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面对2008年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和钢铁行业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出口税率上调等不利因素,河南龙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成集团)出口总额、销售和税利不仅没有出现下滑,而且呈现快速上涨的势头。近日,人行西峡县支行课题组进驻龙成集团,对龙成现象进行了深度调研。  相似文献   

2.
中国不可能简单地因为美国、日本政府施压而对其外汇政策作出调整。目前看来,有两个方面的内部因素的变化可能会促成中国政府下决心调整汇率:其一,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利润由于各种成本的上涨遭到很大的削弱,国际原材料在过去一年中上涨43%,而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不到2%,国际原材料上涨的负担几乎全部由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承担。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各国尽管原材料价格上涨猛烈、而通货膨胀却并未出现明显上升的原因。尽管中国出口商成本上涨,却并无能力将加高的成本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  相似文献   

3.
奥康:组织创新改写生存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学伦  梁洁生 《经理人》2008,(10):54-55
“中国鞋业已经处于‘寒冬期’。”在接受《经理人》采访时,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直言不讳,“外国贸易壁垒、外贸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新劳动法》的实施等因素,都严重制约着制鞋业的发展。2008年以来,制鞋业整体成本比去年上涨20%,在皮鞋零售价格没有明显上涨的情况下,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正> 大宇集团1996年的销售额在众多韩国企业集团中位居第四,成为韩国十大企业集团之一,并跻身于世界100家最大企业行列。纵观大宇集团30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成功的秘诀:因势利导,适时出击。 出口起家 大宇集团创业之日,正是韩国推行“出口第一”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之时。许多集团企业出口意识不强,而大宇集团则认为,出口就是爱国,就是振兴韩国经济。他们  相似文献   

5.
<正> 大宇——据韩国文字理解,就是大世界之意。1995年大宇集团的年销售额在众多的韩国企业集团中位居第四,成为韩国十大企业集团之一,并跻身于世界100家最大企业行列。大宇集团的创业史,被誉为韩国经济腾飞的缩影。 一、出口兴企 大宇集团创业之日,正是韩国推行“出口第一主义”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之时,当时,在韩国,许多集团企业对出口意识不强,而大宇集团认为,出口就是爱国,就是振兴韩国经济。他们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近几年随着美、欧、日等国经济的复苏,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经济的走出低迷,世界钢铁业发展景气正旺,钢铁产品供不应求。与此同时铁矿石、铁精粉、焦炭、废钢等原材料供应及海运运力全面紧张,价格大幅上扬。2004年铁精粉价格将上涨18.6%,最大的焦炭出口国中国将大幅削减焦炭的出口(以前每年出口1000万  相似文献   

7.
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1999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鹤壁矿务局改制成立的大型集团公司,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河南省利税百强企业。鹤煤集团现有职工4万余人,总资产近40亿元;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是全国少有的低硫矿区。“鹤壁半无烟”煤种出口到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煤炭占河南煤炭出口总量的63%左右,被国家定为十大出口煤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集团公司坚持煤与非煤并重的发展战略,先后创建非煤骨干企业10个,另有208个非煤经营性公司(厂、店、点),产品品种1000多个,其中眼内人工晶体、电视监控设备、金属镁及合金、…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8,(20):6-6
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美元不断贬值及通胀正在挤压美国生产商所称的“中国价格”——中国制造商曾经能提供的40%至50%的成本优势。美中贸易失衡正开始自我纠正,中国出口不断下降,美国出口则在增加。外包至中国的模式开始兴起时,当时原油价格仅为每桶20美元。而在过去几个月中.原油价格已上涨到110美元。这使一些公司开始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邻近美国的墨西哥北部,还有些选择直接转移回美国。其他一些因素.如废除出口退税、爱国心驱使和环境担忧等也让许多公司离开中国。(美国《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8日)  相似文献   

