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际舆论界多年来存在一种声音,批评中国执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应当承认,这些批评也有言之成理和值得引以为戒的一面。历史地看,重商主义融财富聚敛、贸易保护、工业扶植、就业促进、政府干预、强权打造于一体,是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富强之策;但与此同时,重商主义也指称那种国家权力过度干预经济活动、片面追求贸易顺差并将货币与财富混为一谈的负面经济政策。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中国不妨顺着有关批评的思路,认真反思自己一味出口创汇、依赖与美国经济大循环、放低社会和环境等标准、国内消费需求受到抑制这样的片面重商主义发展模式。外贸乃至对全球化的参与理当服务于改善本国民众福祉这一更高的目标,在此问题上不能本末倒置。要纠正目前失衡的经济政策,必须同时深化社会和政治等部门的改革,否则,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科学发展等等,将难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9,(9):82-93
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中国向世界贸易大国迈进中,中美战略性贸易关系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在美方"新重商主义"的影响下,中美贸易演化关系进入了极具挑战性的新阶段。回顾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化历史,美国"重商主义"政策理念具有200多年的发展渊源。客观而言,特朗普政府的"新重商主义"深刻反映了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特征与历史继承性。在了解中美贸易关系演化特征与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均衡效应理论模型分析美国"新重商主义"背景下中美贸易进口税赋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中美若实施以邻为壑的贸易税赋政策,对两国贸易福利会产生负面的冲击影响。因此,针对全球经贸新形势,应摈弃"新重商主义"思维,按照互利共赢原则深化中美大国间贸易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 一、“重商主义”一词的由来和含义在西欧,“重商主义”一词最早见于亚当·斯密的著作《原富》,是作为“重农主义”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或者说,是作为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而出现的。“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政策,产生于15—17世纪,分为早、晚两个时期。早期重商  相似文献   

4.
重商主义的本质在于财富与权力之间的双向循环.由重商主义的思想渊源和政策效应而产生的经济秩序具有经济行为的民族化这一特征.重商主义所衍生的经济关系从属于其所处之具体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关系.重商主义经济秩序是社会秩序的功能呈现,嵌植于社会体系之中,亦即具有嵌入性.在欧洲的民族国家建设时期,这种嵌入式重商主义的特点尤为明显.国王、贵族和商人这三股社会力量之间的博弈互动,成为孕育重商主义经济秩序的土壤.锁定这一特定时期来对重商主义加以解析,也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嵌入性视角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重商主义”是当代美国反自由贸易的重要思潮。支撑美国“新重商主义”理论的四大迷思具有强大的迷惑力和煽动性,但根本经不起实证检验。“新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就是以邻为壑政策,影响美国及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摩擦新时代与中国经济政策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景气、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恐慌、中国实施具有重商主义性质的外贸政策、贸易保护手段的多样化等原因中国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时代。因此,中国应该从国际经济政策、国内经济政策、外贸战略、企业战略等四个方面进行经济政策调整,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烟草种植园经济兴起于17世纪英国在北美大陆殖民之初。切萨皮克海湾地区适宜的自然条件、17世纪初烟草的高价格、烟草种植的丰厚利润促使弗吉尼亚和马里兰殖民地先后走向烟草种植的道路,英国的重商主义保护政策、优越的土地和移民政策也是烟草种植园经济得以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烟草虽然是“南部之王”,但是烟草种植的单一性是相对的,经济多样性是烟草殖民地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謇实业思想的重商主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战国  张静 《晋阳学刊》2005,1(5):83-87
张謇实业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抵制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挽救民族危亡,而其最终目标则是实现国家富强。张謇认识到,政府行为对实业兴衰具有决定性影响。他强调,政府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实业发展采取保护、扶植和提倡政策。张謇的实业思想具有很强的重商主义性。  相似文献   

9.
经济政策和理论既是国家的经济管理问题,也是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问题。长期以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及其关系一直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英国作为第一个工业化经济大国,其经济政策和理论在世界上具有典型性,影响广泛,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变革。历史实践中,"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交替,构成经济政策变化的"钟摆运动",反映出国家干预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关系,体现权力与资本的关系,包含经济变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政策变革都有从"好日子"到"坏日子"的经过,变革的直接原因都是危机驱动,深层原因多是偏重财富创造而忽视财富分配。兴于经济需要,败在民生问题,是重大教训。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密不可分。政策变革不免矛盾冲突和矫枉过正,但是从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概念观点出发,能够相对平稳过渡,没有导致社会经济制度的颠覆。  相似文献   

10.
从"轻商"走向"重商"?——晚清重商主义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财政上的需要及外力的冲击 ,晚清政府开始重视工商业 ,并有实际的举措。但政府之目的仍在对外 ,并未认识到商业本身于民生的重要意义。“重商主义”一词除广义上的重视商业之意外 ,其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更主张由政府控制国家的经济。晚清重商主义在实际上亦有此一面的意义。经济民族主义是晚清重商主义的核心 ,“商战”是其主要口号 ,并为商人所欢迎。但在当时 ,商人私有财产权仍处于暧昧之中。轻商的社会风气也未能从根本上祛除  相似文献   

