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些天流行说“坏孩子”。我也想说说自己差点成为“坏孩子”的经历。 小学四年级前,我是一个“坏孩子”,老师不待见我。老师不待见我,我就不愿上学,不愿上学成绩就更不好。老师就更不待见。同学看老师不待见我,就学着老师也不待见我。  相似文献   

2.
龚懿 《现代交际》2002,(6):43-43
站在济南路口,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我激动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为一家报社拉广告的我突然觉得这座城市有点陌生。“还是回去吧!我们学生想拉成广告是不可能的。” 同行的老四劝我。“既然来了,干吗不去碰碰运气,瞎猫还能碰见死老鼠呢!”我豪情万丈。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某报社当校对的时候非常自信,自恃认得不少汉字,工作时便有点粗心大意,险些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那时,笔者刚进那家报社,虽是个新人,但是报社给我的待遇并不低,除了500多元的底薪,还有奖金,这在当时已是“高薪阶层”了,因些我并不在乎“文中错一个字扣2元、标题错一个字扣50元”的规定,心想只要把差错控制在一定限度就行  相似文献   

4.
很喜欢看村上春树那些唠唠叨叨东拉西扯的随笔。这几年他出的随笔小册子中文版我都买了。但是,我倒是不怎么待见他的小说了,都是一个味  相似文献   

5.
一点可爱     
解海龙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一定多,但提起他拍摄的那幅被作为“希望工程”宣传画的“大眼睛”,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前些日子,解海龙到我们报社接读者热线,来回都由我负责接送。在路上我问他,你以前到过长春吗?他说,当然来过,而且,长春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呢!我立刻来了兴致,问他原委,于是解海龙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6.
看到某论坛上有一篇自署为“非震区灾民”的帖子,是一个工厂的工人为自己没有捐款而感到愧疚,而自责地说:“我是不是值得鄙视?”他没有捐款的原因似乎有这样几个:一是厂门口的捐款箱无人问津,他也不愿意“出风头”,然而,“心里却一直有点疙瘩,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锗事,一直在受良心的谴责”;二是为了平复自己的良心,同时又不想在同事中显得“另类”,  相似文献   

7.
乔决定与丈去离婚。律师问乔:“你提出离婚的理由是什么?”答:“我没有卫生间!”律师觉得这样的回答有点怪异。乔告诉律师:“我和丈夫共同生活的一年中,一直共用一个卫生间。问题是,他是个不讲卫生的人,方便后不及时冲洗,也不随手盖好便池盖。和他一起生活,简直是度日如年啊!  相似文献   

8.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①。子张日:“子夏云何?”对日:“于夏日‘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口:“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敌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加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①予夏、手张都是孔子的学生。〔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问怎样交朋友。子张问近:“子夏说了些什么?”回答道:“子夏说过,值得交的,就交他;不值得交的,就拒绝他。”子张不以为然,说:“这同我听到的交往原则不同。君子尊敬贤人,也接纳普通人;称赞好人,也同情无能的。我是大贤人嘛,对什么…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前曾在一家公司上班,一堆刚毕业没两年的男男女女整天贫嘴逗乐儿。有一段时间特流行在词语的末尾加一个后缀儿——“子”,比如不说“干嘛呢”,而是说“忙啥子”,听起来好像都是从四川那疙瘩移民到北京来的。现在想想,也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幽默感,反正当时就这么一个风气。其中一个早我一年工作的女子尤好这口儿。有一天我流窜到她的办公室,看到她正埋头划一个表格,于是废话道:做啥子?她抬头媚然一笑,风情万种地说:做表子。凡是中国人都会把这三个字理解成“做婊子”,我们为此而乐了两个月。两年以后,该女子以万种风情成了公司老板的情人,权力直线上升,掌管了公司的一处娱乐产业,名片上印的是“总经理”。那个公司是国有企业,相当于正局级,所以她的级别相当于正处级,比我们那一拨儿所有人混得都快。于是我想起了当初“做表子”的趣事,很有一点儿预言的味道——声明:  相似文献   

10.
不懂女人     
几乎从未听说过“女人再婚要降价”。冷不丁被邀请为这个话题写稿还真有点不太舒服。这不仅仅因为我是女人,更重要的是在我们身边(位该说是在我们许多人身边)都有不少和此话题相关联的人。换句话说,在20世纪末的今天,在我们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随着离婚率和再婚率的不断提高,再婚已经成了一个越来越和相当多的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先说明一点,我不是女权主义者、连女性主义者也谈不上,甚至对一些人经常地把妇女解放挂在口头上还十分反感。从感觉上  相似文献   

11.
网友“姗姗”在QQ上与心理师聊起了一件事,她说:前阵子,我从朋友的微信中看到一则转载的小故事。说有一次林肯亲自面试一位应聘者。后来他没录用那个人。幕僚问他原因,他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解地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说:“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看了这则小故事后,我们科室的同事都在那里议论。大家将信将疑:  相似文献   

12.
正玩手机上了瘾咋办?这三个老人的“戒网”经历或许对你有点启发。故事一全家上阵,帮老伴戒网瘾老伴儿玩手机上瘾以后,我给他总结了“三少”:睡眠少,朋友少,做家务少。以前他常跟老伙伴们聚在一起侃大山,一块逛公园散散步。现在,老伙伴们怎么喊他也不去了,一门心思宅在家里玩手机。我老伴儿姓牛,偏偏又有牛一样的犟脾  相似文献   

