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走近测谎仪     
不说谎的人觉得它很神秘,说谎的人觉得它很可怕,这就是神奇的测谎仪。固对不断攀升的犯罪率,善良的人们总是期望借助科学的灵丹妙药,将所有犯罪分子手到擒来。测谎技术的失言者们正在说服人们相信,测试仪就是这种灵丹妙药。那么,测谎仪在未来中国的大行其道,会不会真的有助于司法公正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测谎仪,把测谎世界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2.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警方审讯时除了借助测谎仪,还可以通过要求嫌疑人绘画来判断他们是否撒谎。英国犯罪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绘出一个场景比口头描述更容易揭示一个人是否撒谎。间谍实验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研究人员组织31名志愿者参与一场间谍实验,志愿者要从一名秘密特工手上拿走笔记本电脑,交给另一名特工。  相似文献   

3.
《女性天地》2010,(11):32-32
近来,一种名为“电击测谎仪”的半圆形金属物体在一些高校流行。校园情侣通过提问来测试对方,一旦“电击测谎仪”感应出测试者在“撒谎”,就会发出电击。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严重且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原因是多重的,但心理问题是青少年犯罪的起点,青少年犯罪从心理角度而言,主要产生于不平衡心理、逆反性心理和孤独及空虚心理,本文拟对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及概述,综合了较为全面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成因。希望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吸毒、贩毒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末在中国大陆已基本消灭了毒品祸害,80年代以来,吸毒、贩毒重又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毒品犯罪的国际化趋势日益突出、犯罪集团化、流窜犯罪、作案手段隐蔽、武装掩护作案等,已形成新形势下毒品犯罪的特点。本文探讨了我国目前毒品犯罪与吸毒的现状、危害、特点、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未成年犯罪问题十分严重,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对正在服刑的犯罪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导致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当前服刑在押的犯罪未成年人存在的典型心理状态有防御心理、烦恼情绪、悔罪向上心理、幼稚心理和情感冷漠,另有少数人存有敌对仇恨心理,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成为他们重返社会时的重大障碍。应该通过提供心理援助,提供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建构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落实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帮助工作等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走上积极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文中主要运用心理风格理论分析探讨国家公职人员走上腐败犯罪道路的心理根源。分析发现,腐败犯罪人员的心理风格不健全,其心理动力风格歪曲并且动力性过强,心理制动风格缺乏、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心理表现风格突出表现在性格上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的高速发展和影响力让我们看到了它对分析犯罪行为和预测社会安全度的显著作用。在司法实践中,一个犯罪行为被定性后,犯罪主体心理的剖析研究不仅可以起到定罪量刑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验证客观证据的合法可采性。在学术领域中,学者们通过探索与研究犯罪人的目的和心理,并结合实际来归纳犯罪类型,分析犯罪形式、预测犯罪趋势、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达到控制社会犯罪率的目的。因此,犯罪的研究早已离不开对个体心理的分析。笔者通过动机心理学中的核心解释,结合当下中国的犯罪论体系进行说明,分析一个动机演化成为犯罪心理并付诸犯罪行动的过程,构建相应的犯罪倾向图形模型,对犯罪行为的产生的机率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前以定向反应理论为主要原理的犯罪心理测试,已达成所测心理内容为犯罪记忆的共识。为能将记忆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测试工作.有必要首先对犯罪记忆的记忆类型进行分析.通过阐述犯罪记忆与自传体记忆的关系.指出犯罪记忆是属于自传体记忆的概念范畴.并进一步论证得出犯罪记忆主要属于自传体记忆分类中的个人记忆与自传事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指的外因是指一切能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存在于犯罪者外部的原因;内因则主要是指引起青少年犯罪的主观思想、意识。那些生理和心理的某些现象,特征,品质,过程,本人并不认为是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内部原因。这是因为,生理现象包括身高、体重、骨骼、肌肉、心脏和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素质。它只提供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并不和犯罪有关,所以不能称之为引起犯罪的原因。心理现象较为复杂,它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品质等。在心理  相似文献   

11.
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30例犯罪少年的调查分析张炳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相当复杂,有个体心理、生理的关系,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医学行为科学学会1990年组织上海市少年管教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心理学会一些专家、学...  相似文献   

12.
一、犯罪心理矫治概述 犯罪心理的含义,有学者给出的定义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而对于犯罪心理矫治,理论界对其内涵及适用范围存在不同的理解,分为广义、狭义和准广义几种不同定义。狭义的犯罪心理矫治则指应用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知识、方法、技术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异常者进行治疗,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解除心理矛盾,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广义的犯罪心理矫治是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监狱里采取的各项改造措施(管理、教育、劳动、生活卫生等)对罪犯的改善作用与积极影响,它是监狱心理学及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依据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及影响,对犯罪心理痕迹进行分析,以充分发掘犯罪现场犯罪信息源中的犯罪信息,这对开展刑事案件侦查工作,分析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活动以及“刻画”犯罪人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案例频频发生,究其原因很大在于青少年由于心力、智力处于开发阶段,缺乏对诱惑的抵抗力和是非判断力,因此受到不良诱惑时容易走上歧途。文章从经济学视域出发,进行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探讨,为预防我国青少年犯罪,减少犯罪案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犯罪片原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电影类型,80年代末犯罪片在香港形成潮流,并成为香港的王牌电影类型。随着上,拆解了类型的含义,并对其重新结构。在重新结构中,香港犯罪片中的人性因素尤为放大。本文着力从江湖恩仇中的善恶宿命与"变节"的兄弟情义,两个方面解析香港犯罪片江湖中人性的深层特点并加以研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因此,我们需要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犯罪心理入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谢炳春 《职业》2007,(33):33-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因此,我们需要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犯罪心理入手进行分析,探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但本质上是自然人。而人无论实施何种行为都是由其大脑控制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其行为也相应地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犯罪行为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部分原因,而其犯罪行为是其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的外在表现。本文旨在从生理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通过联系相关理论方法分析其内在联系,寻求预防、惩罚犯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职务犯罪大案一年比一年多,要案涉及的犯罪数额一年比一年大,象许迈永、成克杰、陈良宇等罪犯贪污受贿的数目之大令人震惊。职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性也往往比一般的犯罪更为严重,这是由于职务犯罪都是具有一定权力的人员实施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具有欺骗性和隐蔽性,且这些人手中握有权力,能直接地、从表面上看来是合法地犯罪,因此犯罪比较容易得逞,这更会助长犯罪心理,实施更大的犯罪。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犯罪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其中留守青少年的犯罪率更是不断上升。本文着重主关注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根据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法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分析犯罪成因,描绘犯罪行为特征,并提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预防措施,给予留守青少年更多的人文关怀,希望矫正他们的错误心理,清扫心里的阴霾,从根本上阻却犯罪的发生,降低犯罪率,维护社会稳定,进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