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律,妻子要状告夜不归宿的丈夫是找不到法律依据的,但这确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即新《婚姻法》会不会写上“配偶权”?让妻子状告夜不归宿的丈夫找到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曹磊 《现代妇女》2014,(7):160-160
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中,父权、夫权都曾经作为家庭中至高无上之权力凌驾于配偶、子女之上,随着历史的推进二者逐步分离.罗马法主导下的西方法律逐渐尊重配偶权、子女权;而中国古代法父权至高无上的宗旨上却鲜有动摇,直到封建专制集权制度瓦解。笔者无意评论东西法律传统之优劣,仅于本文进行阅读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日益发展,致干扰婚姻关系事件之数量日益增加,此情况严重影响婚姻关系,大陆对此情况尚无明文法律规定予以惩戒。故参照其他国家以及台湾地区有关规定、判例与学说,探寻我国今后关于干扰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的法律见解。确立干扰婚姻关系侵害受害方之配偶之配偶权、名誉权与人格尊严之精神赔偿制度是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稳定家庭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女性天地》2005,(7):55-55
我与妻子因种种问题,感情一直不好,去年,妻子与我分居,我因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我妻子履行同居义务,结果被法院驳回。新婚姻法不是规定了配偶权吗?法院驳回我的强制执行申请,岂不是与配偶权相悖?  相似文献   

5.
2001年4月28日颁布修改后的《婚姻法》,在总则中第3条就做出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规定,为有效打击和制止不道德婚姻和“包二奶”、“包二爷”等丑恶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该条款在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和界定存在诸多分歧。笔者就如何准确认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谈谈自己的见解,以期在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易于理解和适用。  相似文献   

6.
“搭伙夫妻”是指同居双方或其中一方已结婚,但配偶因故不能前往团聚而组成的“临时家庭”。这些只身在外打拼的男女,在忍受不了孤独寂寞、性的压力、身心疲劳以及在节假日不能回家团圆的情况下,希望相互取暖而暂时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所谓的“临时家庭”。但这种“搭伙夫妻”在法律  相似文献   

7.
“同居”即非婚姻的两性关系。在《婚姻法》中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也只是解释为“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样的法律概念中似乎未点明多少与性和非婚背景的内容。然而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同居却被赋予了特定的隐含意义,一度让人们讳莫如深,谈“同居”色变。但早在1999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新欣预测:21世纪中国单身不婚者增多,试婚有可能增多,同居数量有可能上升。  相似文献   

8.
参考消息     
养眼篇 NO.1新华网——中国有近一半的人仍认为丈夫打老婆“有理”调查显示,中国有近40%的夫妻发生冲突时会使用“武力”,其发生的频率一般为“几个月一次”。当受到配偶殴打时,有48.2%的男性会“和配偶对打”,而女性更多的是“被动地让配偶打”、“躲进另一个房间”或“大声向邻居呼救”。 另外,有43.7%的受访者认为,“一  相似文献   

9.
若有不平事进我律师楼什么是“听证”和当事人的“听证权”?以往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根据违法的事实和有关规定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据说我国法律的新规定,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可以举行“听证”。我不明白“听证”是怎么一回事?受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对...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对该领域的相关 术语的翻译一直存在争议,比如,文学艺术作品作者的权利,就有如下不同的说法:作者权、作品权、著作权和版权。虽然立法上使用“著作权”,但仍有专家坚持改称“版权”。同样,对于“知识产权”的用法也存在争论,比如这一名词的来源,就有不  相似文献   

11.
惊讶     
《现代妇女》2010,(3):2-2
也许你没想到,在今天的世界上,竟然还有国家禁止离婚。马耳他的法律规定,男女结婚后即不许离婚。男女结婚时需在教堂里互相承诺:“只有死亡让我们分开”,因此无论何种原因离婚(即使配偶去世也不例外),都视为违背誓言而不被允许。  相似文献   

