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十四辑,有一篇《欧阳竟无》。拜读之后,发现这篇两千字左右的短文,错谬之处比比皆是,确有纠谬之必  相似文献   

2.
《焦氏笔乘》是明代中后期著名学者焦的一部笔记体著作,所载内容汇集了大量有用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古诗无叶音"的创见是对古代音韵学的一大贡献,文字训诂的成果有嘉惠后学之功,辨伪的文字论辩有力,关于注疏的条目注重解惑纠谬,对于古籍的考据则广泛而精细。《焦氏笔乘》内容广博,包含着丰富的文献学研究成果,论述明代以及中国古代文献学发展史,不能忽视对该书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有清一代,选学名家辈出,于考据、训诂、义理、词章成绩可观,惜仍未能免其百密之一疏。爰就各家所撰有关《神女赋》并序中,“王”字谬改为“玉”之失,逐一探讨、辨析  相似文献   

4.
陈居渊 《学术界》2024,(1):165-174
江永编撰的《乡党文择雅》正补二编,收录了350余篇清代康乾时期科举从业者的应试之文,从经学的角度,解读了孔子与儒家对礼仪的现实关怀与传递礼仪实践的经学场景,呈现出考据精深、羽翼注疏、考辨纠谬等经学话语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代圣贤立言的科举立场,圆润了传统的经学注释,将《论语》从《四书》中剥离出来,重新置于传统经学系统中,提供了一个非主流的经学文本题材,不仅是一种科举之体的象征,而且已成为一种探索经学之原的经学话语,既推动了清代经学的顺畅传播与拓展新的经学视域,又延续了科举时文的学术生命。  相似文献   

5.
宋严羽《沧浪诗话》提出诗歌创作“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这种理论历来备受责难批评,冯班《严氏纠谬》驳他说:“诗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歌之;但其言微,不与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乎?”何焯也说:“刘后村有云,‘诗人以少陵为祖,其说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家以达摩为祖,其说曰,不立文字。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此论足使羽辈结舌。”(《严氏纠谬评语》)他们都误解不落言筌为不用文字语言。这种看法在文学批评史上殆成定论。  相似文献   

6.
宋前 《船山学刊》2006,(2):21-22
2004年7月,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胡渐逵著的《船山全书点校勘误》(下文简称《勘误》)一书,该书纠正了岳麓书社出版的明末清初名家王夫之著的《船山全书》(下文简称《全书》)文字校点之讹426条。本文拟通过列举书中多个实例,评介该书。(一)纠不明字义之误。《全书》有许多不明字  相似文献   

7.
皇甫曾诗疑年储仲君皇甫曾诗,《新唐书·艺文志》无著录。《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皇甫曾集》一卷。传世之《二皇甫集》录曾诗一卷。《全唐诗》卷二一,亦编为一卷。曾诗传世虽少,其清妙自不能废,如:“客散高楼上,帆飞细雨中”,“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询...  相似文献   

8.
关于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一书,在很早以前,曾有一个时期,盛传乃王国维氏所作。以罗氏之才识与学风,不大可能,这本来是早已不成问题之事。乃近来因为开展王国维的学术研究,这一问题又复旧案重提,甚嚣尘上。除了张舜徽教授在《王国维与罗振玉在学术研究上的关系》一文所引的一些论述之外,又如最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周君适所著《伪满宫廷杂忆》一书,也仍然还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李华《三贤论》为据,对《新唐书·元德秀传》中的两处史实错误进行了仔细考辨。  相似文献   

