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正处于区域经济大发展时期。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既要重视区域的资源开发,也要重视区域的社会发展,将国家开发资源与促进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城市加工工业的发展同农村原料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制订切合实际的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政策;高度重视内陆沿边地带的开发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云南的特困民族包括居住在边境一线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在这部分人群中已经实行包括实施救灾救济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农村特困救助工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部分特殊保障措施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当地民族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些地区现在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扩大,为体现社会公平、达到共同富裕、加快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优先对这些地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将传统的保障制度和现代保障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云南作为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民族问题是一个重要特点,历代云南为政者的首要政务边疆事宜、山区建设等无不蕴含着民族问题。云南民族关系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全国的政治安危。当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里,在政治方面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的教育,培养一大批共产主义的民族干部,坚持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在经济方面要把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搞上去,需要从发展当地的基础产业入手,强调自力更生,国家支援,综合规划,协调发展。作者认为,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从根本上说不应归因于人的素质差,问题在于环境和条件,主要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经济整体落后,这关系到社会发展,国家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民族团结、繁荣。为了加快云南省经济发展,为了三农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选取了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六甲乡福保村。本文将着重分析福保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成功地走上了致富路,为民族地区村寨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是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多民族省份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自然资源的实际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内容广泛 ,本文根据近几年有关地区的实践情况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进步的影响。通过研究旨在说明 ,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不仅是一个文化建设的问题 ,同时它也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互联系。民族文化建设只有与经济发展相联系 ,并推动和促进经济建设 ,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这样的民族文化建设才是积极的和有意义的。同时还指出了在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左停 《学术探索》2002,(1):125-128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少数民族“知识经济”的产业化 ;但同时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必须同经济发展相协调。本文是作者在参加“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 (文化模块)”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案例的分析总结 ,研究了滇西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主要问题、发展重点、政策对策等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问题的研究非常必要。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有二十四种少数民族,人口一千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9.5%,认真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尤为重要。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为了实现到本世纪末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当前首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是努力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本文试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现实与联想 云南与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堪称中国的发展中地区,而发展中的云南内部也有自己的发达地区,其与后进民族地区相比,后进民族地区又成了云南的第三世界。因为发达地区与后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其结果又事关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已引起多方重视。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的大趋势,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民族地区特别是广大山区进入市场的制约因素很多,其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现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还带有一定的扶贫性质。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当地旅游产业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虽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给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建议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业作为一项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相互渗透的现代经济产业,已被云南省委、省政府确立为云南跨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中着力培育的支柱产业。因此,依托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积极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不仅是加快云南旅游支柱产业建设,促进全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把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相结合,在全面分析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充分认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新农村建设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民族兄弟的努力下,在经济、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仍存在当地人口素质低、所处环境恶劣、农业设施滞后及教育水平低等制约因素,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给该地区带来了化解城乡体制障碍、提高参与建设能力及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的机遇,为了加速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职业培训、提升基层干部和劳动者素质、发展特色经济等措施,确保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创新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从云南历史发展的纵向比,民族工作四十年的成就是伟大的;但从横向比,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特别是同沿海地区的差距很大,且有越拉越大的趋势。所取得的成就,是党在四十年特别是前七年和后十三年的民族工作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云南民族地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的结果,我们很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的四十年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是:要不断深化对云南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因地因民族制宜地实行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民族经济与发展民族教育的关系;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两种客观发展趋势,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民族自己走路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陈建樾 《兰州学刊》2014,(10):23-32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之间的团结不仅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也关系到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和谐;对于边疆民族地区而言,民族团结与民族关系的和谐还关系到边防的巩固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多民族省区中,云南拥有世居民族、特有民族、跨境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和国定扶贫县等5项“全国之最”;除此之外,云南省内的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70.2%,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及197个民族乡。云南是老一辈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长期观察和研究的地区,也是中国民族识别和民族工作的重点地区,云南的民族工作由此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和特色,总结并从中发掘、整理、归纳规律性的经验,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全新的旅游发展定位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应得到更科学的整合和利用。本文以最具云南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特色的云南民族村作为研究区域,构建云南民族村旅游资源指标体系,通过运筹学理论AHP模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民族村民族文化底蕴较好,具有较高的参与价值和观赏价值;研究区环境条件对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支撑不足;游客对民族文化的参与互动是当地旅游资源发展的重点。应从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考量来优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开发模式,并突出自然和人文特征,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互补性和共通性,以便合理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搞好经济和文化教育是民族工作的两大任务,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对省情特殊的云南来说,民族教育是全省教育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云南民族教育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碍阻。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任务,已经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作者分析了云南民族的基本特点,估计了民族特殊因素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重大影响,提出了搞好民族教育的初步意见:按坝区和山区、边疆和内地、谷个民族先进后进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类指导,对现有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和改革。特别是对贫困山区和边防前沿,无论是教学方针、办学形式、学制和教材等各方面更要划分地区,采取特殊政策、特殊措施和特殊办法。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族教育必须首先围绕着满足少数民族对科学技术的渴求,着重培养边疆和山区所急需的林牧等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征及发展现状,指出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传统经营方式对发展商品经济造成阻碍;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民族地区的正常发展;现行体制和政策弊端给民族地区带来严重危害;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增加了沉重负担以及民族素质和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开发产生矛盾冲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多种类、多层次的发展途径;在改革中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运行特点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实行全方位开放、促进广泛的横向经济联合,打破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格局;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建设与各民族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在国家高层次宏观战略科学决策指导下,加快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正>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直接关系和影响一个地区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青海省委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省情,提出了“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个经济发展战略是正确的,它的实施是成功的。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也可称为资源转换战略。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我省最具活力的企业,大多是80年代以来兴办的同青海优势资源结合比较紧密的企业。目前,我们正在编制“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远发展规划,构建跨世纪发展的蓝图。面对世纪之交全国经济发展重点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大好机遇,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加快青海经济的发展探索新的路子。除了继续坚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外,还要研究经济不发达地区(以下称后发展地区)在发展途径上面临何种优势,把资源优势同后发展优势结合起来,进一步充实、完善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振兴青海的步伐,进而实现治穷致富,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这是本文提出并探讨经济后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云南民族经济发展的经过,分析未来发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剖析,提出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解答在实际运作中遇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民族经济发展的动力,可以把它粗略看作是民族经济内驱力、外推力和自然力的合力。外推力是针对一定地域中民族经济体系外诸因素而言,在比较广的意义上说,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的因素都包括在其中:①国家、地方财政每年(或季度)拨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基金、扶贫经费、生产性贷款;民族地区通过联利承包责任制争取到的外来资金,以及国外独资、合资企业和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对民族地区的投资。②国家总体规划中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探析张惠君近年来,民族地区与全国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这是十分不正常的,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重视和尽快解决,就会使我国经济难以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国家也不可能长治久安,改革开放的成就就可能前功尽弃。本文旨在探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