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人有什么困境呢?第一是无根、第二是无心、第三是无情.我们说一个人"无根",是指他离开了两种根源,第一种是大自然,第二种是家庭.大自然是人类的根源,所有的古代民族都有以大地为母亲的神话.在今天它依然存在我们心中,我们现代人对大自然仍然有一种向往.看到花开,看到野生动物,你就会感到一种生命的力量.大自然除了拥有生命力之外,还有一种韵律,就是春、夏、秋、冬,月圆月缺、寒来暑往.从自然界里可以发现:生命有生、老、病、死,但生命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不会永远消失.家庭,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份源远流长的,被中国传统所一向肯定的东西.家庭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家庭的功能,今天慢慢地在转变、瓦解,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警惕.人类的根源,一方面是大自然,跟宇宙万物一样;另一方面是家庭,家庭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不一样最主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万欣兰 《老年世界》2006,(12):21-21
去年,我和老头儿双双退休了。退休前.我们感情挺不错,虽然是各上各的班.但彼此还在互相惦记着、牵挂着。我在郊外一所学校教书,他在城建局当局长,每当中午不回家吃饭,总不忘打个电话,晚上回家,互相问候问候,虽然天亮就匆匆忙忙准备上班.但一个“拜拜”,一声叮咛,总感到很温馨、很熨贴,很有家庭亲情味儿。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这一诗句,本意是劝慰柳亚子先生凡事要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对眼前的得与失不要太着意;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句“勿以物喜,勿以己悲”颇为相合。其实,“风物”可以泛指世间的许多事物,从自然界的某一具体景物到整个宇宙,从个人到社会,从某一项事业到全  相似文献   

4.
浅谈班集体向心力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兰 《职业》2008,(14):108-109
向心力是绕着圆心运动的力.大至浩瀚的宇宙,小至一个原子微粒,都是在向心力的作用下彼此凝结而成的.世间万物的形成都离不开向心力.一个好的班集体一定有很强的向心力.在班集体向心力形成的问题上,笔者作过一些探索,现将用亲身经历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物以类聚,是自然界的一种特征;人以群分,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律。原始人类的民族社会是以血缘为群的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尽管血缘的影响依然存在(这种存在恐怕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消失,只是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变化,如由宗法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过渡),但作为群的划分的轴心却移到了阶级上。这种转移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留下  相似文献   

6.
一个家庭就像一个人,它的幸福同样也建立在各种营养元素的均衡上。人体所必需的6种物质是蛋白质、脂类、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这一切都和婚姻中的爱、金钱、性、争吵、浪漫和语言的沟通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爱似蛋白质。蛋白质必须从食物获得,不能由糖和脂肪转化而来,而糖和脂肪则可以互相转换。爱是优质蛋白质,是组成家庭维系家庭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物质。真正的爱不能由金钱和性产生,只能是两个人从平凡的生活中不断体味;但金钱和性的确可以互相转化。金钱像脂类。脂类的作用之一是让人有食欲,吃起来香。但脂类不能吃得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便会有一种被称为"胖子"或"瘦子"的痛苦。金钱亦如是。它能让爱情变  相似文献   

7.
<正>元宇宙是融合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性科技系统,其目的是为了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形成一个真正的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宇宙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自由的时空体验,同时也改变着艺术传播生态。元宇宙能够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双重融合,不仅丰富了艺术传播形式和渠道,还将传统艺术与元宇宙进行了融合,这给艺术传播者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在元宇宙背景下,艺术传播者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适应元宇宙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既然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那么,也就是说是有章可循的。尽管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是,追求家庭幸福却是每个人的理想。为此,美国“女子婚姻”研究人员长期进行了被认为是乏味的不被重视的调查。美国心理学家朱奇特·沃利斯坦在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美满婚姻》一书。书中收集了大量的“好婚姻”的例子,并从中总结出9条“好婚姻”规则。  相似文献   

