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国近年来的几起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成因及应对方案来看,灾害与贫困在实践活动和政策框架两个层面显现出高度的关联性.其一,灾害的巨大破坏性使灾区和灾民步人贫困状态或走向贫困的边缘,或加重了地处贫困地区的灾民的贫困程度,所谓"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灾害成为一项重要的新型致贫因素.其二,贫困与灾害在分布区域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灾害高发地区往往是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贫困进一步加重了灾区与灾民的脆弱性与受灾程度,降低了其灾害应对能力.其三,也是最关键的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灾害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它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因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从灾害发生的频率、受灾程度和受灾人口等等指标来看,我国都是全球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高度重合.近几年来.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增大,对农村减贫进程的影响明显增大,灾害风险管理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显得越米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灾害多发国家之一,每一年因为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了大量经济、社会、生态损失,增加了贫困的广度和深度.根据统计.贫困地区灾害发生率要比一般地区高5-10倍.汶川地震对贫困的影响以及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的实践,至2010年9月底三年任务二年完成之时,个人、社区、区域都需要从早期恢复向长期发展转变.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以及其他贫困地区灾害风险管理面临的战略问题,对相关的理论方法产生了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是中国扶贫工作的新节点.-方面,中国在过去30多年间经历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减贫,尤其近10年来的扶贫工作十分注重社会发展及缓解多元贫困问题,取得了极其重要的战略成果;另-方面,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扶贫领域内的"硬骨头"越发难啃,贫困人口规模大、城乡差距大、相对贫困现象凸显、自然灾害威胁严重、返贫压力大等问题,使得扶贫开发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5.
有序开展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是总结我国扶贫系统参与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灾后贫困村重建实践的需要,是推动我国未来扶贫开发战略纳入灾害风险管理内容的需要,是提高我国扶贫系统及贫困社区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理论方法的需要,是丰富全球灾害风险管理知识库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2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世界银行在北京召开了"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启动会.来自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国家部门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河南、重庆、陕两三项目省(市)的近3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世界银行支持的"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7.
高永伟 《中国扶贫》2017,(16):65-67
"三里板桥七里坪,烟墩山下业州城",恩施州建始县业州镇的山多,水也多.从一个村到另外一个村,翻山越岭穿桥渡水,时间以日计.同恩施州的大部分地区一样,这里的人爱唱山歌,《黄四姐》、《号子》,高腔抑或平调,粗犷与婉约并存,如这山、这水. 同样因为这高山长水,业州镇辖区下的高山区域——当阳片区发展滞后,11941人中有贫困人口7297人,贫困发生率为61.6%,远高于建始县平均41.3%贫困发生率,是业州镇集中连片的贫困区域,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16—19年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持证残疾人数据,研究持证残疾老年人群体全国、城乡以及省份等不同层次的贫困状况和特征,并从城乡和地域上进行分解.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残疾老年人经济贫困率下降明显,至2019年,绝对贫困发生率仅6.5%,但边缘贫困问题开始凸显,且具有较明显城乡和区域差异.(2)农村残疾老年人多维贫困程度较城市更为严重,趋势整体向好,农村改善速度快于城市.(3)西部地区残疾老年人贫困状况依然相对更为严峻,具有较高的边缘贫困率及程度较深的多维贫困.东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虽较高,但部分省市开始出现城市边缘贫困加剧与多维贫困加深的现象,还可能面临城乡残疾老年人多维贫困程度差距拉大的趋势.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基线边缘贫困率高仍是亟须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且仍须防止多维贫困的发生和加深.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南北两半球之间、各国之间乃至各省市、地区、县城之间的贫富分化都表现出日渐加剧的倾向。贫困并不仅仅是贫者的不幸,它正威胁着人类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贫困问题就已经引起人类的高度关注。许多国家成立了高规格的专门机构来对付贫困,联合国也为此设置了专门组织。中国是一个贫困面很广的大国,但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社会特征及其反贫困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是中国反贫困的重点地区。