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清 《社会工作》2010,(1):41-42
需求分析 假期到来,家长们为孩子的安全、网络沉迷、滥交朋友、足不出户等现象担心,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没有玩伴,在家无聊、无奈,他们很苦恼。奔走在社区一线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了解社区青少年的需求后,设计了“社区快乐,我成长”的小组活动。社工整合社区资源,与辖区内居委党支部书记、青保干部、  相似文献   

2.
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青少年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组织开展了“我们在行动”这个社区青少年就业辅导小组.该小组开展主要针对那些缺乏后续教育.就业能力低下及创业机会匮乏的社区青少年.安抚他们心灵的创伤并且让他们重拾那份遗失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家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上海市阳光青少年事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2月18日,现已发展成拥有450余名青少年社工的专业社团。阳光承担政府委托的社区青少年事务,由社工为社区青少年提供面对面的专业化服务。他们关注全市16~25周岁未进一步就学、就业的近六万名社区青少年的就业、就学和生活现状,协助他们舒缓或解决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为社区青少年的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人的成长环境中,家庭对于社区青少年影响最大。社区青少年的问题往往和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平时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网络成瘾、行为偏差、心理困扰等等问题的社区青少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家庭关系有关。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家庭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边界不清,父母过度保护;关系疏离,父母不闻不问;家庭结构不完整。日常生活中,学习或者上网成了青少年大部分甚至全部时间,久而久之,家长与青少年之间自然形成了无形的沟壑。彼此交流的时间少了,见了面也只是家长单方面的唠叨。因此,我们会采用各种方法试图增强家长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能力,最终改善他们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家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上海市阳光青少年事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2月18日,现已发展成拥有450余名青少年社工的专业社团。阳光承担政府委托的社区青少年事务,由社工为社区青少年提供面对面的专业化服务。他们关注全市16~25周岁未进一步就学、就业的近六万名社区青少年的就业、就学和生活现状,协助他们舒缓或解决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与社区青少年的接触中,社工们发现,大部分社区青少年缺乏个人成长所需资源,仅从他们个体出发来解决问题,取得的效果一般。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社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从社区层面开展工作,帮助社区青少年获得更多成长资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2009,(13):14-16
一、项目背景 在上海市长宁区社工接手的个案中,30%的个案源于家庭问题。社工发现社区青少年家庭中普遍存在着三大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社区青少年家庭结构中,核心家庭与离异单亲家庭占较大比例。不少问题青少年出自单亲家庭,父亲或母亲在生活中需同时扮演父母双重角色,由于他们缺少相应技巧,对问题青少年无从下手。第二,社区青少年家长普遍处于社会较低阶层。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父母担心青少年流连街头、集群结党、误入歧途.近年,更令我们担忧的情况是有些青少年不再外出活动了,他们呆在家中,带着空洞的眼神、重复的动作、双手日夜游走于鼠标键盘  相似文献   

9.
"青春·心语工作坊"项目通过三阶段计划四年时间的实践,为社区青少年建立社会资源支持网络系统,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社区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Self-Confident(自信)、Activity(活力)、Self-Respect(自尊)、  相似文献   

10.
“边缘少年”能否顺利完成角色过渡,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成长道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社区里建立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边缘少年”违法犯罪的社区教育模式,开展科学、专业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将“边缘少年”的违法犯罪降到最低点,把临近犯罪边缘的青少年拉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  相似文献   

11.
希望之路     
丁菲 《社会工作》2008,(5):39-40
目前,城市失业青少年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了,他们大多数是在16~25岁之间,被称为“失业、失学、失管”的社区闲散青少年。他们其中不仅有初中、高中等低学历者,也有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的毕业生。在这些失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环境适应能力差、自我期望过高、缺乏敬业精神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父母担心青少年流连街头、集群结党、误入歧途。近年,更令我们担忧的情况是有些青少年不再外出活动了,他们呆在家中,带着空洞的眼神、重复的动作、双手日夜游走于鼠标键盘上。旁人越来越少听到他们的声音,越来越难明了他们的所思所想,看着他们逐渐连学校也不愿回,社交也断绝了……我们无奈地问道,为何单单一部电脑,就足以完全俘虏我们的花样少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孤残青少年抗逆力服务研究的现状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本质内涵出发,以孤残青少年服务的小组工作实务为例,介绍社会工作专业背景下的抗逆力提升服务的一些做法。从抗逆力的归属感、效能感和乐观感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提供相关服务,以适度性和可持续性为标杆分析了抗逆力提升小组的状况,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三年的时间,在与灾区儿童青少年同行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社工们藏起背后的艰辛,扬起嘴角的微笑,为青少年放飞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实现心理重建的一次次跨越。在灾难救援时期,他们和解放军、当地民众、各行专家一起,为儿童青少年筹集物资、安排住处、处理创伤、抚慰人心;在重建阶段,他们走进灾区城镇农村、学校医院、家庭社区,  相似文献   

15.
裴小茹 《社会工作》2012,(11):71-73
抗逆力是指个人面对危机或逆境时,能够理性作出正向的、建设性的选择方法和应对策略的能力,是风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相互较量的结果。生活环境的断裂造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内在保护性因素的不足与外在风险性因素的增加,风险防御机制的缺位与失灵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造成诸多负面的影响。学校社会工作通过个案辅导解构问题、小组介入重建自我认知、社区联合增进社会认同的方式来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发展中的保护性因素,降低危险性因子的影响几率,提高其应对危机与困境的能力,最终建立起个体的抗逆力。  相似文献   

16.
家庭、学校和社区对于青少年的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前两者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社区这个层面的作用并没受到充分重视。针对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的缺失,本文以广州市仁爱社会服务中心主办,粤港社工系师生策划和实施的一个社会实践课程为案例,探讨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居民参与社区义工组织有助于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统一感和幸福感.通过对中国长三角8个城市的实证调查,并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等社会学统计方法分析发现,居民对基层政府的满意度与居民参与社区义工组织的态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对社区义工组织的成长亦有积极影响.因此,基层政府应加快法治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居民对基层政府的制度化评议活动,以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义工组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江晓萍 《社会工作》2009,(13):64-64
我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我们为社区播洒着温暖的阳光 我们要让社区青少年对前途不再迷茫 使他们把握住每一次成功的方向 让青春的理想从此扬帆远航 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9.
黄芳芳 《社会工作》2010,(19):56-57
构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有许多。不少青少年因为个人情绪困挠、缺乏自尊感和成功感等原因,希望通过网络找到现实中失落了的学习满足感、友情、爱情、自信心和自控感等。关注青少年的需要和情绪是协助青少年适应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变得日益重要。社区工作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对近十年以来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能力研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者在进行社区管理与服务以及社区教育等职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为社区工作者的入职选拔、在岗培训提升等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的职业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