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整体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了高度的趋同性。本文主要从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和具体运用角度比较了我国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对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2014年初,国务院财政部新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其目的是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以此为切入点,在分析公允价值基本涵义的基础上,揭示该准则颁布的主要动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探讨我国近年来运用公允价值遇到的问题,如缺乏完善的市场条件、公允价值信息质量(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权衡问题等。尽管如此,公允价值在我国依然得到重用。最后,对我国企业如何执行该准则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新准则的创新。但在我国现阶段运用公允价值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剖析与阐述我国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概念以及应用情况: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主要运用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探讨我国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及其影响: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越性以及公允价值运用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随着财务确认范围的扩大,“纯粹”的历史成本模式已无法客观、公允的反映出被计量对象的价值。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解决了这些问题。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有那些?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如何呢?本文将分析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整个准则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更进一步趋同.然而实际操作经验及方法的缺乏制约着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科学应用.本文试通过运用水晶球软件的模拟运算功能,提出一种评估公允价值新的方法,以减少传统评估方法中主现因素对公允价值真实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丹 《管理科学文摘》2008,(14):178-179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本文从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意义入手,阐述了公允价值引入的积极作用及存在问题,如可靠性问题、可操作性问题、盈余管理问题、税收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运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再次引入,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自身的优越性,也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挑战喝困难。我们在谨慎应用公允价值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为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的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因此认真学习和探讨有关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对我国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尽管出于谨慎考虑,新会计准则中还是顺应国际惯例大量采用公允价值。而由于我国对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不足,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也引入公允价值。尽管在公允价值的计量上,我国与国际上的使用还有些差距,但公允价值的推广不可避免。本文结合我国与国外关于公允价值的界定,分析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界定的差异及原因,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岩丰 《经营管理者》2009,(16):225-225
公允价值作为一项重要的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应用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1997年,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首次出现,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2001年财政部发布实施了会计准则修改准则,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然而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以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经济越来越广泛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重新把公允价值计量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在2006年初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大范围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广泛应用,对会计实务工作造成很大冲击,同时也是审计工作中的重点。一、公允价值的含义及特征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内涵看,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准则本着与国际趋同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原则,修订了一项基本原则和十六项具体准则。而这些准则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我们将新的会计准则与旧的准则相比,很容易边可以发现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最大的亮点。本文首先阐述公允价值的历史背景,然后重点分析新的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运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会计准则)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达到了实质性趋同。引入公允价值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企业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步伐,本文从公允价值运用的角度,以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为依据,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以及在新准则中的具体体现,并总结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新形势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鹏 《管理科学文摘》2008,(24):205-206
我国2006年颁布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使用的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采用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由于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突然降临,使得原本被认为是颇具先进性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被指责为是加剧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金融界有关人士极力反对运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英法德意等国于2008年9月联合出台的四项金融援助计划中,采纳了金融界人士的建议,其中包括敦促改变现行的"按市计价(即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错了吗?它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加剧的祸源吗?本文就公允价值的内涵及意义进行相关论述,并对公允价值对此次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王江 《经营管理者》2009,(20):207-20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作为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引发了众多思考与研究。本文探究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分析了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短期投资以及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对公允价值的不足进行初步地阐述,最后提出针对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骞 《决策与信息》2008,(10):33-34
本文从分析我国学术界公允价值理论研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于公允价值涵义的认识,并进一步探悉公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在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2006年发布新会计准则,引进了公允价值模式,其中就包括新增的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然而八年过去了,根据统计数据发现实际中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非常少。本文就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投资性房子产中的运用现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中执行,该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中最大的趋同要数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计量了,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