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属相对弱势产业。我国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和灾害补偿的有效方式。随着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中国梦等相关国家政策在三农领域的倾斜加重,农村经济体制进入了新的改革阶段,使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农业保险的供给不足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深化改革。因此,能否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党政方针能否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老年世界》2008,(16):26-26
我国有一半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地区,自然灾害造成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洪涝、台风、干旱、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质灾害、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灾害多发国家之一,每一年因为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了大量经济、社会、生态损失,增加了贫困的广度和深度.根据统计.贫困地区灾害发生率要比一般地区高5-10倍.汶川地震对贫困的影响以及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的实践,至2010年9月底三年任务二年完成之时,个人、社区、区域都需要从早期恢复向长期发展转变.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以及其他贫困地区灾害风险管理面临的战略问题,对相关的理论方法产生了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4.
有序开展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是总结我国扶贫系统参与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灾后贫困村重建实践的需要,是推动我国未来扶贫开发战略纳入灾害风险管理内容的需要,是提高我国扶贫系统及贫困社区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理论方法的需要,是丰富全球灾害风险管理知识库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敏感地区农村生态平衡的恢复和提高防灾救灾能力有着重大作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外,受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20的对生态系统平衡破坏的影响因素已越来越大。1998年我国长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因此,在一些生态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的地区,通过人工增殖森林、草原等生物资源,并运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就能逐步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并通过可再生生物资源的逐步增加,促使区域内生态…  相似文献   

6.
尽管卡特里娜飓风给新奥尔良州带来的洪灾已经过去数年,这场灾害产生的危机后续效应仍然被一些美国的专家学者当作热门课题进行研究.我国是自然灾害灾害频发的国家,在灾害的危机管理方面和西方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本文从风险沟通的角度出发,既是给美国洪灾危机进行了一次风险沟通的梳理和总结,也给我国的灾害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契机:灾害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巨灾频发的国家。据民政部统计,近20年来,我国因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年均死亡约4300人,倒塌民房约300万间。近5年来,中央每年安排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超过50亿元,平均每年救助6000万~80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其中水灾、旱灾、台风、雪灾、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气象和地质灾害最为常见.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发生的类似灾害使2亿多人受到影响,并造成数千甚至上万人死亡.除自然灾害以外,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形态的变迁,煤矿瓦斯爆炸、有毒化学物质泄漏、火灾、楼房倒塌等事故和灾难也越来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也是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自然灾害与贫困联系密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中国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一些边远山区、地质条件脆弱地区和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地区,有许多地方的贫困是由自然灾害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
灾害社会学     
灾害社会学是社会学的新兴分支,它以社会调查、统计分析为工具,研究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科技发展、社会组织、角色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揭示灾害与社会的关系;探讨预防、控制或减轻灾害的措施和对策.一、灾害社会学简史.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范围的不断扩大,灾害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F·普雷斯等人建议把20世纪的最后10年宣布为“国际减轻灾害的10年”,主张开展全球性的“减轻灾害”国际科学合作.这一主张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学术团体的响应,它促进了灾害社会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 何谓灾害? 大体可以说,凡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为灾害.迄今为止,对灾害一词最为具体的解释是:灾害指的是有害的事件和情况,并包含有害事件的结果和性质,以及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灾害会造成死亡、损失,以及对个人生命财产的威胁,形成痛苦与经济损失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近年来的几起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成因及应对方案来看,灾害与贫困在实践活动和政策框架两个层面显现出高度的关联性.其一,灾害的巨大破坏性使灾区和灾民步人贫困状态或走向贫困的边缘,或加重了地处贫困地区的灾民的贫困程度,所谓"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灾害成为一项重要的新型致贫因素.其二,贫困与灾害在分布区域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灾害高发地区往往是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贫困进一步加重了灾区与灾民的脆弱性与受灾程度,降低了其灾害应对能力.其三,也是最关键的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灾害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它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因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重救轻防”是各地处置很多公共危机事件的现状,如果在灾害发生前的减缓准备阶段处置不当,就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增强救灾成本。因此,不断强化应急管理思维、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减缓准备阶段的处置规范化和高效化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2023年8月3日黑龙江亚布力发生的洪水灾害,了解了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的研究背景,总结了亚布力镇洪水灾害减缓准备中的重要举措,再分析其在减缓准备阶段的现存问题,最后,结合此次灾害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在应对后续强降雨天气方面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国在面对类似公共危机事件时能提升应对能力及效率。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地震”后,中国不少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图片展览、安全知识竞赛等途径对学生开展了灾害的预防教育,校园中的安全讲座、消防演练、逃生演练等活动的出现频率也明显增多。然而学校灾害教育和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走过场”的现象仍然存在,预案本身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及演习的常态化都还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为此一些自然灾害频发国家的防灾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人们知道雷电具有很强的破坏性,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十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文章通过研究雷电成因,提出了中小型电厂雷电预防保护措施,有效降低了雷电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国家突发事件较多,并且影响很大,不论是国家盛会,还是自然灾害,或者是重大食品安全问题都属于国家突发事件,这些事件给转型时期的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国家突发事件之后对高校学生如何正确引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又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旱涝、滑坡、泥石流、台风、冰雹、霜冻等灾害的袭击,地震灾害也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在面对无情天灾时,人类显得那么的无可奈何。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存在的应急与安全教育的缺失,防灾减灾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事业。目前世界各国在加紧突发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应急救援设备的建设。作为开展应急救援的物质基础之一,应急救援设备建设水平的高低、功能的强弱以及通用性的大小,对现场急救效果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受各种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减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暴露出我国减灾体系还很不完善,要减少或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要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汶川大地震,从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013年,汶川地震5周年之前的4月20日,雅安地震了.无论是为了曾经的遇难者,还是为了现在的遭难者,今年的纪念,都会让人禁补住问:我们为什么纪念? 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有着介入灾害救援和重建的经验.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但我们的灾害社会工作几乎是从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后才开始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过去几年在中国频发的自然灾害,有人提出疑问,这种情形是否缘于快速发展中忽略环保?刘婧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灾害与公共安全研究所的博士生,主要研究各种自然灾害风险的课题。2004年开始,她参加了中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湖南洞庭湖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估",项目主要是关于洞庭湖区水灾综合评估模型与减灾对策研究。刘婧和合作伙伴们一起"重建了近250年以来我国洞庭湖流域水灾时空分布格局,建立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