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所需与除旧革弊的现实召唤共同推动下,社会各界对以往的乡建运动进行了反思,认为目标不一、工作无法统一、经费上难以为继、缺少切实可行的方法、缺乏强固严密的组织等是过去乡建运动缺乏实效的原因。同时认识到战时的乡建运动除了要依靠政治力量、注重人员建设和组织建设,还要进行抗战总动员下的物质建设、精神建设、自卫建设;战时的“乡村建设”是“抗战建国”的基础,目标是实现“抗战建国”。爬梳和评析社会各界对乡建运动的反思结果,可以为时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历史资鉴。 相似文献
2.
伍燕南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Z1)
本文根据小庙洪水道和邻近浅滩区钻孔岩芯与地貌特征的观察,以及孢粉、磁化率和~(14)C年代测定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小庙洪水道区的槽谷形态最早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期,现代的潮汐深槽主要形成于距今1200年以来,是因古长江水流及其迁移的作用,由水下泄流汊道经潮汐水道演化而来的。目前水道处于冲刷状态,冲刷程度呈现减弱趋势,是一个深而渐趋稳定的潮道,有利于港口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德育视阈下大学国学教育反思与路径塑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作为大学德育重要的文化内核,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培养等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重视国学对大学德育的滋养,发挥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作用。高校德育课程应当增强国学教育内容,德育教师需要增强国学修养,从而实现国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还要发挥国学精神对社会多领域的涵养,注重在网络德育中传播国学精华。 相似文献
4.
杨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8-70
本文剖析了 1986年《破产法》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 ,指出该法存在着立法和司法上的缺陷 ,分析了破产制度存在的价值 ,并结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提出了构建新破产法时若干立法上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委、区政府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以满足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统筹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三位一体”,以落实社区减负“七项规定”为契机,坚持深化“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夯实基层群众自治基础,构建多元主体的社区治理格局,努力实现和谐社区建设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6.
郭春林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51-156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古文家,和韩愈并称"韩柳"。柳文经典化过程跟韩愈和柳州罗池庙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表现为:韩愈撰写柳宗元墓志与罗池庙碑文,着力揄扬子厚功德文章,为柳文经典化的初步开端﹔宋代帝王的赐牒加封,罗池庙称谓渐次演变为柳侯祠,促成柳宗元德业文章的传承,属于柳文经典化的发展﹔苏轼手书《荔子碑》,诸多后辈文士对柳宗元德业文章的推尊,则是柳文经典化的强化﹔封建帝王政要等对柳宗元德业文章的尊崇,清乾隆帝评点柳文等,促成柳文经典化定型。至此,柳文经典化得到后辈朝野士人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7.
段绪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1)
优良的民族传统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是每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在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优良的民族传统与文化无疑会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帮助少数民 相似文献
8.
张慧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1):121-1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一直是主流趋势,但也有一些青年大学生逆流而上,投身乡村建设事业,成为乡建青年。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出于朴素的情感,而是有着一整套理论体系的支撑。他们反思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后果,试图反其道而行之,在农村探索出另类发展模式。乡建青年的理想情怀令人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往往忽略经济规律而屡屡受挫。从唯物史观来看,分工深化和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思市场化造成的生产社会化不能走向美化前现代的个体小生产。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反思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也不应该走向否定工业化和城镇化本身。乡村振兴不是要反城镇化,而是要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扩大内需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凯恩斯的需要理论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不能准确解释、有效解决中国目前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中国目前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实质是供给被动.扩大内需的基点选择是优化、提升供给,走供给主动之路. 相似文献
10.