12.
从夫妻人身关系来看,男女两性结合为夫妻,首先是身份上的结合。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人身权的范围过于狭窄。只规定了姓名权、生产、工作、学习、社会活动方面的人身自由权,以及计划生育义务。对此;有关专家提出有必要规定夫妻双方互享配偶权,将配偶权作为夫妻之间的身份权或者说人身权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与漫画     
《中国社会导刊》2011,(2):60-61
某大学校长针对学生恋爱成风现象,召集全校男生训话:“某大是培养成功人士和精英的地方。据统计,成功人士平均比配偶大12岁,精英比配偶大17岁。如果获得诺贝尔奖,就可能比配偶大54岁。你们未来的老婆现在还在小学和幼儿园玩呢,或者根本没有出生。你们现在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养的那是别人的老婆!”  相似文献   

14.
据科学家说,人脑分泌的爱情激素是一种叫苯乙胺的玩艺儿,苯乙胺的分泌状态,决定了男女的所谓缘份。科学家还说,对苯乙胺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后天形成的爱情“期望”,中国女性大多“期望”配偶“出色”,那么  相似文献   

15.
行政规划是“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土或城乡规划、兴办公共事业或者公共设施等行政目标,对将来一定期限之内拟采取的方法、步骤、措施而对外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划”。行政规划一经确定,就“成为行政机关在其确定的时空范围内从事其他行政活动的依据,具有与法律规范相似的功能”。因此,如此重要的攸关国计民生的事项理应有公众参与,如此人民当家作主权才不至于虚置,这是宪法层面公众参与行政规划的意义。公众参与行政规划制度的制定是民主政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新《婚姻法》,新婚姻法将1980年的婚姻法从5章37条,增加到6章51条,针对当前婚姻关系中亟需规范和调整的问题,作出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补充规定。新婚姻法在原婚姻法基础上进行的补充和完善,将原来由道德规范所调整的内容上升为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7.
对于产权定义的通俗理解,莫过于那句十分流行的经典宪政名言:平民的破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2004年在中国的宪政史上曾发生了一件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那就是该年度实施的又一轮宪法修正,并对母法加进了这么一条内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就是宪法修正案第22条的基本内容。宪法该条款的出台,被认为是一场产权的宪政跃迁。历史告诉我们,我们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是…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在用“忠实义务”来约束男人时,是否想到他们的“同居权”也应受到保护? 曾经经历过一个因禁锢情感而造成婚姻基础薄弱的年代,是否可以成为今天的男人“婚外寻情”的理由? 在一个依旧以男权为强势的社会里,在40%的人一生中都会出现一次婚外情的社会里,在法律并没有规定姘居有罪的社会里,怎样判定性错罪?做为弱者的女人如何寻求保护?又如何寻找情感上的平衡位置?——每一个话题沉寂后的复出都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包二奶”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法律不外乎人情”,但在我们为此组织的一次法律界人士的聚会中,讨论的范围却突破法律涉及了更多的情感和人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综观人类的婚姻史,迄今已经历厂两次阴阳巨变的革命期。第一次是私有制的出现与奴隶社会的建立,宣告无限制的两性关系,以及由此演变出各种群婚制家庭的结束,标志着以男尊女卑为显著特征的私有制男权社会的开始。一夫一妻制的配偶家庭得到确立与巩固,而“男耕女织”是当时农业化社会婚姻家庭的显著特征。第一次的婚姻革命姑称之为“阴阳大合变”,从此奠定了人类延绵两千余年的对偶婚姻史。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礼教“三纲五常”中的“夫为妻纲”,则把没有经济地位的妇女作为男人的依附品,从而促进了配偶家庭的稳定。第二次的婚…  相似文献   

20.
董凤华 《现代交际》2010,(12):30-31
在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尊严权的提出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本文论述了劳动尊严权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内与现行法的衔接与整合,包括总括性规定和专门规定,即在《劳动法》中增加有关反对职场性骚扰的条款;完善劳动者隐私权保护;完善劳动尊严权救济方面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