11.
荷兰是开放的“首个现代经济体”,自由贸易论的早期倡导也部分来自荷兰,世人因此相信,荷兰的率先崛起与重商主义无涉无缘。细查历史却可发现,荷兰在快速发展中同样采用了关税保护、产业扶植、政府干预等重商主义政策工具,借此形成的强大生产效能才是它奉行自由贸易的实力基础。荷兰事实上超前践行了重商主义所蕴含的赶超发展要诀:致力于在更具报酬递增潜力的工商业中培植自身比较优势,借助外来移民大力集聚能加速经济崛起的先进生产要素,注重通过技术模仿、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去增强产业竞争力。其后来走向相对衰落,是因为英法等国实行了更严格的重商主义,而荷兰却经历了产业脱实向虚、技工和资金流散、企业精神丧失、创新动力萎缩等“富贵病”,从而与重商主义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西方经济思潮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两大思潮交替成为经济思想中的主流,并反映和服务于现实的经济需要。经济自由主义在亚当·斯密之后逐渐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在当代主要演变为新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最初表现为重商主义,在当代集中表现为凯恩斯主义。而当今,西方经济试图通过超越“经济自由”和“经济管制”,以新的思维模式探讨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即“第三条道路”。文章论述了贯穿于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两大思潮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吸收和融合的演变过程,并指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要理性分析和准确把握当代西方这两种经济思潮的演变与实践,从而在坚持实行经济自由政策的同时,发挥国家保护和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法律和政策作用;在强调实行经济自由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的经济调节职能,维护市场经济的公正、平等竞争,保证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13.
叩响现代社会之门的重商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迎晖 《江淮论坛》2006,3(2):34-40
作为诞生于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经济学说,重商主义在实践上促进了西欧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理论上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重商主义不单是一种经济政策,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实践为重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15世纪末至 1 7世纪中叶 ,随着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中英两国政府都力图把海外贸易纳入国家总体发展的轨道。一般认为 ,这一时期中国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 ,西方包括英国则盛行重商主义 ,但两国海外贸易政策之间的异同及其根源、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这包括海外贸易政策的总体取向、具体进出口商品贸易政策以及国别或地区贸易政策。两国海外贸易政策的变迁不仅影响了海外贸易的兴衰 ,而且进一步影响到两国现代化因素的成长以及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英第一帝国时期 ,为了商业扩张的需要 ,英国在加勒比地区建立殖民地。在重商主义的旗帜下 ,加勒比殖民地为英国的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 ,英国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英国本着重商主义的原则 ,为了满足英国和欧洲市场的需要 ,在英属加勒比殖民地大量投资甘蔗种植园 ,发展单一经济 ,给殖民地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英帝国在美洲的繁荣是建立在美洲奴隶制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6.
晚清重商思想虽源于西方,但它和西欧重商主义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欧重商主义是顺着西欧经济发展的自然轨道而出现的,而晚清重商思想则是在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晚清重商思想带有明显的反对西方军事、经济侵略的特征,要求政府支持、干预,发展近代工商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重商主义对当下中国报业的消极影响与相关对策。文中透视了重商主义冲击下的报业乱象,分析了报业重商主义的成因及危害,并对抵制重商主义侵蚀、促进报业健康发展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于西欧社会的一种经济思想。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从时间上看,重商主义可以说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步。同一时期产生两种社会思想——人文主义和重商主义,其中必有其深刻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南宋时中国的手工业、农业逐渐为商业所主导,成为商品性经济;城市在商工经济推动下日益都市化,农村则在商农经济推动下趋向城镇化,出现大量镇市,构成初具规模的城镇体系。城乡均出现精明增长的态势。这是此前所未曾有过的,甚至也是明清时期有所不及的。南宋的重商主义成为全社会性的策略,可称之为社会重商主义。所谓社会重商主义,即在"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国家经济主体之上确认民间经济主体的社会主张。南宋经济政治体制变革最直接的后果,是城市经济由工商经济模式转换为商工经济模式,同时也使农村的小农经济或农商经济模式转换为商农经济模式。在商工经济与商农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南宋城乡形成了两个空间位置和性质均有所不同的经济圈,即城市商工经济圈与镇市商农经济圈。它们既相对独立发展,又互为市场,互动互生。商工经济圈与商农经济圈又是与城市的都市化和农村的城镇化相伴生的。由于城乡关系具有非对称性,南宋的都市化仍然主导着城市化,但镇市的城镇化却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速度加快步伐,形成广泛兴盛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和职能转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厘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不朽话题 ,政府在怎样的范围和程度上发挥其经济职能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试图以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为理论基础 ,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模式及职能转变作一个简单探讨。一在政府经济职能问题上。西方经济学的各个学派始终围绕着自由主义和国有干预主义展开论战 ,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政策主张。 18世纪后期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摧毁了重商主义的政府直接干预理论和政策 ,主张自由放任和政府不干涉经济事务 ,并在对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论述中对政府的国防、司法、公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