13.
正确地争吵     
既然生活中避免不了争吵,那么学会争吵的艺术,不失为上策。在人的一生中,争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许多人却不会争吵,甚至不清楚争吵的意义。请看下面两个例子:“我们从来不吵嘴。我丈夫和我都是平静随和的人。但我们总觉得有点不对劲,缺少真正的爱情。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为一点小事情就可以争吵一番。这简直可笑。这也使我们彼此感到厌倦。因为孩子的缘故,我们不想离婚,可我也不清楚将来会怎么样。”其实,争吵对于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争吵‘关系就不会健康地发展。关系越密切,争吵也就越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生命和石头     
我在生命的路上向前走着,前方出现了一个人影。我追了上去,经过他身边时发现他手里抱着一块大石头。“您为什么要带着这块石头呢?它会拖累您,妨碍您前进。”他喘着气,有点费力地回答我:“这是我犯过的一个错误。我年轻时,不小心踢到了这块石头,当时脚很疼。我因为疏忽而踢到石头,这块石头能让我回想起当时的痛苦,提醒我不要再疏忽,所以我要带着它。”我告别了这个人,继续  相似文献   

15.
吴光平 《现代交际》2003,(10):38-38
卡耐基曾在纽约某饭店租用一个舞厅,用来举办讲座,每季用20个晚上。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卡耐基突然接到通知,说他必须付出比以前高三倍的租金。卡耐基接到通知的时候,入场券已经发出去了,而且所有的通告已经公布。卡耐基当然不想多付房租,且看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他找到饭店经理说:“收到你的信,我有点吃惊,但我根本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可能会发出一封类似的信。你身为饭店经理,有责任尽可能增加饭店收入。但你也不能不考虑增加租金后的利与弊。”卡耐基拿出一张信纸,在中间画一条线,一边写上“利”,一边写上“弊”。他在“利”这边写下这些字:舞厅空下来。接着他说:“你有把舞厅  相似文献   

16.
梅桑榆 《老年人》2005,(4):31-31
苏格拉底有一次看了商品琳琅满目的市场后,感慨地说:“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东西我用不到!”我是凡夫俗子,却与其相反,每到市场上转一遭,往往暗自感慨:“这世界上有这么多好东西,都是我需要的呀!”我想,苏格拉底逛完市场之后,肯定是一身轻松,仍然会专注于他的哲学。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不需要什么,不会为市场上的种种好东西而乱了方寸。抛弃了巨额家产的银行家之子第欧根尼,坐在木桶里一面晒太阳一面思考哲学问题,他也很清楚自己不需要什么。只因他有如此境界,所以敢于笑傲王侯,对问他需要什么并表示可以马上赐予的国王说:“那就请你站在一边,…  相似文献   

17.
飞机上。我跟老范聊要作的重庆公交的节目——体制的问题在哪儿,到底采访哪个部门,拿支笔在纸上划来划去聊得正热闹。坐在我右边的先生说,“对不起,我能插句嘴么?”我们有点吃惊地看着他。“你是新闻调查的吧,你们报道这样的事故,我们已经麻木了。”我跟老范对视一眼,小心翼翼地问“是因为太多了么?”“不是,”他说,“是你们从来没有让我们意识到,那些死去的人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18.
绝望之美     
“美艳不可方物”这句话令我困惑了许多年,美艳的意思我了解,大意是既美又艳,有点狐媚的意思,多用来形容妖精或妖精的变身——这属我的臆测。一个乖巧端正的女子或一种令人感觉美不胜收的物件,可以被形容为美艳也说不定。只是这个“不可方物”令我头疼了很久,“方物”是个什么东西?直到不久前我才从高人那里得到正解,事实上“不可方物”这个说法在我们民族语言中有悠久的历史,最初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国语·楚语下》:“及少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不可方物”即是不能够相比的事物(人物、景物或情景),有“无与伦比”之意。这…  相似文献   

19.
“贵人”     
一瓶茅台,两条中华,一块在科。你推我换,一个非送不可,一个坚决不收。“老叔,您说什么也得收下!卷我的面子没啥,我的面子他几个钱!您的名声要紧,乡邻问我我怎么说呢,只好说您官当大了,不认亲了……”“当初求您的时候,我是空着手来的,明白您有忌讳;现今本办成了,我知思不报,叫不懂事理,昧良心,睡觉不安生,心里堵得慌……”“再说了,您给我什1办这么大个事儿,连个响屁也不放,人家会说我批六子属‘犁碗子’的——往一面翻上,今后我还怎么出头露面?……”“这点东西,只是个心情、意思,又不是给您‘点币子’……”他…  相似文献   

20.
墙上的母爱     
跳槽到报社做记者以后,我又新租了一间房子。当房东打开房门的时候,满墙的涂鸦之作以逼人的气势侵略性地进入我的视野。 我惊问:“这墙怎么涂得这么吓人?” 房东说:“我也没办法。这样吧,你找几个民工用石灰浆涂抹一下,我免你一个月的房租。” 这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我立刻点头答应。 大概一个星期后,我叫来两个民工刷墙。还没开工,一个女人把民工师傅拦住,双手坚定地比划着,嘴里咿咿呀呀地叫。她是个哑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