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度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晨 《重庆社会科学》2007,(4):10-11,21
从制度的层面探讨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制度的正义促进和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制度和谐是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推动社会和谐理念落实的客观需要,是巩固社会和谐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要想实现制度和谐,第一要务是以社会公平为基石,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两个同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制度正义。  相似文献   

2.
制度公正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因此,实现社会正义,需要政治正义。就此而言,政府既可能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可能是导致社会不公的主要根源。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不应当有单独的利益,而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民主是政治正义的实现形式,也是构建正义社会的政治保障。民主作为实现政治正义的制度安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将权力体系平等地向公民开放,使每个公民都有了获得权力的机会,从而使公民能够通过理性思考和自主选择来建立一个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在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是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因此,实现社会正义,需要政治正义。就此而言,政府既可能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可能是导致社会不公的主要根源。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不应当有单独的利益,而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民主是政治正义的实现形式,也是构建正义社会的政治保障。民主作为实现政治正义的制度安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将权力体系平等地向公民开放,使每个公民都有了获得权力的机会,从而使公民能够通过理性思考和自主选择来建立一个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在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是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财政转移支付法的公平正义理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阳光 《社会科学》2008,3(1):104-110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尤其是财政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为有效的制度保障,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己任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寓正义于法之中,明确"公平通过政府",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下,从地区财政均衡与阶层收入平衡两个层面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天然地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宗旨之法律制度.在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财政法治的语境下,财政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蕴含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因此,实现社会正义,需要政治正义。就此而言,政府既可能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可能是导致社会不公的主要根源。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不应当有单独的利益,而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民主是政治正义的实现形式,也是构建正义社会的政治保障。民主作为实现政治正义的制度安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将权力体系平等地向公民开放,使每个公民都有了获得权力的机会,从而使公民能够通过理性思考和自主选择来建立一个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在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是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因此,实现社会正义,需要政治正义。就此而言,政府既可能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可能是导致社会不公的主要根源。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不应当有单独的利益,而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民主是政治正义的实现形式,也是构建正义社会的政治保障。民主作为实现政治正义的制度安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将权力体系平等地向公民开放,使每个公民都有了获得权力的机会,从而使公民能够通过理性思考和自主选择来建立一个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在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是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公平保障是判断社会及其制度正义与否的主要尺度。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社会公平保障总是在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实现的,不公平成为社会的常态。社会公平保障问题成了中外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陈家付著《现阶段我国社会公平保障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就是探讨在现阶段中国社会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以及如何构建这样一个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的共同富裕社会是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而维护劳动正义是构建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的关键。在马克思劳动正义观视阈下,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占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劳动过程的正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劳动成果分配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规定。然而,构建以劳动贡献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面临资本逻辑下的思想束缚、数字经济下的正义阻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制度制约等多维困境。以马克思的劳动正义观为指引,以批判性视野构建劳动正义的价值共识,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正义再塑,完善财富积累机制,着力构建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  相似文献   

9.
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追求,也是社会保障彰显其正义性的主要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在理念设计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与社会公平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构建起真正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化解潜在的社会矛盾和风险,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已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一项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指导下,其关于制度正义、分配正义以及自尊等理论,对我国构建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旭 《理论界》2012,(5):52-53
金融监管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金融监管法应当具有经济法的基本理念:在经济社会化条件下,实现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核心内容的实质公平、正义。金融监管法的理念主导着金融监管的法律调整,决定着金融监管的方式、倾向性和实际作用。现代金融监管法应当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一方面激发金融企业的金融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要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社会整体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1.
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洋龙 《文史哲》2004,1(4):145-151
平等是不同社会主体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交往过程中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在社会各领域享有同等权益,履行同等义务的理念、原则和制度。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等范畴比较,既相近似,又有不同。这正是千百年来思想界对之论说不休的原因所在。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大调整的变革时代,厘清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间的关系,富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与制度正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爱军 《齐鲁学刊》2007,3(4):147-149
和谐社会与制度正义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制度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和谐社会必须以制度正义为核心,全面落实公平分配机制,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以及权利、结果公平和机会、规则公平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凸现社会主义制度正义本质,强化法律制度在利益分配机制中的作用,达到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对弱势群体的刑事保护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进程。为了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应将弱势群体特殊保护作为刑事法治的基本理念,通过科学立法,实现对弱势群体权益及时和公平的保护,通过温情司法来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建立并完善行政救助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行政救助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宪法关系,行政救助制度的宪政基础在于对生存权的保障。基于行政救助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以保障生存权为核心的服务行政的一种主要方式的定位,和谐社会视域下的行政救助应当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定职责和权限,赋予社会弱势群体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定权益来帮助其摆脱生存困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契合了和谐社会对公平、秩序、法治的价值诉求,为和谐社会建构所必需。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安排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其中公平公正合理的教育产品供给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促进社会秩序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公平、有效的公共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实现公共教育国家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制度理性与社会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杰 《理论界》2008,(6):44-46
探讨社会公平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价值层面,而要回落到现实的社会制度之中,理性的选择是用制度机制逐层实现社会公平。制度理性试图将某种个体行为普遍化为一种一般的行为方式,从而构造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模式。在现代社会,要通过市场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的理性安排来实现社会的交换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体现社会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7.
分配正义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方面,分配正义的实现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收入不平衡、分配差距扩大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社会矛盾相当严峻,特别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和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已经越来越接近民众心理承受的最大限度和社会稳定的最低临界点。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分配正义是急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建立分配正义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分配正义实现机制,构建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制度体系,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公平公正高效配置经济资源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机会均等的平等理念导致在对社会弱势主体保护时的明显不公平,因此宪法、民法就顺应现实发展的要求开始了社会化的历程.但由于民法公法化的程度有限,对私人具有较强干预性的社会法和经济法便应运而生.它们一起完善地保护了社会弱势主体的权益,实现了社会正义.我国理应在这个大潮流中进一步完善对弱势主体的权利保护.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农村低保政策:制度检视与调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低保政策自建立以来,在保障受助群体的基本需求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制度功能。为消解农村低保政策在理念、贫困识别和瞄准机制、覆盖面和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的制度"非公平"和"非效率"问题,应从理念、制度、技术和辅助四个维度构建低保政策的"四维一体"调整路径,通过多维度的制度优化或机制创设,保障农村困难群体的福利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衡量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因子。在目前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基本制度保障,但该制度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途径,以实现贫困人口卫生保障供给的"正义和公平"。在目前新医改的背景下,应重点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科学界定救助对象、拓宽资金渠道、发挥各医疗救助主体的作用、完善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