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国老年教育与借鉴——对发展老年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及带来的社会问题研究,中国老年教育现状及问题的研究,老年人口学习需求与心理研究,老年教育的经费、管理、政策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已列入国家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阐述美国老年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借鉴美国老年教育的经验发展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思考。一是借鉴美国老年教育的经验开展收费制老年教育活动,巩固和发展老年大学,二是充分利用我国现有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发展老年教育,三是实施和发展老年网络教育。并通过提高各级政府和全民对老年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通过立法等形式,制定有利于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将老年教育纳入国家教育管理等以实现我国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施行人性化护理、心理护理和睡眠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所有32例患者有2例因为经济原因放弃透析,剩余30例均在本院透析,满意度为8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性化心理护理和睡眠护理非常必要,能提高老年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和明显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老年护理伦理学探讨老年护理伦理问题及其发展规律,它具有交叉性、价值性、实践性等特质。人口老龄化社会迫切需要老有所养、养有所护,尤其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伦理关怀。老年护理伦理包括:社区老年护理伦理、家庭老年护理伦理、隔代护理伦理、老年营养护理伦理、老年临床护理伦理、老年自我护理伦理、老年相互护理伦理、老年保健护理伦理、老年心理护理伦理等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与动机支配着老年人的具体参与行为.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方法,通过对选取的老年志愿者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了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研究表明老年志愿者参与动机主要表现在实现角色转变、实现自我价值、保持人际网络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动机类型的多元共生性、实现价值的精神心理性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老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一般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老年社会工作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和老龄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老年社会工作研究进行梳理,从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及其研究的新视角等方面整理、评述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认为目前对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鲜有论述老年社会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法,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对老年保健医学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老年保健医学在老年医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根据各国对老年病的研究提出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由此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不是一个人健康的整个内涵,心理保健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44例老年首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理状态问卷各项评估指标得分。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首发ACS患者44例,入选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接受了心脏病患者心理状态问卷(HPPQ)评估,并与47例同期门诊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评估结果比较。结果老年首发ACS组HPPQ问卷中"自主健康感"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无能为力感、沮丧感和社交障碍感等维度得分及HPPQ总分均明显高于后者(P<0.01或P<0.05)。结论老年首发ACS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状态评分较差,制定护理计划时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2005年至2008年期间在我科住院的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实施临床护理,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特点给予入院宣教、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口服用药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对延长患者生命及保证治疗、缩短住院日、减少复发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以保持和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根据不同疾病的治疗特点,康复保健知识,有计划地为老年患者提供入院时、入院后及出院时的心理护理。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情绪稳定,能很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自我护理能力也得到提高。结论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有效地心理护理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身心康复,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老年服刑人员在比例和数量方面都有所增长。这些老化的监狱人口产生了一系列政治和实践问题,其中包括正义的考虑、成本控制问题和生理-心理-社会护理需要。老年服刑人员的生理、社会和心理需求是复杂的而且需要以老年病学为基础提供系统服务。为此,应该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帮助这些脆弱群体顺利度过老年。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群人机特征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科技产品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信息科技产品交互使用过程中对于用户人机能力的需求, 较为系统地对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关于老年人群相关人机特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性分析, 为面向老年人群的交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发现, 随着年龄增加, 老年人群的生理和认知能力主要的衰退体现在流体智力和感知能力层面, 而晶体智力则能够相对得以保留甚至增长。藉此认为相关产品设计应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老年人群人机特征, 更多地利用老年人得以保留甚至还在增长的能力、减少对于有所损失的能力的需要, 从而提高信息科技产品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既有物质上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相对于物质上的供养,精神需求是更为独特而且重要的。老年人精神需求是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的集合体,而对其进行立法保障是保护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基础,符合保障人权、正义价值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维护老年人的正当权益。在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下,当代中国对于老年人精神需求立法保障存在立法过少、层级不统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约束性、操作性不强,相关法律制度尚待完善等问题。对此,可通过规范老年人精神需求立法、细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具体内容,制定老年人精神权益保障相关配套法规、强化政府管理职责,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健全老年人精神服务体系等措施来保障老年人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转型期老年人生活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转型期在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化使老年人的社会地位日趋衰落,家庭养老也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从人口、家庭、经济和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探索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影响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几大因素;从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剖析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老年人所面临的家庭养老危机;提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转型期养老危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深入分析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对老年人的影响 ,从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剖析了逐渐退化的家庭养老 ,指出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条件下出现的家庭养老退化使整个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养老危机 ,最后提出了解决养老危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截取的1999—2019年CSSCI与核心期刊797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及突现图,构建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展示近20年来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研究的研究热点、演化路径及研究趋势等。总体来看,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研究稳步推进,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内容不断深化;高校是长期护理研究的主力军,但学者间、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较少,当下尚未形成较严密的学术研究网络;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征,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驱动和引导;研究的本土化与精细化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南、江西等4省8村的实地调查,发现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保险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不同养老模式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且各模式之间彼此独立甚至互相排斥。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呈现出明显的“断裂”特征,无法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农村养老危机。研究认为,在结合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老人个体化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推动家庭、社区、机构和社会养老保险等不同养老模式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同时有效整合农村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老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传承性,建构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阶段的综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危机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5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北京数据,探讨老年人住房满意度和影响因素。总体来看,大部分老年人对调查时住房条件持满意或一般的态度。农村老年人的住房满意度好于城市,北京市周边区县好于市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住房满意度先升高后降低。此外,老年人个体因素中的年龄、城乡、经济和健康状况以及住房条件中的建筑时间、适老化程度和产权状况显著影响老年人的住房满意度。基于此,要在保障"老有所居"前提下重点关注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状况和住房条件,尤其应优先对高龄老人的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  相似文献   

18.
目前,医学心理学课程内容庞杂,且与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精神病理学等学科内容重复,学科本身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因此,必须加以改革,精简内容,突出重点,构建学科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青少年心理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失衡是当代青少年中较普遍存在的心态形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最本质的根源。重视心理失衡的研究,探索其预防和疏导的有效策略,使青少年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心理的相对平衡,这是克服和消除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务本之举。在类型考察与心理失衡分析的基础上,引导青少年战胜心理失衡的策略,一是增强内在心理保健素养,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并对相关具体措施进行提炼与概括。  相似文献   

20.
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作为我国农村传统的老年保障的主要形式,其功能有弱化的趋势。然而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具体的对策措施:改革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老年医疗保障制度、老年社会福利救助制度、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以及其它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