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知识"问题是学术史研究的基础,传统学术史研究缺乏对这一维度的重视.从古典知识体系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学术的变迁轨迹,经世之学在17世纪成为重要的学术范式,并因其重视"治国"知识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而这一时期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为中国传入为数巨多的西方技术、宗教与伦理著作,中国士大夫在融合中西学术的背景下,对中国传统学术做出了重要的更新,基本上建立了外传学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名词和学科名称.从而为中国传统学术走向近代化,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鲍展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85-90
大成智慧学提出"新人类"概念,以人为本,人—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大成智慧思维方式,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统一,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微观与宏观的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合作对培育创新人才有重要作用;弘扬大成智慧学的人文价值必须立足实践,实事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大成智慧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吕永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62-64
中国古典悲剧的乐观性依托于形式 ,观众在对技艺的欣赏中得到感官的愉悦。西方古典悲剧的乐观性来源于内容 ,观众在对人物毁灭的体验中得到精神的升华。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不同的悲剧主人公那里 ,和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欣赏习惯有关 :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是世俗 ,是小道 ,而西方古典悲剧的美学品位是崇高 ,是大雅。由此引发的乐观 ,仅是趣味之异 ,并无高下之别。 相似文献
4.
翟宇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14-115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人类语言的积淀和最美的凝练。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爱情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主题,留下了无数名篇。但两者在艺术特征和诗歌体裁等方面却风格迥异,尤其是古典爱情诗歌的差异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翟宇卉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1,(5):114-115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人类语言的积淀和最美的凝练。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爱情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主题,留下了无数名篇。但两者在艺术特征和诗歌体裁等方面却风格迥异,尤其是古典爱情诗歌的差异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的视野揭示了忽视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原因,剖析了数学教育与世界教育潮流相适应的人文教育价值的内涵,呼吁了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沟通,而且更重要的是注重发掘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武忠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6):90-94
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天成,西方园林则追求秩序与控制,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者在造园思想和自然条件两方面的不同。18世纪以来中西园林艺术开始了积极的相互交流,但局部风格的借鉴并未改变中西园林自成一体的整体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陈启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1-11
整体自然环境乃至个别地理因素,对人类生活文化的影响之重大,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两者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不是一二种大理论所能概括的。东西文化对比中关于“中华大陆型地理环境”和“西方海洋型地理环境”的对立比较其来有自,谬种流传,流毒甚广。新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需要解决中国“本土性的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困境”的问题。以欧西地理与人文互动和中华大陆地理条件与人文动态的对应关系观之,唐宋间中华文明近乎“跳跃性的大变化”,表明“大陆型”地理环境自有其利于文明发展的因素,此亦是今日中华文明发展之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海英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1):98-101
中西古典小说家们有着相似的叙事观念 ,都注重叙述的教化作用 ,都追求叙述的真实性。但是由于双方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 ,对于实现这些叙述目的 ,中西古典小说家采取了不同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大学人文教育与经典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晶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97-100
人文教育对于个体的完善、大学的发展、民族的未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人文教育日渐萎顿的现状,我们必须强调大学人文教育。要真正塑立起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性灵,人文教育必须返归传统文化经典。面对新媒体时代经典阅读的多样化形态,大学人文教育应当选择一种正确而恰当的经典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2.
道家人文思想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在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中,深入探究这种思想的价值和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仅从道家人文思想的研究现状和内涵入手,探究道家人文思想的存在意义和发展空间,旨在启发更多人关注道家人文思想,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3.
陈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166-171
人文从其本质上说是对理想的人、理想人性和理想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建构和培育,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和精神活动,在培养理想人性、促进人的完善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科学在内在的精神层面和价值观念上与人文具有统一性,科学在本质上是人文的。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科学的人文性被忽视,导致科学与人文分裂。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科学的人文性,使科学重新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世界文化依然是多元并存、百家争艳的时代。作为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两种文化形态即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荣成为历史的必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大事,延绵五千年而不息的中华文化无疑能够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儒家思想主张的“世界大同”、“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主张的“和平、友谊、团结、进步”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谋而合,儒家传播思想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实现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以人伦为基础的儒学传播思想,身→家→国→天下的社会生活传播结构,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传播功能依然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的来源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具有全民认同的影响中国统治方略达数千年的政治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把握传统民本思想的两重性,弃其封建性之糟粕,取其人民性之精华,进行综合创新,逐步实现由传统民本向现代民本的深刻转型。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兰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8(3):10-12
关于素质教育的任何阐述 ,都有可能坠入老生常谈。但不可否认的是 ,对人的灵魂的教育与洗礼 ,应该是教育的一条内在的真正贯穿始终的主线。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 ,也正是基于此 ,对于素质教育的重新回眸与审视 ,它试图表明 ,人文素质教育是主体性教育的必然要求 ,是对教育本质功能的发挥 ,目标是达成对教育的深度突破。 相似文献
17.
陈松青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2):74-77
汉代今古文之争 ,是经学内部之争 ,它们对文学的影响可以分疏 ,但更应统观 ;作为一种与时变化的学术 ,经学与儒家思想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它们对文学的影响既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 ,因此在通观中更应有分疏 ;汉代经学虽然强调文学的政教功能 ,但汉代文学并没有沦为经学的附庸。 相似文献
18.
陆建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66-70
中华经典是中国观念文化的典范性著作体制。这一历史性的文本体制包括儒家、道家和佛教中国化以后的经典。经典凝涵着古代思想主体探究自然事物、人的心性、社会世运变迁与教化的思想原理。这些原理智化了历代民族成员,给人们以深长的人文理性涵泳。经典的共殊关系及其鉴取会通,经典的原理旨趣及其历史应用,经典的教益价值及其现代需求,是现代人文理性生成培养的意义境域。 相似文献
19.
张应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5):556-560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审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会发现一方面当今世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另一方面精神世界却陷入深重的危机,主要表现为自我失落,价值观崩溃,人文精神枯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有助于缓解目前的价值失范、道德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培养具有重要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