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BOT方式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BOT方式是一种系统工程,其运行涉及两类合同,一是BOT合同,二是BOT合同的辅助合同;从法律性质上分析,前者属于涉外行政合同,后者属于经济合同。BOT方式涉及多方当事人,政府和项目发起人之间的关系属于一种特殊的合同关系,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的关系属于行政管理关系,项目公司与承建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贷款机构、经营管理公司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合同关系。我国目前的BOT立法存在着法律阶位过低、条款相互矛盾和对BOT含义理解不适当等缺点,为尽速改善我国BOT投融资环境,制订高阶位的BOT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王伟红 《兰州学刊》2004,(2):117-118,170
BOT方式的相关法律问题争议颇多 ,笔者认为 ,BOT合同为国内契约 ,其性质为涉外行政合同 ;有关BOT的政府保证与我国民法和担保法上所称的保证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BOT方式是一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实行的引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尤有必要.我国自1995年引进以来,已逐渐成为引进外资用以发展我国能源、电力、交通基础产业的资金高速公路.有关方面的BOT项目研究表明,在法徘框架内的可行性问题比工业经济方面更为重要.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BOT投资方式的法律性质的认识,探讨在中国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BOT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BOT投融资方式及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BOT投融资方式自 2 0世纪 80年代问世以来 ,颇受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BOT投融资方式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 ,无疑会有光辉的前景。清醒地认识BOT投融资方式及其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创造条件尤其是法律条件 ,为BOT投融资方式在我国顺利发展 ,对于已经入世的中国来说 ,无疑是极其紧迫而又极具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BOT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城市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都采用了该方式。但对于其基础协议——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各国认识不一,在我国法学界也存在着争议。基于此对特许协议的定义、法律特征、法律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其性质应该属于国内行政合同;鉴于国内在特许协议、行政合同方面的立法空白以及特许协议的特殊法律性质,就该协议的争议解决方式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冬晓  张健华 《理论界》2007,(10):100-101
BOT投资方式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投资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领域。对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可以增加建设资金,转移项目风险,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从而促进和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因此,这种投资方式引起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重视。通过对BOT的核心法律关系进行说明,提出了完善、改进我INBOT法律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宪 《江西社会科学》2003,(12):184-185
本文对顺应了当前世界潮流并贴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资本运作方式———逆向BOT投资方式的要点作了初步介绍;分析了逆向BOT投资方式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同时论及逆向投资方式的若干难点所在、广泛运用的前景以及逆向投资方式的部分变种。  相似文献   

8.
BOT是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种国际融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各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BOT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我国政府在BOT风险负担中存在着缺少立法保障、市场风险分担标准范围不明确、政府履约风险过高、国家绝对豁免权过重等问题。建议从完善BOT法律法规、明确BOT融资项目中政府风险分担的标准和范围、形成政府对自身特权的约束、谨慎使用国家豁免权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9.
罗辑 《社会科学家》2005,(2):123-125
BOT方式是一种倍受许多国家青睐的新兴投融资方式。由于该方式具有多方面明显优势,因而在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从BOT方式的概念及优势出发,分析了当前在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引入BOT方式的可行性,同时也探讨了我国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运用该方式所面临的法律障碍,最后提出应调整和完善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以保障BOT方式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0.
论BOT特许协议的行政可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特许协议是一种新型的合同。对其法律属性认识的偏差导致实践中BOT特许协议适用民法规范的不当。然而从协议主体、目的、内容、原则、担保等方面分析 ,BOT特许协议实质上是行政合同。BOT特许协议纠纷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 ,具有行政可诉性 ,应当适用行政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1.
BOT投资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正式出现并逐步发展壮大的新型的投融资方式,这种投融资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需要,同时,为东道国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提供了条件。但由于BOT项目中的风险较大,需要东道国政府提供相应的保证才能更好地吸引私人投资者投资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目前立法对BOT方式中的政府保证问题规定急需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私人资本投入到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12.
安丽 《江汉论坛》2001,(8):53-55
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BOT在本世纪60年代已广泛运用于基础设施和大型厂矿企业的建设,许多国家也纷纷出台了关于BOT的法律、法令。我国使用BOT的历史不长,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处于发展时期。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立法的现状,就BOT项目融资中政府保证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对现实法律规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论BoT方式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燕 《兰州学刊》2003,(1):105-107
特许权协议是BOT方式的核心内容 ,其法律性质问题在理论上颇有争议。本文基于合同构成的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分析入手 ,阐释了BOT特许权协议应属于国内契约范畴 ,其性质应是行政合同 ,而不是民商合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项目融资中的重要模式之一———BOT融资方式 ,提出了在当前我国发展的客观要求 ,并对其进行利弊分析 ,风险分析及管理等。最后对BOT融资方式在我国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BOT作为一种公私合作模式,顺应了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引进以来,至今已是生机一片.但是有关BOT的立法供给却有诸多缺漏,例如立法层级不高、标准不一、定性各异和争端解决中司法方式不彰等等.地方的BOT立法数量不少,但中央部门的立法明确可以分作两个发展的时期.对比各国、地区的立法,在行政程序法早已提到议事日程之际,BOT的立法选择已是明显.  相似文献   

16.
论BOT方式中政府保证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BOT方式中政府保证的几种形式 ,着重对BOT方式中政府保证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探讨 ,指出BOT方式中政府保证与一般民事担保行为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汽车消费信贷是消费信贷的一种主要形式,但直到现在,这种信贷消费方式在我国仍处于蹒跚起步阶段,远未发挥推动汽车需求快速增长所应当发挥的作用.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与现状来看,其遇到的法律障碍主要有立法缺陷、个人信用制度缺乏、担保制度以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应通过制定<消费信贷法>、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担保制度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来完善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制度.  相似文献   

18.
行政合同诉讼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合同不同于民商合同,在司法实践中,不能将两种不同的合同适用同一法律。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合同纠纷案件时,应该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依照有关行政管理法规审理行政合同案件。  相似文献   

19.
BOT是我国引进外商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目前我国的投资法体系却无法对它进行规范。国务院部委有关BOT的专门规章则存在着政出多门、法律阶位低、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而且与现有的合同法、担保法、投资法体系等存在着适用上的冲突。为缓解国家发展基础设施与财政建设资金紧缺的矛盾,更好地吸收外商投资,必须抓紧有关BOT的立法。本文提出由国家对BOT进行专门立法,并借鉴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私人融资基础设施项目示范立法条文》,对BOT的一些原则性和专门性问题进行规定。并可以考虑由政府制定各个基础设施部门的特许权协议标准文本。  相似文献   

20.
设立中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对设立中公司的法律调整一直是一项空白,理论研究也相当薄弱,但实践中与设立中公司相关的法律纠纷却屡屡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设立中公司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对设立中公司的认定、法律地位及民事责任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其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公司设立法律制度和正确处理司法实践中公司设立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