9.
建树人类社会的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在生存发展的环境长河中,一个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大课题。我的研究遵循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环境)基本关系的理论,结合感性自然界来探讨这个问题。一、要建树环境生存意识。为了阐明这个问题,回顾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就是认识论的环境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深刻地蕴含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对环境具有依存性。理解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大宇宙在其诞生的瞬间,即形成了自然运转的轨道、秩序、节奏和韵律。石头是地球形成的最原始材料,它也有它的个性和自我,石头是历史,是时空,浓缩记载着宇宙自然形成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发展是一个由内在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正如自然界有自己的奥秘一样,社会历史也有自己的谜。唯物史观的创立,揭开了历史之谜,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避难所驱逐出去,在人类历史观上实现了根本性变革。依据这一基准,深入到社会机体内部,探索其发展机制,从宏观制高点上认知社会的功能,这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配套进行的一个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和子女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谐应是气氛融洽、轻松愉快的.家庭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有更好的成长的机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也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必备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形成的制度。当人类的历史表现为不同种文明的历史时,家庭的不同类型反映并制约了它处于其中的那个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一种文明中,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平行发展的,它们在价值观上是一致的。因此,在研究今天中国的家庭时,仅着眼于对家庭自身的内部状况分析是很难彻底说清问题的,必须注意到家庭所处社会的文明特质、家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以及在各种文明交互影响的今天,从家庭中显现出的表面相似而实质各异的现象背后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设计师,它寓于了每一种植物特有的外形与色彩,大到参天大树,小到一棵小草,无不显露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其实,植物像人一样,有着个自的性格、性别、外貌、精神、品格、阶级、喜好、感情等。这些特性也深深地渗透在了人类文化之中。以自然界的精神与品格给人类启示的外国作品有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中国有《庄子》;以自然界的性格与外貌还有精神为主的作品有国外的奇幻小说《魔戒》,中国有《西游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纵向家庭关系及对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微观家庭到宏观社会的研究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家庭关系的纵向性及其特点,即家庭结构上纵向重于横向,横向靠纵向支配和维持;家庭观念上崇尚孝道,崇拜祖先;家庭功能上以传宗接代为本,双向交流;家庭区位距离上从父居的传统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纵向家庭关系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指出在社会走向现代化,业缘关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纵向家庭关系必然改变、解体,血亲观念必将淡化。  相似文献   

16.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们在传统意义上对“大”的认识仅仅局限为生理年龄上的成熟。它忽视了人的心理成熟程度在婚姻之后能够带来的不同质量。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婚姻生活稳定有余而活力不足,维持平衡而缺乏滋养,成功的典例很少,大都在平凡而单调中消耗生命的激情。婚姻幸福是两个心理也必须成熟的互敬互爱的人仍须付出爱心与热情才能创造出来的温馨境界。毫无疑问,每一位男女向往的都是高质量的夫妻家庭生活,但要使彼此都能够为营造出那样优越的氛围付出努力,却不是一件轻松和容易的事情。老人们教育和批评儿女时常说“不当家不知柴米…  相似文献   

17.
对合成构词,褒贬者均有,有人将它归入派生构词法,或把它与复合及组合构词法混为一谈.然而不管语言学家看法如何,合成构词在阿拉伯语中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古已有之,近代更有增加的趋势.一、什么是合成构词合成构词在阿语中叫作(?).叙利亚语言学家马格里比说:“(?)的原义是‘砍,劈;雕,刻’,(?)在语言学术语中的含义是:从两个词或一句话中截取一部分,组成一个简略的词,说明原词或原句的含义.由于这种截取与劈木、凿石相仿,故将这种构词的方式称为(?)我们没有按原义将(?)译为“砍劈法”,而是根据它的构词方式译成“合成构词”,简称“合成法”.埃及当代语言学家阿卜杜·阿齐兹说:“合成构词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经删节合成为一个词,合成后的词具有被合成的各部分的含义,如(?)从名词句(?)简化合成,表示原句含义“赞美真主’;又如(?),它由正偏组合(?)简化而来.再加上从属名词标志,合成为原正偏组合的从属名词,意为‘阿语师范学院的’、‘阿语师范学院毕业生’.”阿卜杜·高迪尔·马格里比:《派生与阿拉伯化》,第21页、埃及新月出版社.1908年.穆罕默德·哈桑·阿卜杜·阿齐兹:《阿拉伯语中的合成构词》,第7页,阿拉伯思想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以家庭为着眼点,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上,对“家庭型经济组织”的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一般性的考察。 一般说来,家庭是人们建立在姻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生产、生活组织形式。它是人们生活的最为基本的社群。如果把它和正式建立的组织如工厂、学校、行政机构等加以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构成已不再是一个十分专业化的词汇,它既可以传达动态组合的概念,也可以是进行设计创作的创意载体,因而它本身就可被当作一门艺术进行研究.构成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是设计创新这个层面上比较理性的一面,它带给我们的不是元素,而是元素之间合理的配置,因而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创新组合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热播,引发了人们对食物在家庭中升华出的意义讨论。夫妻情侣相处,食物应该也是家庭里的调和剂。口味的不一致,可能引起家庭纷争,你是愿意迁就对方的口味还是坚持自己的习惯?如果夫妻都是美食爱好者,一起淘美食的经验,会让彼此成为盟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