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沈强 《决策探索》2005,(3):87-88
俄罗斯、法国、德国与中国的多边协调合作关系呈发展态势。4国在国际事务中谋求协调合作的需求在增长,俄罗斯、印度、巴西与中国的多边关系出现谋求互利合作的趋势。成为大国关系演变中的一个新动向,美国与英国、日本因为互有利益需求。在当前反恐战争中形成的自愿联盟关系呈继续发展态势,日本、德国、印度、巴西为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结成“四国战略联盟”。联手展开外交攻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顺应全球气候变化,而开征碳税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政策手段。在此,我们介绍我国碳税制度的初步设计、外部性问题,并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分析说明碳税的国际合作与协调的必要性;分析我国开征碳税的国际影响的基础上,指出碳税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是今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必然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开征碳税前后的国际协调问题提出了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3.
明金维 《决策探索》2010,(13):34-34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保持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协调行动,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塑造新的国际经济和金融格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层言论     
正习近平国家主席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今年,对于东亚和中国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关注这一地区变化和发展的人士来说,与东亚有关的合作与安全事务出现了一些足以令世界瞩目的事情:在全球一体化及区域间关系迅速发展的趋势下,东盟今年扩大为九国集团,同时,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东亚地区热点保持基本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美、俄、日间双边高层互访空前频繁,各国政府和首脑努力增进了解与合作,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致力于建立跨世纪的国际安全与合作新秩序。作为东亚主要大国的中国,今年有两件大事对于东亚的安全与合作也是意义重大的:七月,香港回归…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标志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得到了党内的高度确认,也为继续推动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整个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要参与到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中国在新的国际分工中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加快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近年来,中国大地上,先后出现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等城市群。中西部的成渝地区,长沙湘潭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也在蕴育组成各有特色的城市群。这么多的城市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非偶然。因此,有必要研究环太湖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嘉兴及湖州五个城市的经济联动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寻求中美日相互安全的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重新审视中美日关系:联盟内和联盟外政治在传统的安全领域,大国的关系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如何处理好中国和美、日、俄及印度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切身利益,更是事关亚太地区,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在这里,作者将讨论对中国最至关重要但又是最难以处理的三边关系:中美日关系。尽管国家之间越来越意识到合作对各自的好处,但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1]特别是能够支撑相互安全的合作始终是困难的。许多时候,国家“在特定场合下达成的合作或妥协”(adhocc…  相似文献   

9.
张伶 《领导文萃》2014,(7):48-51
<正>历史上,能称得上大国的都是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那么大国的崛起也必然会产生世界性的影响,造成国际体系的变动。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安全困境"的历史命运也降临到中国头上,但由于时代条件与中国国情的不同,中国崛起的"安全困境"又被赋予了新的性质与形式。"中国威胁论"背后有历史惯性阻力随着国际安全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安全日益超出纯军  相似文献   

10.
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和协调问题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并已成为WTO多边谈判的主要议题。作为WTO成员国,我国在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两者在政策之间还缺乏进一步的协调和联系。因此,设立专门协调机构,以WTO有关贸易和环境规则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政策,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强化环境国际标准的管理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是协调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快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快慢。“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在所有的农民问题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又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于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应发挥自身优势,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在全国建立一张覆盖广大农民的社会安全网,力求早日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税制不完善引发的一些税收问题,是税收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表现。研究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税收发展方向对完善税制具有重要意义。完善政策体系、征管体系、服务体系,是税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抓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崛起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目标的关注。"做世界第一"或者"领导世界"被视为中国的两个选择。实际上,中国已经超越了"做世界第一"或者"世界领导国"的传统认知窠臼,依据旧有思维审视中国难免陷入错解中国的误区。新时代,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兼顾国内发展与国际贡献,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相似文献   

14.
盛昭瀚 《管理科学》2019,22(6):1-14
话语是学术和理论的载体, 话语体系不仅包含话语内容而且在平台和体制层面上赋予了话语的生命力与权力表征.没有自主和有影响力的话语体系, 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和知识主张就难有通过话语进行叙事和表述的场所和机会, 学术就像在真空中呼吸, 是不可能的.当今, 我们在推进管理学术中国化的进程中, 应该加速构建与我国世界性大国管理学术地位相称的话语体系, 这就是讲好管理学术创新“中国话”的内涵.否则, 有可能会使我们仍然在国际学术话语平台上“跟着讲”或者跌入“追赶者陷阱”.构建我国自主性管理学术话语体系要以我国高水平管理学术研究为基础, 提高我们自身的学养水平, 取得国际前沿性、突破性理论成果, 这是我们构建自主性话语体系的资格和底气.在构建过程中要正确选择构建技术路线和操作“抓手”, 以体现时代性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作为标识性话语内容, 进一步优化话语平台体制, 并让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贡献融入世界管理学术话语体系文明之中.  相似文献   

15.
潘林伟 《管理世界》2012,(6):169-170
金融危机过后,宏观审慎、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等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制度选择和实践重点。先前进行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功,成为其他国家的重要借鉴和参照。我国未来的监管改革需要把具体实际与国际经验结合,才能有效实现金融稳定和发展。这既是实现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的需要,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三论对日关系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日关系新时期: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当今国际战略大环境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在日益取代传统安全(军事安全)问题而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的主要关切。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鉴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日益相互渗透(当大国之间相互成为重要市场的情况下,把导弹瞄准对方国家即意味着瞄准自己必不可少的市场),鉴于现代武器技术破坏力的空前增强(如果在拥有先进武器的大国间发生战争,即意味着相互毁灭,同归于尽),[1]使得大国之间兵戎相见、大打出手的情景…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以来,世界地图急剧变化,各大洲国家兴替、大国盛衰,这一切都给人们留下许多历史智慧。我们所致力建构的,应该是一种支撑“战略文化”的成熟、理性的现代国家意识。走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应有利于扮演和平与安全、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与政治秩序的大国角色,对全球事务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在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趋突出的情况下,我们应从国家自强、民族复兴的高度保护和壮大发展本国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更新发展和现代崛起。  相似文献   

18.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5,(8):116-118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新一代领导人形成了新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在外交方面,中国未来又该怎么走呢?如同内部改革与发展,这个问题对中国和世界同样重要。对中国来说,它关乎是否有能力塑造可持续的外部和平环境,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可持续崛起,而且也有能力承担大国维护国际和平的责任。对外部世界来说,则关乎崛起的中国会对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不仅仅希望中国的崛起不会颠覆现存世界秩序,而且更可以从中分享巨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以来,世界地图急剧变化,各大洲国家兴替、大国盛衰,这一切都给人们留下许多历史智慧。我们所致力建构的,应该是一种支撑“战略文化”的成熟、理性的现代国家意识。走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应有利于扮演和平与安全、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与政治秩序的大国角色,对全球事务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在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趋突出的情况下,我们应从国家自强、民族复兴的高度保护和壮大发展本国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更新发展和现代崛起。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以来,世界地图急剧变化,各大洲国家兴替、大国盛衰,这一切都给人们留下许多历史智慧。我们所致力建构的,应该是一种支撑“战略文化”的成熟、理性的现代国家意识。走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应有利于扮演和平与安全、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与政治秩序的大国角色,对全球事务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在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趋突出的情况下,我们应从国家自强、民族复兴的高度保护和壮大发展本国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更新发展和现代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