.昭示出这一社会群体夤杂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来粤的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大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60-64
明末清初基督教第三次入华时 ,随着社会的进步 ,耶稣会士们采取的是“文化传教”策略 ,在将西方先进文化大量介绍来中国的同时 ,极力融合中西文化 ,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9.
葛玉红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3):73-77
清末民初,铁路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生活观念的变化尤其令人注目。铁路的开通使沿线地区人们的时间观念由模糊的时段精确到时点,空间感知由静止向流动转变。随着铁路的延伸,火车渐渐成为人们的普通交通工具",少不入川,老不入广"的传统出行观发生了转变。为了改善生活,谋求发展,人们通过铁路交通来到沿线城市就业,寻求商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由原来的保守、封闭转变为开通、趋新,并以开放的心态来认识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和平等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