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浩 《浙江学刊》2007,(6):89-93
史家对西汉侍中一职的研究多有所涉猎,但主要是从中朝加官的角度或者是从门下省的发展角度加以论述,往往忽略甚至否定了其作为本官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拟对西汉侍中职官进行梳理和考证,以期对西汉侍中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在西汉,以平陵侯苏建为先祖的苏氏武功一派,经长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地方望族,人材辈出,后世苏氏遂以武功为郡望.但在苏建家族迁武功问题上仍存在不少疑虑,依据两汉史籍中有关苏建父子的史料记载及汉代的封邑、职官、丧葬风俗等制度,结合苏氏宗谱、历史地理、风俗史等各方面资料,在对长期纷争的平陵侯苏建家居何地、封地何处及墓址等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研究的同时,可以得出苏氏家族迁至武功并非始于苏建而应始于苏武.  相似文献   

3.
吉仕梅 《学术交流》2008,(4):129-132
王莽建立政权后,对职官、地名、货币等称谓进行了改动,这在传世的汉代文献中很难见到,但在居延、敦煌出土的汉简中却多有体现.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战前动员在革命战争年代不失为我军鼓舞士气、敌忾同仇的一种好形式,它的内容包括:战前忆苦、形势分析等。动员会后,都能有效地促进“听众”的行动。然而,近年来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呼隆的“动员大会”的兴趣日趋淡薄。偶有尝试者,奏效甚少。如不久前召开的某动员报考师范院校大会,从大会的内容意义、场面规模,以及动员者的权威性、知名度等都无可挑剔。然而会后报考师范学校的学生中,尖子仍不见多;有的学校老师,依然一般常规做工作:叫中档的学生报考师范,而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讲课时有同学问,为何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不叫“建交”,而叫“复交”?其实,中日2000年交往史上周而复始的“复交”与“断交”,其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王季友是生活在盛唐后期和中唐前期的一位诗人,亦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一位高士。关于他的前期活动,我已分六个阶段作了考辨,即: (一)王季友大约生于唐玄宗先天年间(712—713)前后,早年隐居滑州山中,自耕自刈为生。 (二)天宝八载(749)以前,王季友仍在滑州一带隐居,时已近晚年,家贫无长物。 (三)天宝十二载(753)以前,王季友“白首短褐”,仍未人仕。 (四)唐肃宗乾元三年(760)以前,王季友仍为一布衣。是年冬,曾随华阴令王宥等同谒华岳祠。 (五)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春,王季友仍在山林。 (六)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夏,王季友为华阴尉,后授虢州录事参军,寻复旧,并先后与戎昱、朗士元等人唱和。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黑龙江地区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的区域,各项事业开发都较内地为晚,直至清末民初时由于汉族人口的大量移入,才逐渐地改变了那种“极边苦寒之地,千里荒无人烟”的落后局面。自清代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止,该地区由外部迁徒来的人口近一千万人。其移民人口数量之多,在我国其它省区中绝无仅有。一、清代以前的人口迁移在远古时,黑龙江地区是古肃慎族的居住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一名  相似文献   

8.
王彤伟 《唐都学刊》2006,22(4):86-89
田余庆、吴树平等翻译的三秦出版社《传世藏书文白对照三国志》①第二版译文有不少优点,同时也存在校对不精、译文有误、当译不译、漏译词句等四方面的瑕疵。在充分认同其优点的同时就上述四个方面择其要者谈一点商榷的意见,不但会有利于提高其下一版的质量,也会对同类书的翻译、出版有所裨益,从而真正继承“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9.
宋泽(1059——1128年),字汝霖,溢忠简,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后裔,如今主要聚居于义乌市宗堂、宗宅两村,此外还分布在江苏镇江、江西南昌及本省的东阳、金华等地。宗泽的故乡——义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兴商建市”,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城乡经济迅猛发展,小商品市场名闻海内外,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小商品城。”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义乌市正在计划开发以宗泽故里为中心的旅游区。可是,哪里是宗泽的故里?早在二百多年前就曾发生过争论,至今仍有不同看法。1986年版《义乌县志》写道:宗泽“嘉祐四年十二月生于今联合乡新厅附近的坂塘村,后迁福田乡宗宅”。宗堂村宗氏对此提出异议。最近有人见到南宋乔行简(1156——1241年)撰写的《忠简公年谱》,内云:宗泽“母夫人刘氏梦大雷电光  相似文献   

10.
靳宝 《唐都学刊》2006,22(5):8-12
范晔在其《后汉书》列传中,对东汉衰亡的历史进行了记述与思考,认识到这一衰亡不在一朝一夕,而是长期以来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弊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其最显著特点就是把女后临朝称制、外戚专横、宦官专权与党锢之祸这几个方面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衰亡的原因。而且范晔认识到东汉“重气节”、“贵信义”的社会风气对于维系其统治的长期存在是有一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下里巴人从者众,阳春自雪和者寡.被梁漱溟先生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马一浮先生,其入其学,向来曲高和寡.最近几年,随着国学的升温,马一浮先生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然纵观这些研究成果,浮慕其成就者多,赞叹其躬行者少;识其博者众,知其约者寡:一言以蔽之,大多得其性之所近,述其习之所在,罕有真能步入堂奥而心领神会者.个中原因何在?本文认为当前学界理解马一浮先生的困难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上的背道而驰,二是学问涵养上的天地悬隔,三是方式方法上的南辕北辙,四是艺心文风的雅俗异趣.  相似文献   

