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三峡库区外迁移民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是移民安置方式的重大调整。移民外迁安置必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终结目标 ;必须寻求以土为根、以农为本的根本安置途径 ;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方法。这是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中不能不认真思考的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外迁移民安置策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水北凋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是整个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重点,而外迁移民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丹江口水库移民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过去丹江口水库移民的历史经验教训,需要从补偿机制、收入恢复、社会适应、社会保障体制方面采取策略与措施,防止和规避高强度大规模的外迁移民贫困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3.
大型水库工程项目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妥善安置庞大的移民人口。本文以江苏省大丰市三峡外迁移民安置点为考察个案,讨论其“选购旧房安居、置换土地生产”的社区安置模式,分析该模式形成的基础条件、价值内涵以及辅助措施,希望能对我国工程外迁移民的社区安置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安置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介绍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安置方式的意义。现状和现有模式,分析影响移民外迁的主要因素,特别从库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及其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对三峡库区移民外迁安置工作进行进一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制约移民外迁安置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消除制约因素,推进外迁工作顺利进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峡外迁移民与沿海安置区社会整合的难点探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由于三峡移民安置区与迁出区在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因而外迁移民必须同安置区整合后才能融入安置区社会。工程移民与安置区的整合强调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虽然体现出移民与安置区的双向互动 ,但在实践中是以移民融入安置区为主的单向整合。整合的难点主要在自然环境差异、生产方式差异、生产技能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形态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外迁移民难点及移民心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三峡库区巫山、奉节、云阳外迁移民工作的实地调研 ,概述了外迁移民工作存在的一些困难 ,分析了外迁移民的种种心态及其对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工作的影响 ,提出了把握与改善外迁移民心态 ,促进外迁移民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外迁到江苏省大丰市的三峡农村移民为对象,考察其对土地数量、土地质量、土地耕种条件的认知;指出土地对外迁移民具有身份认定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经济收益功能.最后,本文强调移民安置需以土为本、以农为主,保持移民过渡时期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的社会角色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现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角色的成功转换 ,是移民对移民政策的认可和个体再社会化程度的综合反映 ,对移民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移民工作实践以及社会协调运行影响深远。通过抽样对重庆江津市 1 999~ 2 0 0 1年安置的移民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分析 ,认为影响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角色转换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 :移民政策、移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安置区的扶持措施、社会文化背景、移民心态 ;移民社会角色转换表现出六大特征 :非自愿性、水平移动性、社会整合性、心理不适性、特殊性、时限性 ;三峡外迁移民的主观能动性在其社会角色转换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事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大局,同时也具有特殊性。通过对湖北省外迁农村移民搬迁一年后的补偿情况、收支状况、基础设施、社会适应性、问题与期望等的入户调查,研究外迁移民的安置效果。调查表明:外迁移民安置补偿政策得到较好地贯彻落实,移民获得了较好的土地、住房、基础设施,社会融入度也不低,搬迁对大多数移民来说是一次发展机会;同时部分移民因短期内不习惯安置地的生产经营方式、土地保障功能弱化而种地积极性不高、社会关系网络破坏而就业困难等,导致收入偏低,存在致贫或返迁的风险,以及存在移民对养老医疗不太满意等问题,移民期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为加快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移民外迁目标,及时解决移民安置后潜在的风险与问题,需要加强移民后期扶持,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人口环境容量是库区移民安置的基础,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核心是按照土地等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来适量安置移民。三峡库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土地及其后备资源短缺,农村移民环境容量有限,影响库区移民的就近消化。环境移民是人口外迁的一种基本形式,起源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活贫困等物质性原因。直接映示出移民与环境、资源、生产资料的对比关系和移民对客体的渴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三峡外迁移民安置试点单位大丰市为个案,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外在条件制约、旧房纠纷、跟踪监督机制、移民对象要求等方面,对“选购旧房安居、置换土地生产”的安置模式作了认真的检讨,以使我们在认识和运用置换安置模式时有一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3.
开县在三峡水利工程修建中 ,淹没区的人口多 ,农村移民就地消化容量小 ,安置难度大 ,因此应明确把移民外迁安置作为首要任务 ,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同时 ,应及早向湖南、浙江等省及我市长寿湖等地学习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水面增殖捕捞及饲养网箱鱼等先进经验 ,把移民安置与致富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论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融合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安置的调研表明,移民的社会融合过程遵循搬迁安置、适应和同化三个阶段的一般规律。影响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安置、经济、角色、心态及社会文化等;社会融合的主要标志是政治平等、经济同步、文化融入、自然融合;移民的社会融合是三峡工程安全移民与社会稳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外迁移民回流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外迁移民回流形成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进一步论证了外迁移民回流行为是否合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外迁移民的开发与发展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时至今日,三峡移民第三批已经成功迁移,而层出不穷的移民适应问题仍然令人堪忧。为此主要依托费孝通"乡土社会理论",通过论证外迁三峡移民的"乡土"习性来解释中国人对于故土的依赖感以及对迁入地的不认同和归属感的缺失,并结合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详细分析了三峡移民在"乡土"习性下外迁所导致的文化震慑。经验表明,在有外迁移民需求的大型工程项目中,移民问题往往是该工程能否顺利发挥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各种适应中,心理适应往往是关系目标主体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的重要适应性指标,但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往往被忽略。因此,探寻三峡外迁移民在迁入全新生活地区后面临哪些心理困境,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有哪些方面,根源如何等等,对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峡后靠移民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峡工程非自愿移民的主要方式是后靠移民和外迁移民,在实践上后靠移民的比重又大于外迁移民。学术界对移民问题的研究起步虽早,但却存在重外迁移民研究而忽视后靠移民研究、重政策层面研究而忽视学术层面研究、重经济发展研究而忽视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等方面的问题。今后应为在后靠移民与外迁移民的比较研究、后靠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后靠移民的跟踪观察和分析、利用多学科的优势来研究后靠移民问题等方面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农村移民文化及心理与移民安置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电开发项目中,移民是一个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利益交错的社会系统工程,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移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移民心理状态及情绪的影响。本文从农村移民文化农村移民心理的视角分析我国的大型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安置问题,建立了农村移民安置要注重“文化安置”的概念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外迁移民回流形成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并进一步论证了外迁移民回流行为是否合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外迁移民的开发与发展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灾害移民群体迁移到新居住地生活并发展生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适应或再社会化的过程,客观把握移民对目前各方面状况的满意程度,能够了解移民目前的真正需求,使移民更好、更快、更稳的适应新居住地。通过对集中安置移民群体(邛崃市南宝山乡)和点状安置移民群体(罗江县慧觉镇)的问卷调查,发现点状安置移民的满意度高于集中安置移民;当地居民对待移民的态度及移民与当地居民的交往程度都会对移民的满意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