能否消灭西部农村的贫困现状,是我国在本世纪内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贫困的状况和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更多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建立以政府干预为主体,依靠经济增长,并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全社会反贫困机制,是解决西部落后状况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也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教育发展不均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影响下,特别是基于实践发展的需要,各国政府广泛开展了消除城乡教育差异的一系列运动,通过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美国:"补偿性"教育 农村地区的落后和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即使在经济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贫困使农村孩子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受到了严峻挑战,而以教育为代表的发展权又极大制约了农村贫困境遇的改善,由此带来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为了扶持薄弱学校,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联邦教育经费拨出专款用于"补偿教育计划",其中40亿美元用于奖励先进学校和扶持薄弱学校.2001年,美国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方案,明确要求各州建立起针对薄弱学校的扶助和改进机制;为补充农村教师队伍,联邦政府还拨专款实施"转行当教师"计划,资助地方招募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地处陕西东南部,属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6年前,组织安排我到这里任职,几年里,我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真切地见证了山区贫困群众的生活现状.尤其是"全县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打响后,2016年计划脱贫的1.2万贫困群众令我寝食难安.我决定采取突击暗访的形式,走村入户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鲁甸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是昭通市的南大门,国土面积1484平方公里,辖10镇2乡,94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5.39万人,居住着回、彝、苗、布依等13个少数民族9.27万人,占总人口的20.47%.鲁甸自然灾害频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有8个贫困乡镇、66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3.8%,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国城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了1.3亿,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型人口的社会。城乡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人的问题也正在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从年龄上讲,人们普遍地认为中国城乡的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然而人们更应当关注的是处于贫困状态下的老年人,关注贫困的规模、贫困的程度。目前,城市中居住的非农业户口的贫困老年人已经被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制度内,虽然,这一制度并没有涵盖城市中农业户口的老年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贫困的老年人。然而,即使对于在城市居住的非农业户口的贫困老年人来说,救助的力度是否充分并及时到位,对于改善处于贫困中老年人的状况也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将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调查和1992年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城乡老年人中贫困的变化情况,为救助贫困老年人的社会介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晓霞 《中国扶贫》2016,(18):45-49
贫困两个字,值得琢磨. 贫,上面是分,下面贝,意思是钱不够分;困的字形,是树木被局限住,难以自由生长.一个人、一个地区若面临经济上的贫穷,自然会陷入困局,束缚手脚.如今,四川省"千亿元扶贫行动"的精准实施,正使巴山蜀水迅速摆脱贫困,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显著变化."最后一公里"的坚冰,正在勠力同心的决战贫困中迅速融化.  相似文献   

16.
陈景强 《中国扶贫》2017,(13):69-71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2977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90个,贫困对象23872户96677人,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叙永在精准脱贫实践中,按照"坚持一个统揽,强化三大保障,抓实六条路径"的思路,确保决战决胜、斩断穷根.  相似文献   

17.
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是实现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重要手段.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贫困劳动力资源,使其成为脱贫进程的动力和优势,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以2009年10月20日为调查时间点,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苏北响水县抽取了300个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调查,并就如何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贫困现实解释之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贫困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且有其自身的特点。作者认为对中国乡村贫困可以作如下解释:由于某一地区的人或群体对国家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部门通过法律和政策在一定时空内赋予他们的发展权利的无知、误识、放弃和因外在因素致使他们的发展权利丧失与被损伤,使得他们在发展分层中处于低于平均发展水平或处于社会共识的低水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贫困是一种与人类发展进程相伴生的社会现象。作为发展研究的重要部分,中国的贫困研究是在广泛的社会变迁背景中呈现其社会学意义的。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社会发展、现代性和社会结构变迁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主线索。和以发达地区为场景展开的大量研究成果相比,关于不发达和贫困的研究虽然数量不丰,却也初具形态。笔者尝试把这些工作粗略整理,受益颇多。在不同时间、地理空间和文化条件下,发展问题或者现代性问题可能呈现出多元或多样面貌。发达和不发达各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值得探求,关键要清楚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是在学术体系的什么地方相…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临近.贫困、上学、就业、看病……一个个事关国计民生的话题将再度聚焦,一些"老大难"问题将又一次在民意诉求中引发社会关注,引起政府重视.2012年"两会",贫困话题值得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