12.
偶然翻开了刚刚出版、似乎仍散发着淡淡油墨香的《当代中青年社会科学家辞典》,忽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李德滨,哈尔滨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副研究员,专攻社会学和黑龙扛移民问题研究,曾先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社会科研重点项目三项,自1962年起,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出版专著六部,参加集体编写校译的编著译著四部。  相似文献   

13.
两汉官僚商人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僚商人的出现,即所谓的官商结合,是东汉时代商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官僚商人虽自西汉后期发端,但这个阶层的真正形成却是在东汉。西汉武帝时,不准‘食禄之家兼取小民之利”,①不准官商勾结分利。张汤即因有和私商勾结之嫌而被迫自杀。霍光当政后,将此前的公田大量掌握于自己手中,以高额租转赁出去。其子霍禹则私人经营屠宰业,并且卖酒。霍光的心腹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而却“内治产业。累积纤细”,大小买卖无不插手,并役使皆有手技做事的家僮200人从事手工业,“是以能殖其货。”②大官僚大地…  相似文献   

14.
某地作出决定,所有调到县乡工作的领导干部,一律在今年底前举家下迁,违者按纪论处。笔者为此举叫好。我们有过“家随人走”的传统。焦裕禄到兰考没几天,就把妻儿接来,在这块贫脊的土地上创了一番企绩。不少领导干部不贪图城市的舒适生活,携家从城市到乡村、从发达地区到贫困地区工作,体现了党的干部“四海为家”的宽阔胸襟和高风亮节。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家随人走”变成了“安土重迁”,“一纸调令”下达后,我们的一些干部迅即来到基层新的岗位,可妻儿老小仍留在城里或发达地区。他们中确有人抛家不顾,虽家居远方、多有不便,…  相似文献   

15.
一、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的特点我国过去制定的涉及合同的几部法律 ,都有关于违反合同的责任的规定。 1 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在第六章“民事责任”中的第二节规定了“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其内容主要为 :违约责任的承担不以主观过错为必备条件 ,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赔偿损失、支持违约金。 1 981年制定的《经济合同法》第四章规定了“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 ,其中对违约责任的规定是以过错为前提的 ,是过错责任 ,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是违约金和赔偿金。 1 985年制定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三章规定了“合同的履行和违反合同的责任” ,…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山海经》其书陶渊明诗:“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诗所说的《周王传》为今尚行世的汲塚古文之一《穆天子传》,至于“山海图”,则为《山海经》及其图谱。《山海经》一书行世极久,其纪事之时间跨度甚大,下及战国,上限远过于《尚书》。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刘歆(一名秀)《上山海经表》说: “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昔洪水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不亲近感显著增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在中日邦交正常化 30周年的2 0 0 2年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中日舆论调查 ,其结论使许多人感到在意料之外 :中国民众对日本很少有亲近感。该调查结果发表后 ,引起了中日相关各界的关注。按照原定计划 ,日本研究所于 2 0 0 4年 9— 1 0月进行了第二次中日舆论调查 ,其结论使许多人感到在意料之中 :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不亲近感显著增强。两年来 ,中国民众对日本感到“非常亲近”和“亲近”者仅由5 9%微升至 6 3% ,而感到“很不亲近”和“不亲近”者却由4 3 3%猛增至 53 6 % ,即已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对日本抱有不亲近…  相似文献   

18.
天长纪庄十九号汉墓,由于未出土印章等实物,无法明确墓主人的姓名与身份.《发掘简报》推测墓主人为出土书牍中大量出现的收信人谢孟,是东阳县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吏.然而,纪庄出土的书信牍有多个收信人,这些收信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不同收信人的信会同时出现在此墓中,书牍中均无明确信息.本文对书牍中的收、发信人及其称谓进行考察,认为谢孟的“孟”为表字.“卿”、“卿主”均为尊称.写信人称收信人为“卿”者,地位较之称字者要低,或为晚辈;称字者,或地位较高,或年龄为长,或为平辈.结合26号和27号木牍的内容,笔者认为谢孟名高子,曾为东阳尉,其弟名谢贶.另对谢孟与墓主人的关系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9.
于成宝 《社科纵横》2007,(10):128-129
关于《易纬.乾凿度》中"四太"的意义,易学界有不同的认识,笔者对此进行了辨析,认为"四太"的说法乃是西汉易学家吸收先秦道家宇宙生成观念,在易学的体系内构建儒家宇宙生成论的产物;其以易学的术语,将筮法和思想统一在一起,从而构建起了儒学新的天道观。  相似文献   

20.
渤海史识微     
一、“许国公”和“震国公”《旧唐书·渤海传》谓大祚荣“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振”,《新唐书》作“震”)。溯言“万岁通天年,契丹李尽忠反叛,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保阻以自固”,事不及乞乞仲象。如此,大祚荣何以自称振国王之缘由不清,读者亦无从推知。而《新唐书·渤海传》记营州起事时,则首述乞乞仲象。谓“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余种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武后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述及祚荣,则阐明其为乞乞仲象之子,后“祚荣即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