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思奇的一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环境”和“特殊条件”相结合的过程。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它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二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仇小敏 《兰州学刊》2010,(10):2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的新特征,与时俱进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好地发挥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解决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绝不停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科学化现代化中国法学的必由之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党领导人民创立了毛泽东法律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三次伟大历史 性飞跃.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这三大理论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领域的实践智慧、理论创新、制度构建,体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在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中的独创性、原创性、集成性贡献,凝聚了我国法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和思想精华,标记下我们党持续推进法学理论创新的百年历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内在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是中国化统战理论成果的思想渊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改革开放三大历史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实践,促进了党的统战事业的蓬勃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发展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与中国统战实践相统一,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正确把握统一战线的时代主题;新时期新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前提条件是科学认知统战新情况,基本理念是秉持“问题意识”,重要原则是根植优秀传统文化,多维视角是树立宽广的国际眼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这一问题上,学界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可能性、必要性、研究视野、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展开讨论。雍涛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华民族所吸收和运用。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还带有自身的特殊含义,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理论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世涛 《船山学刊》2004,(3):168-17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产生了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创造性结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 ,出现了三次重大飞跃 ,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树立世界眼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邓小平重申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江泽民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新的境界。《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新阶段形成的又一个伟大的理论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其方法论的视域中,必须澄明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的根据问题。因为,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不能够进行中国化,那么,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就缺乏可靠的理论逻辑的根据。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和"主要理论"这两大维度,去探究和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以期对思考和解决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性问题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问题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理解.大体上有三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形式、中国风格.基本共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与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当代中国被再次提出来,有其强烈的现实指向性与理论针对性,其直接的原因是为了回击五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主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从"对话"、"问题"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立足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过程与"在场"状态.马克思主义中固化的实质是解决"民生问题",这一问题是我们检验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构造的最终原则与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2.
高继文 《晋阳学刊》2022,(2):142-144
阎树群教授所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学风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思想的历程、宝贵经验和阶段性特征予以全面深入阐述,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创造紧密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有独到见解。该书以严肃端正的学风研究党的学风思想,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领域、推出新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60年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三个层面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三大成果,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和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实现了"三个结合",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结合.这三大理论成果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依据,"三个结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基本实践特征.这三大理论成果和"三个结合",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实际而赋予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典范.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是一个必须要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可能或是否成立的大问题。如果前提性问题没有理顺好,科学理论的基础就显得苍白无力,或存在着从根本上被颠覆的可能性。因此,明确提出和着力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实践经验,分别从理论前提、思想认识前提、现实前提和文化前提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全面阐释,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它的逻辑脉络,这对于巩固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可  宗成 《理论界》2014,(1):10-12
农民问题是事关中国发展的最大的影响因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研究中国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对于实现马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影响,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观点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农民地位的客观评价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农联盟启蒙思想两方面入手,引出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论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革命伟人把马克思主义农民观点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而获得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解决农民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在中国社会得到了实践和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理论前提.面向现实问题,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思维路径.遵循这一思维路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路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涵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是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以来,影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最大理论因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时空复合坐标与方法论意义上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以指导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庆娜 《理论界》2010,(12):16-17
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许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近的提法,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民族化、生活化、通俗化等,若这几个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比较好辨清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就相对复杂,这些概念绝不是文字游戏,更不可以将其混为一谈。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杨平 《兰州学刊》2013,(9):131-137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的进程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论述当中,其中,主要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目的、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内容、政治参与方式、政治参与条件、党内政治参与以及农民政治参与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从而,把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有机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