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郭明霞  扶庆松 《社科纵横》2009,24(12):87-88,96
法律和社会伦理是社会工作组织及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两种行为准则。社会工作实践中,人们高度重视社会伦理,却忽视了社会工作法律。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社会工作法治秩序的建构不可忽视,同时也存在着现实障碍,要从社会工作者及服务对象法律信仰的建构、法律意识的重塑、社会工作法律资源的补给和法治秩序与社会伦理的整合着手,构建符合中国社会工作现实情况的现代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2.
牛芳  张燕 《社会工作》2013,(3):123-129
近年来,"儿童虐待"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工作亟需介入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文化、法律和伦理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儿童虐待"问题时遇到的文化困境、法律困境和伦理困境;社会工作者面临"儿童虐待"问题时要担当起服务的提供者、受虐儿童的支持者、制度的倡导者以及法律和政策的影响人的多重角色,为更好地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3.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中国正在由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向一个多元化的公民社会演变,政府职能开始转变,民间社会从政治权力中逐渐分离出来,并显示了巨大的能量。大政府、小社会的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社会工作在这一背景下也在悄悄的改变。本文就是具体论述在这一转变之后,社会工作和公民社会间的关系。首先对公民社会中的社会工作进行宏观考察,分析公民社会下社会工作、国家权力和公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公民社会与社会工作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工作对公民社会的作用有:社会工作为公民提供帮助,救助公民于危难之时;社会工作帮助公民解困;社会工作帮助公民更好地发展。公民社会对社会工作的作用:公民社会监督社会工作组织;公民社会监督和保护社会工作者;公民社会在经济上支持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4.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中国正在由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向一个多元化的公民社会演变,政府职能开始转变,民间社会从政治权力中逐渐分离出来,并显示了巨大的能量。大政府、小社会的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社会工作在这一背景下也在悄悄的改变。本文就是具体论述在这一转变之后,社会工作和公民社会间的关系。首先对公民社会中的社会工作进行宏观考察,分析公民社会下社会工作、国家权力和公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公民社会与社会工作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工作对公民社会的作用有:社会工作为公民提供帮助,救助公民于危难之时;社会工作帮助公民解困;社会工作帮助公民更好地发展。公民社会对社会工作的作用:公民社会监督社会工作组织;公民社会监督和保护社会工作者;公民社会在经济上支持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5.
石燕 《社会工作》2012,(4):55-57
现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而此时,随着学校社会工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开始重视学校社会工作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作用。本文则以此为研究点,探讨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目的、对象和方法上存在的异同,以便更好阐述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上的重要作用已受到关注,但对其实现路径的研究仍非常欠缺。企业履责的三重动机理论为社会工作精准促动企业履责提供了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可针对企业履责的工具性、关系性与道德性动机发挥专业优势,有的放矢,更为精准促动企业履责,主要实现路径包括:需求引导、利益激发、关系协调、团体约束、理念教育、文化倡导。探究社会工作精准促动企业履责的实现路径,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服务于改善民生及参与社会治理的独特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明伟 《社会工作》2011,(22):61-62
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正、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体制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改善社会的状况、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公平正义既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追求,因此,社会工作的发展必将为创新社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在我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到社会减压阀作用的发挥,它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为了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将描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学理反思。  相似文献   

9.
