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调查     
“性骚扰”第一次进入我国立法程序 最近,几起性骚扰官司都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关注:武汉教师性骚扰案成为我国第一例性骚扰胜诉案件;北京首例性骚扰案仍在艰难的进行过程当中,一时间性骚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记者从全国妇联获悉,性骚扰将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法律起草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一个又一个中国富豪不停地“出事”,不能不说满足了时下中国的两个需求:媒体的“爆料”,大众的“幸灾乐祸”。难怪有人说2003年是中国富豪的“覆没年”。 2003年,从头至尾,在中国关于财富品质的话题始终就没有平息过。而最直接引起媒体和社会对财富话题争论的“引爆点”,不能不说是始于山西钢铁大王李海仓的突  相似文献   

3.
不知道可不可以说,国内绝大多数人对“性骚扰”的认识是自“接轨”后得以启蒙的,还从香港电视剧里学会了一个暧昧的词,叫做“非礼”。不过因“非礼”告上法庭的,至今未有零的突破。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中国人的性禁忌使中国人别有特色,“性骚扰”这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虽然迟,但到底开始为中国所关注。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报告,在23个工业化国家中,有15%-30%的女性声称经常受到老板或男同事的性骚扰,其中西班牙84%,英国74%,丹麦11%,而中国,尚未有这方面的调查。在西方国家中,美国最先于1975年以法律形式禁止性骚扰,80年代中后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也先后立法明令禁止性骚扰,而中国,尚未有专门的法律。看来,在中国,直有必要有人率先喊一声:  相似文献   

4.
宋佳宁 《公关世界》2023,(14):37-39
自从互联网走进大众生活,平台宕机事件也相伴而生。从最初的用户自发发帖抱怨系统崩溃,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下场引领系统宕机话题,如今在微博上对平台故障事件进行回应,正在成为企业危机公关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从微博上对系统故障事件进行话题传播的现象出发,从媒介公关的角度解读这一趋势的发展脉络、公关在其中产生的作用、宕机平台的特性与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谁也无法回避的是在我们围围的社会砚实中性骚扰不仅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跟我国转型期道德水准普遍滑坡有关。至少在我们此次采访调查的过程中,许多受访者都不是隔岸观火地只讲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件,而是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亲身遭遇。你所知道的性骚扰事件1999年2月14日至28日,本刊记者分别以你所知道的性骚扰事件”和“你所经历的性骚扰事件”为题,在前后半个月时间里,同时通过向国际互联网络部分BBS网站有兴趣的网友调查,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及包括机场候机楼、火车站候车室、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随机走访这两种…  相似文献   

6.
关注“网络暴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本来是一个民意表达的空间,现在却成为一些暴虐事件滋生的温床;本来可以成为社会建设性意见传达的窗口,现在却成为一部分人发泄的通道。《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将在网络发泄暴力情绪的部分网民冠以“网络暴民”称号,《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媒体也纷纷认同了这个说法。2006年的网络,是个多事之年,“网络暴民”层出不穷,网络暴力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军──“性丑闻”的发源地文剑兰虐待妇女已成为美国海军从上到下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50多年来,美国海军尚未打过一场真正的海战,而且自1944年以来也未在战斗中丧失过一名海军将领。然而,过去的一年里,美国海军因性骚扰或者是不正当的性行为事件却导致5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简约之风盛行,日渐为大众所青睐。透视简约流行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种被媒体炮制的生活方式,刚开始是因为“时新”而为一部分人主动选择、追求,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风尚,甚至成为一种避免平庸、追求品位的标准和模式,最后变成了许多人的被动接受和一致追求。然而,当一种“形式”成为“模式”之后,很可能就意味着其个性的丧失,变成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快餐文化”,无论吃什么都是一个味。  相似文献   

9.
樊凯 《公关世界》2022,(22):39-4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领域的突发事件日渐增多,让政府和一些学者开始重视风险沟通的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手册》是我国政府首次发布的官方风险沟通操作指南,其也将风险沟通作为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建立在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公众和媒体之间理性的沟通桥梁”。而随着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其也越来越成为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舆情的主要传播渠道和发酵地点,因此,想要做好社会风险治理,社交媒体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研究和治理方向。而在近几年在全球各地爆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和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强烈威胁,都加速了全球学者对社会风险管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以及社会风险治理方面的研究,这也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种现状,本文从当前突发公共事件主流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情况出发,通过分析其传播的特点特征和治理困境,提出社交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风险沟通和治理策略,以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帮助政府管理部门防控重大舆情,有效化解舆论危机,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某明星的“代孕弃养”事件,让“代孕”二字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由于市场需求和法律空白,近几年因为代孕引发的诉讼纠纷已屡见不鲜。作为法律从业者,我们也要经常面对此类法理和伦理判断。  相似文献   

