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企业意会知识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持续竞争优势的深入研究 ,认识到意会知识对企业越来越重要。文章简要地阐明了意会知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企业意会知识的分类框架和表现形式 ,并探讨企业如何加强知识管理使意会知识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规划的最优化是实现矿产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首要环节。运用运筹学原理分析求解矿产资源规划的最优化问题,该问题可转化为:求解作为约束条件的矿产资源规划支持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分析表明:最优支持系统的实现依赖于矿产资源规划团队的意会知识使用效率。而意会知识的有效运用通过设计矿产资源规划团队的治理结构,发展有利于规划团队各成员间进行充分沟通的各种社会资本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类型分野的企业知识团队创新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消除企业知识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企业知识团队内部知识的不同特点,区分了企业知识团队公共知识与私人知识、对称知识与非对称知识、完全知识与不完全知识三组知识类型,认为由于这三组知识类型的分野,导致了知识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不确定性、主体间不确定性(通称为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企业知识团队知识创新不确定性的消解,需要在分析不确定性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其实质在于实现企业知识团队内部高效的知识共享和解决企业知识团队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标准的竞争中,尽管在经济上具有早期的"关键数量"用户所致的技术上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但今天的全球化已使同一行业内多种技术标准的长期共存、相互竞争成为现实。这使技术本身的先进性成为企业技术标准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技术先进性的前提是技术可选集的规模和创新速度,而这又取决于企业知识创造的速度和种类。从默会知识转换为形式知识的组织知识创造机理看,企业应在其内部针对问题设置多个任务团队并安排抑制它们之间信息流动的组织治理,以促进竞争、加速知识创造并确保内部化问题的多样性,实现问题解决方案、技术路线的供给规模和速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论方法,探讨了知识创造中组织存量知识运用的2种不同方式对组织知识创造的作用机理。分析认为,组织内创造知识的团队,即知识型团队是由搭便车动机子系统、正式与非正式的信息与行为协调子系统、社会自激励子系统构成;从每个子系统视角看,知识型团队内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团队间的知识封闭都是促进知识创造中知识运用的重要方式。同时认为,促进团队内知识共享程度的方式包括:设计团队的外部约束性参数、加大团队的异质性及相互接触的制度、设计合理的规模。还认为,团队间知识的相互封闭是通过捆绑2个或2个以上的竞争性团队实现的;竞争可以进一步减小各团队搭便车的动机,团队成员之间更加紧密的关系促进了知识流动与转移的深度与广度,使各团队的开放度降低而更深入地提高团队成员间的相互激励水平。  相似文献   

6.
知识在跨国公司内的转移是其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知识转移既存在转移成本又存在转移障碍,如何促进知识在跨国公司内的转移或流动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主题。本文从知识治理角度探讨了以子公司为知识输出主体的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治理安排,分析了当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治理的复杂性及其相关的治理问题——动机问题、代理问题、认知问题、转移成本和沟通问题,并基于相关文献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虚拟R&D团队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产物,是未来团队的发展趋势,其有效的治理机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本文立足于知识共享的角度,对虚拟R&D团队治理中最重要的三个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产权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虚拟R&D团队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产物,是未来团队的发展趋势,其有效的治理机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本文立足于知识共享的角度,对虚拟R&D团队治理中最重要的三个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产权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讨论了企业内团队层次的社会网络与其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鉴于团队网络跨越了个体之间、企业内网络2个层次,因此,作者从团队的内部网络、外部网络综合平衡角度,利用结构多样性的概念联结两者,构建了团队社会网络与知识创造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团队内部网络的稠密程度、中心化程度、小团队结构,外部网络关系的横向、纵向联结以及结构多样性等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团队的知识创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知识多样性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至今并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利用134家福建地区鞋、服及相关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组织突破式创新为切入点,可分析其与组织内部知识多样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内部知识多样性显著提高组织的突破式创新;但基于知识冗余、交易成本的考虑,组织的外部知识获取将削弱组织内部知识多样性对其突破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此时组织的知识整合机制将发挥关键作用,完善的知识整合机制将能够显著改善组织获取外部知识对于其内部知识多样性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关系的负向调节效应,反之则不利于组织的突破式创新。因此,只有通过加强组织知识整合机制的提升,实现外部知识的有效吸收以及内外部知识的充分整合,才能真正加强组织的突破式创新能力,提高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高新技术企业中隐性知识分享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隐性知识分享的影响,论文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从网络密度、中心性、结构洞等重要的网络结构维度进行探索,并选择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知识团队为研究对象,揭示隐性知识分享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知识员工隐性知识分享行为的结构性限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隐性知识分享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建立有效的知识分享网络,使员工最大限度地贡献其积累的隐性知识,实现运用集体智慧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本文基于知识型企业员工间咨询关系构建了知识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网络模型,分析了知识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并基于实际的隐性知识转移网络结构,模拟分析了隐性知识增长速度与知识水平差异的演化规律,以及知识型企业员工的自学能力和隐性知识吸收能力对隐性知识增长速度和知识水平差异程度的影响。这为知识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企业管理关注的重点之一,而隐性知识则以其在开发利用上的难度成为知识管理的难点。针对石油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性,尤其需要适宜的知识管理模型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特点,参照以隐性知识发掘为基础的知识增长模型,结合石油企业的管理概况,构建了以Wiki为网络平台、以知识地图为组织方式的新型石油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并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促进知识的流通与利用效率、提高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隐性知识越来越成为知识型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对隐性知识本身的认知以及共享研究亦是企业的知识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隐性知识的定义、特征与分类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隐性知识认知方面的研究,并指出对隐性知识认知从这三方面均需进一步的研究,且基于个体以及认知心理学亦是其研究发展态势;同时本文从隐性知识共享途径、共享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三方面出发,综述了国内外隐性知识共享方面的研究,并指出对隐性知识共享方面的研究尚需从共享动因、共享效率的定量研究以及共享过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IT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及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哲学认识论上界定了知识的概念,对企业知识按照OECD的观点进行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概念。指出IT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对IT企业中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一切知识要素的相互转化以及知识流动过程的一种动态管理。阐述了IT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源于IT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是IT企业得以顺利成长的保证,IT企业的知识管理应该侧重有利于其技术创新;分析了IT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所具有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概括了IT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提出和建构了IT企业的知识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起点,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个人构思和组织研发是技术知识生成的两种主要方式。企业从外部获取的显性技术知识和隐性技术知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不同,对企业技术创新周期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成为确立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资源。我国民营企业如何保有和管理知识型员工已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所以,民营企业应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通过实施差异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尊重其价值取向等有效途径,强化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员工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的各环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知识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现结合实践将员工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分成四个环节进行探讨,根据不同环节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善实务建议,从而提高知识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隐性知识及其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型组织、知识密集型组织,拥有丰富的隐性知识资源。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进行隐性知识的管理,已成为高校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对隐性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对高校隐性知识的概念、分布和价值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