对语文课程评价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金芳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69-73
课改赋予语文课程评价以新的理念,但对新理念的把握往往停留于简单图解,主要表现为:评价功能依然是甄别与选拔;命题的改革更注重形式;“学习档案袋”、“记载表”过于繁琐;以各方“评价表”构成的综合评价系统流于形式。要建构新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必须澄清:评价和检测是围绕教学内容,还是围绕学习中的人?评价、检测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还是学生?语文课程到底评价、检测什么?什么样的评价策略最适合语文课程?作这样的反思有益于建构真正属于语文课程的评价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张典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3):27-33
尼采将歌德看作自己超人的原型,尼采对歌德的认识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尼采认为歌德不理解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歌德理解的希腊是亚历山大时代的希腊;另一方面,尼采认为,歌德体现出来的一种强健、具有高度文化修养、体态灵巧、有自制力、崇敬自己的人,尼采以酒神来形容歌德;从这个矛盾的评价可以看到,在尼采眼中,歌德过于偏向于日神精神,对酒神精神的理解不足。 相似文献
13.
刘世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94-9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格局和模式,但是至今尚未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产业。蜀锈是享誉海内外的名牌产业,历经千年而不衰。从蜀绣《八吉祥》图中可以感悟和认知到,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才孕育和滋润了精典的蜀锈艺术。 相似文献
14.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慧荣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7-9
从德国古典哲学开始,主体性问题一直在西方哲学认识论中占据中心位置,这种极具时代象征性的主体性哲学在历史上成功地引导了现代工业的文明,也失败地造就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对立.弗里德里克·费雷认为,世界既不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源库,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个有待照料、关心、收获和爱护的大花园.这位后现代主义学者恰当地言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走向:两者的和谐共存在于爱的渗透和情的注入. 相似文献
15.
16.
张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12-17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是从对以往形形色色的社会学二元主义的反思批判开始的。他指出了各种二元主义的唯智主义偏见以及反思性缺乏的社会性原因:个体研究者不同的社会出身和社会标志所导致的观点分歧和偏见、研究者在学术场域以及权力场域所占据的位置以及整个学术场域和研究者群体的集体性科学无意识。据此,他主张展开对社会学实践本身的社会学检验,即将社会科学建构研究对象的过程本身作为对象来研究。这是其实践社会学理论的伟大贡献。但是,由于忽视了构成唯智主义偏见的人类认知方面的原因以及社会与认知两方面原因的相互交织,因而布迪厄的反思是不够的,其实践理论在理论有限性上的自我警觉也因此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7.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著名的京派文艺批评家,他对于胡适曾经提出的“‘五四’乃是一个文艺复兴”的观点作出反思,认为“五四”是启蒙而非“文艺复兴”。在此基础上,他倡导一种从语言层面体验作家生命情感的文艺批评方法,并积极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去发掘“完人”人格和充溢着旺盛生命力的审美资源,以此来弥补“五四”新文化运动所造成的“生命力”匮乏的裂痕。 相似文献
18.
曾亦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00-109
朱熹不仅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而且有着丰富的礼学思想,并且参与了宁宗朝初年关于僖祖祧庙的礼学实践。所谓僖祖祧庙问题,实源于宋初以来太祖于宗庙祫享时正东向位的争论。到了神宗熙宁间,王安石当国,推行追崇僖祖为始祖的礼学举措,从而推翻了汉晋以来“祖有功”与“亲尽祧迁”的主流意见。即便与当时的主流意见相左,王安石的意见和举措依然得到了程颐、朱熹等理学家们的支持。详考这种主张的理论依据,可上溯至《孝经》“严父莫大于配天”之说,这种说法又进而影响到后来明世宗尊崇本生父为帝乃至称宗祔庙等一系列礼学举措。通过探析这些礼学实践背后的理学依据,足见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分享了共同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9.
我曾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其实从14岁就结束了,后面的日子都在苟延残喘。只有在童年和少年,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向他们展示了无限的丰富与新鲜。什么都是第一次。第一次见到蚂蚁,第一次遭逢暴雨,上帝仿佛精心安排了每一样事物和孩子们见面的时间和内容。在你没见过蚂蚁的时候,蚂蚁难道不值得你顿足惊喜吗? 相似文献
20.
高明士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16-27
朝鲜王朝的庙学与书院仿效中国宋明制度,设立庙祠,奉祀先圣、先贤、先儒,使得成圣教育的理想得以具象化,进而也使教育园地神圣化,这是东亚教育圈的共性,不见于西方各国。但20世纪以来,我们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学,而忽视庙祠,这种现象亟待矫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