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文化失语症对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是多方位的。本文从语言、知识、心理、实践等方面,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四个典型表现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形成的深层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关系,重点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语言障碍,多方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母语干涉是应用语言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语言和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社会文化习俗在很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起着负面影响。使他们在写作、翻译、交际等领域不经意地犯错误。让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习俗走进课堂,是在此领域避免母语干涉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行设计的英语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学习者(包括教师、学生)进行了调查测试,用SPSS17.0和Excel对数据进行相关度分析,从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言语交际行为、非言语交际行为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测试其英语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状况,结果表明:受试者由于受汉语和中国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习惯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出发,虽然外语学习者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但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掌握明显不足,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欠缺,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反映文化,因此,学好英语与学习它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而学生们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表明学生在交际中缺少足够文化知识或文化意识.为了减少学生在交际中的失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作者指出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问题日益严重,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不能使用英语恰当地表述中国特色文化.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寻求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路径,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提高国家的文化实力和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仍比较薄弱的情况 ,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重点是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的内容。结果显示 ,学生在所有八个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 ,特别是在时间观念、会话原则、非语言行为、文化意蕴浓厚的词语这四个方面问题还相当严重。它们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帮助学生认识这些问题 ,增强他们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意识 ,全面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比中国和英语国家课堂内外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不同,从而说明非语言交际在校园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化的主要层次是通过非言语手段无意识地、含蓄地进行交流的。英美外教的非语言交际给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英美文化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本文结合问卷调查,探讨了英美外教的非语言交际,认为学生应该加强对外教非语言交际的学习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严重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普遍感到困难.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使中国文化在国内的传承和在海外的传播受到威胁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通过对6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旨在研究他们在完全由交际法组织的课堂中所感知困难的动态变化.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随着持续两年的交际法教学,学生对在交际课堂中遇到三类困难的感知发生显著性变化.英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所感知的困难的变化以便及时去除绊脚石.  相似文献   

11.
无论在篇章语言学还是在语用学研究中,话语联系语均被认为具有重要功能。篇章语言学家认为,话语联系语是实现篇章语义连贯的重要手段;语用学家认为,话语联系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为话语的理解指路导航。本文运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在英语论文中使用话语联系语的差别,结果显示:(1)中国学习者在论文写作中比母语者倾向于更多地使用联系语;(2)二者使用的联系语在语义分布上大致相同;(3)在每一类别内部具体联系语的使用上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学习者机械套用,欠缺必要的文体意识,及在表示列举、总结、转题和推论时,倾向于借助明显的联系语来达到发展主题的目的。本文试从连贯理论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可能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话语联系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连接词作为语篇衔接的一种手段,在英语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少用、误用连接词的现象却很严重。通过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本族语语料库(FLOB)中的连接词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发现各自连接词的使用特点及其原因,从而为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提供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国文化欠缺型失语症",即在跨文化交际中,作为交际主体,中国人不但在母语文化方面有所欠缺,而且不能用英语顺利表达中国文化。原因如下含义:中外语言学均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忽视目的语的文化教学;片面强调目的语文化教学,忽视母语文化教学;片面强调母语及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一些英语学习者排斥母语文化;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较为欠缺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借助语料库,研究了高频持续系动词stay、keep和remain在X+ADJ、X+V-EN两种典型型式中的语体特征和使用频次的历时变化,并采取中介语对比分析法,对上述三词两种类联接的频次和语义韵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本族语中,stay偏口语化,remain偏书面语,keep均衡分布于各种语域;从使用频次的历时变化看,stay呈现增长趋势,remain微减,keep基本保持稳定;(2)相比本族语者,中国学习者使用X+ADJ时,频次和语义韵基本一致,但是使用X+V-EN明显偏少,并出现语义韵违和现象。鉴于此,建议在词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各种语料库资源。  相似文献   

15.
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习者产生的语用失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因文化差异产生的 ,另一类则是由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 (或者说其现有“中介语”)水平的局限造成的。这些失误很多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将会成为英语在中国广泛推广后的变体 (中国英语 )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探讨操中文母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操英文母语者在补救话语的语境中采用的礼貌策略。根据Brownand Levison(1978)的理论,提出五个假设。通过分析采集的语料,发现由于在对强制评估时中国人与英国人的文化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操英文母语者采用的礼貌策略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与操英文母语者交际时,虽然采用了带有母语倾向的礼貌策略,也能根据有关目的语的社会语言学知识调整其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读i韵尾的汉字共 15 7个。除去 10个古入声字 ,归纳出了其余 14 7字的日语音读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汉语中古音的对应规律 ,以为母语是汉语的人记忆日语音读词提供捷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过度使用表示提高程度的强化语,倾向于用单一强化语替代其他同类强化语;最高程度语和减弱语的使用频率较低,对一些高频减弱语的理解有偏差,错误较多;对于强化语语义韵的把握与本族语者有一定差别;不能根据所要表达的语义特点选择恰当的强化语,用词单一、不够准确,受母语迁移影响较大,并呈现中介语学习过程中的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3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朗读的短文语调群边界指征———停顿、起首轻音节、延时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音高重设,具有三个特点:1)停顿的平均时长为411.8毫秒,比本族语者的短,但双尾T检验说明两者没有显著差异;2)四个指征的频率和比例都很高,其语音环境总体上与本族语者较相似,但在细节上有差别;3)卡方检验体现出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语调群边界指征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学习者划分语调群的依据是语调群边界的四个指征。其高频率出现可能源自:1)学习者母语语调群边界特征的迁移;2)学习者语调学习仍然处于管制式初级信息处理阶段,语调相关信息尚未内化或自动化,所以容易出现随意性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