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加快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现有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需求愿望和支付能力,河南省高等教育自身智力贮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快速发展河南省高等教育已具备了很好的社会基础。河南省高等教育应在规模、速度以及质量和层次上来一次革命性的历史突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还面临高等教育水平不高的突出问题,需要推动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转变。建设一流大学是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要把创建一流大学列入河南省"十三五"规划,力争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布局,带动河南省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等教育—经济增长的复合系统协调模型.通过对新疆的实证数据进行测算,利用有序度对新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新疆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高校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规模与效益的经济学原理,通过调查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利用和配置的现状,分析了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提出"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激活机制、开源节流"、"立足区域、形成特色"的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近年来,河南省的研究生教育尽管发展很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及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发展还不充分,存在着学科专业门类不全、数量少,经济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相对较弱,地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继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新的学科门类,优先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鼓励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市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协同学的序参量原理,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极弱的协调状态.其原因,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可持续性教育能力不足,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制约了其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经济可持续性竞争力不高,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对高等教育的拉动和传递效应不足.  相似文献   

7.
加快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来几年是加速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人才和科技的基础支撑作用愈加凸显,推进我省高等教育的超前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势在必行.为了给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足量的高学历人才支撑,应紧紧围绕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这个主题,坚持质与量并重的发展方针,确立提高毛入学率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双重发展战略目标,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多策并举,积极实施"规模扩张"、"质量立校"、"产学研一体化"、"高层突破"、"两轮驱动"、"分层突破"等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国际国内一流高等院校,大力发展民办高校和高职教育,促进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上一个大台阶.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规模偏小、地域分布不均衡、层次结构不合理、形式结构偏颇、能级结构欠妥等问题.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合理布局高等教育机构,不断调整层次结构,进一步优化形式结构,加大投入改善能级结构,是河南省今后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主要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广西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祖斌  李东航 《学术论坛》2007,30(8):172-176
在分析广西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原因,提出提高广西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鉴于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着学校规模小、非教学人员过多、专业重复设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着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需要对我省高等院校进行微观与宏观两方面的调整:微观上,优化专业、系、校规模;宏观上,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抓住体制改革这一环节,使学校管理科学化,以保证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