9.
朱源 《管理科学文摘》2008,(13):200-202
今年6月23日宝钢和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就2008年铁矿石价格达成涨价协议。协议铁矿石价格上涨了96.5%,这比在年初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VALE上涨65%的价格还高,自此中国收购的铁矿石已连续6年上涨,而同时期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谈判却鲜有如此大的涨幅,作为铁矿石进口量占据总贸易量的50%,世界铁矿石90%增量的需求大买家,如何应对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的劣势将是我国钢铁行业挑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2006年、2007年我国主要磷化工产品的出口贸易情况及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磷化工产品的出口情况,对我国磷精细化工发展情况作初步研究,针对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现状及出口贸易情况,提出对磷化工产品发展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1.
《决策导刊》2006,(8):I0008-I0008,F0003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是2000年8月28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出资组建的、市国资委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企业,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拥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对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职能,以全资、控股和参股方式,开展资本经营和重大生产经营活动。集团主要从事汽车及汽摩零部件、电工电器、通用环保、机床工具、军工电子信息、冶金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出口。2004年,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进入“中国大企业集团500强”,排名271位。2005年末,集团拥有资产总量15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9亿元,是重庆市“双百亿”集团之一。  相似文献   

12.
黎冲森 《经理人》2012,(6):48-51
目前熙可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酸性水果出口加工商,其中柑橘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占到45%,在英国占到75%。熙可集团创始人兼CEO朱演铭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自豪地说:“国内的柑橘是我们一手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2007年,对于中国的制鞋业来说,实在是极其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欧盟反倾销加剧、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由此带来了广东近千家鞋企倒闭,中国的制鞋业在一磕磕绊绊中迈进了2008.据了解,2007年,中国对欧盟出口皮鞋1.8亿双,同比下降8.9%.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的喜悦似乎并没有冲淡人们对于中小企业生存甚艰的忧虑。在国际经济放缓、人民币快速升值、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上涨、紧缩的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中小企业正在经历生死考验。“中小企业大量倒闭、苦撑”、“出口订单锐减”、“资金链断裂”类的报道屡见报端。  相似文献   

15.
<正>奥运会的喜悦似乎并没有冲淡人们对于中小企业生存甚艰的忧虑。在国际经济放缓、人民币快速升值、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上涨、紧缩的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中小企业正在经历生死考验。"中小企业大量倒闭、苦撑"、"出口订单锐减"、"资金链断裂"类的报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10月开始,国内农产品价格开始上扬,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价格普遍上涨。2007年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其中粮食上涨6.3%,鸡蛋上涨26.2%,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9.1%,鲜莱上涨3.0%。而2007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6月份和7月份单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4%和5.6%,从8月份开始,  相似文献   

17.
尽管美国玉米价格已经创下了10年新高,在很多国际机构看来,未来一年玉米价格将继续高企。这些机构认为,由于全球乙醇行业对玉米的需求持续增长,加上主要玉米出口国的国内玉米用量增长,导致出口供应降低。因此,近期内玉米价格没有多少下跌机会,未来一年还有一定涨幅。事实上,全球都在做多农产品。巴克莱资本在2006年11月底出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声称,尽管2006年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价格已经大幅度上涨,但这种上涨势头远未结束。报告指出,投机基金推动是玉米上涨的主要原因,投机基金在玉米上的头寸已经达到9年来的最高水平,当然…  相似文献   

18.
“十年磨一剑”。十年时间,一个民营小厂发展成为同行业全国首强,产品80%出口,使中国由天然色素进口大国一跃而为出口大国,创造了一个企业成长的奇迹,也创造了一个行业的神话——这个企业就是河北晨光集团,其核心企业是河北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一次分手与一次结合,让合肥真正品尝到了经济开放的滋味. 2010年,广达电脑集团选址建新基地,合肥基本条件都符合.洽谈时广达集团提出一条要求,“合肥要有出口加工区,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但当时合肥还没有,结果广达签约重庆,助力重庆打造成为国内第二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2012年,合肥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联宝(合肥)电子科技公司第一时间进驻.2014年销售笔记本电脑1700多万台,进出口额40多亿美元,带动合肥经开区成为国内第三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08,(35):30-31
2008年7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宏观经济的定调由此前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防止全面通货膨胀)改为了"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随后,政府便出台了包括对信贷政策进行微调、提高出口企业退税在内的一系列政策。随着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市场人士普遍担忧宏观经济将会遭遇更大的下滑风险,关于宏观调控基调"继续从紧"还是"有所放松"的相关预期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