11.
《公关世界》2016,(6):12-13
或许你对自媒体行业了解不深入,但是“网红”一词,想必也是略有耳闻。其衍生出的“网红经济”,由于其平民化、性价比高、营销精准等特征,巨大的商业潜力与价值正被逐渐挖掘,更获得了公众、投资人、品牌商等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期待。他们走红的原因不尽相同,意外的事件、创意的话题、搞怪的行为、出众的外貌等,都能成为其一炮而红的导火索。而当“网红”遇上“互联网+自媒体”这一风口,又将创造何种可能?  相似文献   

12.
随意给女性发送“荤段子”将有可能吃上官司。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对女性遭受的“性骚扰”内容作了较明确的规定,将性骚扰概念扩大到了肢体行为以外,并把“电子信息骚扰”列为“实施性骚扰”的方式之一。江西省在实施办法第36条款规定:“禁止违背妇女本人意愿,以语言、文字、图片,电子信息、肢体动作等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制止性骚扰。”同时,第55条款中规定:“违反本办法规定,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情节轻微的,由行为人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对其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碎片化阅读已逐渐符合当今主流阅读者的喜好,互联网媒体更是在此扛起信息传播大旗的同时,已悄然转身成为传媒的依靠力量之一。凤凰网是互联网媒体中被默认为官方宣传媒体之一,凤凰网点击量的火爆也使得其网站不断升级,其中青年版块也在不断备受关注,"饥饿感会使人进步"理论也是青年版块中的话题。该论述是否真能符合当代青年价值观,又或者真能在当代青年大众中适用,就需要进一步深挖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国学不自觉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话题,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现在几乎成为全民性的话题,教育、出版、媒体等都竞相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见诸行动,几乎形成了一场国学"圈地运动",让我们看到了一场国学的"复兴"和"战国时代".  相似文献   

15.
社区是首“诗”自幼年代中期以来,“社区”一词重新进入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政府文件到大众媒体和群众语言都广泛运用“社区”的提法。社区也正在成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目标和对象受到了密切的关注。按通常的理解社区指的是在一个地理区域里围绕着日常交往方式而组织起来的一群人。现代的社区理论则把社区概括为是由四个要素组成的。社区的第一个要素是人口(Population),作为一个区域的人群共同体必须要以足够量的人口为前提,荒无人烟的地方是谈不上社区的。第二个要素是组织(Organization),也就是说,这些一定数量的人口必须…  相似文献   

16.
近来.有关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假药”的报道无疑是各类媒体上最吸引受众眼球的热点。如果没有“意外”.“齐二药”事件很有希望进入2006年新闻的“TOP 10”。因此,很有必要给这个新闻事件准确定位。现在媒体上都称之为“假药”事件.似乎有失准之处。联想起去年阜阳的“毒奶粉”事件.窃以为将其定性为“毒药品”事件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新疆“7·5”事件发生后不久,笔者在阿拉伯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报纸《生活报》上撰文,说明事件的真相,澄清阿拉伯民众对事件及我国民族政策的一些误解。文章引起积极反响,成为我国学者在国际媒体传播中国声音的一个成功案例。本文对撰写此文的有关情况作了说明,并结合这一案例,总结了在国外媒体尤其是阿拉伯媒体传播中国声音的若干体会,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提出几点建言。  相似文献   

18.
孙东东事件后,信访屡成媒体热点。近日,一个有官方背景的课题组发表文章,建议国家信访局整合中央多个信访机构,向各省市派驻信访官员,代表中央受理当地信访诉求。这个建议被民间命名为“信访钦差”,与沈阳大学增设“信访方向”法学专业的话题一起,再度掀起媒体讨论信访制度的热情。种种迹象表明,作为官方和民间关注热点的信访制度,如何变革、何时变革已成为全社会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信访是“群众来信来访”的简称,中国特色毋庸讳言。它的本意是为了反映民情、化解矛盾,但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矛盾,却使信访渐渐成了累积民众怨恨、加剧官民冲突的敏感区。近年来,信访活动猛增,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对多数人来说,安全套或许是一个不太容易启齿的话题,因为它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不符。但是近几年来,由于艾滋病的传播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的重视,安全套的问题屡次成为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广告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宣传推广手段,成为消费者的消费指南,已不可预见的速度介入消费者的生活,以致法国评论家罗贝尔·格兰竟说:"我们呼吸的空气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可见,广告对于大众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购物,而已经成为控制社会和大众精神生活的一种文化行为。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角色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是随广告的出现而出现的,随广告的繁荣而逐渐定型的。女性形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广告、报纸期刊等大众媒体中,女性成为广告制作的主题,女性似乎成了某类商品的特定广告符码,引起了社会大众和研究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