10.
李勃 《学术研究》2000,(7):96-98
本文作者对南宋王象之所著《舆地纪胜》卷一二四琼州部分比较明显的“张冠李戴”的错误进行了纠正。  相似文献   

11.
《(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是国内王国维研究权威陈鸿祥先生的新著。其突出的特点是,从东西文化的比较视角、现代与传统的张力场中,对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人间词》,给予了一种新的注释和新的阐述。并在这宏阔的综合注评中,给《人间词话》《人间词》的文本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起到了迄今为止对《人间词话》《人间词》的当代注评的总体叙述的惊人效果,为我国对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公元281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简称《竹书》)是我国唯一留存的战国时代晋魏史官记录的一部通史,是校正中国古史著作唯一可靠的根据.现存的12卷本是南朝萧梁沈约(441—513)注释的《竹书》,由清朝乾隆年间(1750年)徐文靖所著《竹书纪年统笺》传世,保存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二十二子》一书中。现存的沈注2卷本由民国初年(1917年)王国维所著《今本付书纪年疏证》传世,保存在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王国维遗书》第12册中.两者除个别地方稍异外.内容完全相同.另外,唐代张守节所存沈注《竹书》内有一条关于盘庚迁都至…  相似文献   

13.
195 5年郭沫若先生著《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一文 ,就王国维之《太史公行年考》的观点提出异议 ,针对郭文的基本观点 ,尤其通过对孔安国是否“早卒” ,司马迁与董仲舒、壶遂的关系等史事的辨析 ,认为司马迁并非生于孝武建元五年。  相似文献   

14.
张祜卒年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祜是中晚唐之际的诗人,以宫词及题咏山水风物之篇著名于世。其生平少为人所知。其卒年亦颇有歧说。《新唐书·艺文志四》云其于“大中中卒”。其后《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张祜小传所记亦同。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疑张祜卒于大中六年。谭优学先生的《张祜行年考》(文见其所著《唐诗人行年考》一书)又据张祜有《喜闻收复  相似文献   

15.
近读戚其章先生新著《晚清海军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下简称《兴衰史》),深受启发,大有获益,尤其给我感触极深的是该著表现出来的史料考辨功夫。《兴衰史》作者原是搞中国古史的,于传统的考据方法运用得心应手;同时作者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始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张家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学习参考资料》一书中若干解释欠妥的文字,如“杀”与“弑”、“货”与“贿”、白庇搿懊忽钡,进行了纠谬和补正,弄清这些文字的真实含义,为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元曲乃中国古代文园艺苑中的一株奇葩,至今魅力犹存,以致被公认为“一代之文学”。然亦有未识见者,今试择其一二略作阐述,庶几愚者一得也。 一治元曲者极少不注意王国维的一段名言。这位誉满中外的本世纪初学坛巨率,在其所著《宋元戏曲史》序言中如此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骄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氏这里将元曲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并列,称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之代表文学,可见推崇之高。然而,就立论时代而言,王国维并非最早将元曲与唐诗…  相似文献   

18.
甘肃文化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胡渐逵著的《〈船山全书〉点校勘误》一书,该书纠正了岳麓书社出版的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大学者王夫之著的《船山全书》标点符号和文字校勘之误426条,每条均简析其致误之由,其中凡需书证者,均举古籍例句作证。书中还吸收了当今学者发现《船山全书》点校之误的最新成果,纠正了清代以来多位名家点校船山遗著的不少错误。全书所纠之误,均能证之以实,据之以理,实事求是,慎之又慎。该书对研读《船山全书》的广大读者及古籍的整理、研究者,和对今后继续整理修订船山遗著,都是有益的。《〈船山全书〉点校勘误》出版@刘新…  相似文献   

19.
《东山杂记》与《二牖轩随录》是王国维辛亥以后旅居日本京都时所写的学术札记 ,未收入《王国维遗书》。本文简略介绍这批资料 ,并进而利用这些资料探讨王国维辛亥以后从文哲之学转向古史之学的动因。  相似文献   

20.
兴衰原有道魏源著《元史新编》曰:“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走,海清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自塞外三帝,中原七帝,皆英武逐立,无一童昏暴谬之主。而又内无宫闲阉宦之生,外无强臣夷狄之扰,其肃清宽厚,亦过于汉唐。”(《古徽堂外集》卷三《拟进是(元史新编)叙》)魏源是否是在借美元而誉清,是另外的话题.他指称的却大抵都是事实。元代在军事上的辉煌世人皆知,元代在科技和经济上的进步与繁荣,是中外史家交口称赞的(参见《马可波罗游记》、《甘二史剧记》、《元史》纪、志)。尤其是交通建设上的成就是空前的(详见《元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