陈建平  张丽芬 《社会工作》2014,(2):115-121,143
从广义上看,医疗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包括医疗救治、精神健康服务、康复工作和公共卫生等。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医疗救治领域的内容包括心理疏导、改善环境、信息传达、个案管理、协调医患关系;医疗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服务领域的内容包括帮助精神病患者消除孤独感和隔离感、帮助精神病患者融入家庭和社会;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康复工作领域的内容包括提高残疾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残疾人的教育环境、就业环境及社会环境;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内容包括疾病预防、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08,(13):64-64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状态。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相对于常态时期具有更复杂、更躁动、更迷茫、更活跃的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表现,特别指出社会工作在缓解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方面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目标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沛  曲绍旭 《社会工作》2012,(2):4-7,12
企业社会工作、工业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三者在外延上存在着区别。从历史与逻辑发展角度看,企业社会工作是从工业社会工作的概念发展而来,中间又经过职业社会工作的"过渡",三者在"社会工作"之内涵上相同,在外延上有异。目前,企业社会工作的提法似更为合适。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手法,以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为案主对象,以预防和解决企业及其职工问题为目标,以企业员工全面发展和企业组织科学管理为宗旨,以培养和发扬员工互助精神和自助能力为追求,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增进员工福利、提升企业效率,促进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专业化介入手法与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进步,各行各业分工日趋细致,大陆社会工作界该如何走向"教学─考试─训练─进用"的行业规范。本文尝试以人群服务业视角来看待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未来发展,从当前社会问题的现况来界定医疗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四大类别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工作内容,再深入探讨社会工作行业如何进一步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进行系统性连结,以跨中央地方、行业协会的现有资源来支撑社会工作专业分类的理论依据。同时,另外提出现阶段由官方主导社会工作师考试所存在的问题,同步对照台湾"立法部门"近年对"专科社会工作师法"借鉴欧美专科医师制度的成因进行分析,期盼未来在大陆制定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时,是否严格执行各实习单位的实践年资纳入考证环节,再藉由成立专科社会工作学会来主导高级专科社会工作师,走向服务专科化、服务全面化的专业技术行业之列。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有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实践。社会工作已经从理论教育转向服务社会需求,并且在应对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了解农民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知现状,对于寻求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的突破口,进一步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芳 《社会工作》2012,(6):20-23
社会工作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实践工作原则都涉及伦理原则,或者是建立在伦理原则的基础之上,伦理方面的内容融入到了所有阶段的社会工作教育中。目前,在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重知识、重技术,轻伦理现象。伦理知识的缺乏导致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困境的频繁出现,而伦理困境解决的草率性和不一致性,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加强中国社会工作伦理议题的研究,重视本土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探讨、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纳入整个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是社会工作教育及实践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刘刚  李德刚 《社会工作》2011,(18):58-60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高质量的社会工作需要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撑,而这种人才能否培养得出来的关键就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当前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多比较年轻,其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若干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他们跨专业的转型背景,其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我们需要探索必要方式,提升其师资水平,加强其队伍建设,从而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7.
This cross‐sectional quantitative study expands the knowledge on the level of involvement of social work academics (SWAs) in social policy formulation processes, and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is. SWAs are an interesting case for exploring the academia–policy nexus because they are affiliated with a profession in which the discourse regards social policy as a target of intervention. The study took place in Israel, where social work is strongly embedded in academia and enjoys relatively high professional status. The study drew upon a sample, which consisted of 57 per cent of all SWAs in Israel, and employed questionnaires developed specifically for the study.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highest levels of involvement were in activities characterized by more active, public sphere routes of influence within the policy arena that were undertaken in conjunction with traditional social work partners. Social work scholars engaged in these activities mor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These forms of policy involvement reflect the dual impact of academia and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upon SWAs. Associated with level of involvement were individual factors, which included academic rank, perception of the social role of academia, perceived individual policy role, and perceived policy competencies. By contrast, factors linked to i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policy engagement were not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policy involvement.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有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实践。社会工作已经从理论教育转向服务社会需求,并且在应对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了解农民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知现状,对于寻求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的突破口,进一步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恢复和发展已有近二十年,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日益重视,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然而,一个至今仍没有改变的事实——社工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体制因素,社会工作"教育先行"策略应该有所调整,社会工作发展应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启程2008年11月4日,我带着一个红白蓝胶袋、一个皮夹,背着一部手提电脑,一个人来到了江门,一个全新的城市,开始了我的社工生涯.来到这个城市,主要是因为被健玲师姐那份浓浓的家乡情怀深深吸引,当时从报道中看到她那种投入和不断将社工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医院工作中的热情,我的心里有一股热潮: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从我开始接触社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