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和印度占世界人口总数约40%,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流浪儿童数量都很庞大。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流浪儿童基本情况、政府救助、非政府救助等情况,借鉴印度的一些救助措施、救助理念,推动我国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流浪儿童问题突出,中国将在立法方面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管理。流浪儿童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它的救助、保护和管理一直受到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了解,中国自2003年开始实施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12,(1):65-F0003
辽宁盘锦市救助管理站,多年来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救助、保护、关爱流浪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工作。对全市特困未成年人、流浪儿童、孤儿、残疾家庭子女、服刑人员子女等分布、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深入开展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及特困儿童工作,以“全纳式”儿童救助理念,开创了救助流浪、困境儿童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15日~18日,笔者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小野正博先生、孙丹秋女士就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流浪儿童合作项目赴项目执行单位——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调研。 调研期间,听取了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对于合作项目自2001年开展以来的情况介绍以及对2004年工作的设想,实地考察了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站内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类家庭”项目、全天候救助点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前往郑州大学,与该校社会工作系师生就如何参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进行了座谈。调查显示,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明显,探索出与新的工作形势相适应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流浪儿童数量庞大,问题比较突出,但与此同时,在预防和救助方面,印度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一些预防、救助理念,制度和具体措施值得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背景及考察的主要内容蒙古国是亚洲地区较早与英国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合作开展流浪儿童救助工作项目的国家之一。1999年9月,英国救助儿童会总干事魏洁女士等一行三人来我国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访问交流时,介绍了该会在蒙古国开展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合作项目的工作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并强调了蒙古的工作经验可能对中国开展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当得知  相似文献   

7.
李宝芳 《社会工作》2011,(14):91-93
目前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一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积极性不够;现行救助保护政策中的返家政策难以有效救助流浪儿童;救助理念滞后等。为进一步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需要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条例;需要国家出台具体的鼓励措施调动地方积极性,并加大投入力度;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从源头减少流浪儿童,同时为返家儿童提供跟踪服务和制定儿童寄养服务政策;救助机构要以儿童为本,实现更人性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余泳 《社会工作》2011,(21):28-29
2011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8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两项文件体现了政府对儿童、青少年尤其是流浪儿童的权利的重视与保护,也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工作救助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克服救助过程中的各种困境,以流浪儿童为中心,促进流浪儿童自我发展,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流浪儿童状况和救助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英国救助儿童会与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在流浪儿童领域开展尝试性合作以来,我们一直关注产生流浪儿童的背景研究,以期在评估法律、法规、政策等宏观层面对改善流浪儿童状况发挥的整体作用,并在进行理性梳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各地救助保护中心在微观运作层面为特殊困境儿童提供紧急庇护所产生的实效。本文通过对流浪儿童现状、有关流浪儿童的法律框架、工作发展进程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叙述性评估,尝试理清中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发展脉络,并根据已有经验提出一些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泰州市救助管理站三年内登记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进行分析归类,流浪未成年人大致分为四类:贫困型流浪、教育问题型流浪、家庭问题型流浪、主动型流浪。在心理救助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运用提供社会支持、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改变不良的认知以及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等方法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救助。  相似文献   

11.
祁靖 《社会工作》2009,(6):39-42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生、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救助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在社会救助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能否进一步发展、完善,关系到广大人民能否分享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成果。本文主要从我国社会救助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出发,探讨了我国社会救助实施过程中几个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姜春艳 《社会工作》2009,(22):21-23
我国的流浪儿童数量呈上趋势。但目前的救助多从矫正流浪儿童的偏差行为入手,以遣送回家为最终目的,并没有真正保护儿童的切身利益。笔者通过在南京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实证案例调查,用ERG需求理论和优点视角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中心可以开展的新服务,包括对原生家庭的关注和儿童本身的培训等,力图对南京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笔者的调查,流浪少年儿童流浪期间生活没有保障,有65%的流浪少年儿童曾经受到过欺负,有30.1%的流浪少年儿童曾经被人诱劝加入组织。所以,必须对流浪少年儿童实施主动救助。郑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将外展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与保护,大力开展街头巡回救助,同时吸收已经接受救助的流浪少年儿童参与进来,协助外展社会工作者发现和帮助还在街头流浪的少年儿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喀喇昆仑公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超大型外援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出于战略考虑,中国在修建喀喇昆仑公路的问题上积极主动,不仅提议修建此路,而且还承诺提供援助;尽管在中巴事实同盟形成过程中两国战略目标逐步重叠,但因顾忌美国的反对,巴基斯坦在修路问题上态度有过反复;1965年的印巴战争最终促成喀喇昆仑公路的上马。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十年间,印度通过自身的规划与努力逐步建立起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国际发展援助体系,并在国际发展援助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印度模式。本文以印度国际发展援助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印度以南亚为核心,非洲、亚洲为两翼的国际发展援助特点,在运用实证数据分析印度对外援助区域特点和战略诉求的基础上,比较了印度与中国在非洲发展援助的差异点,并对印度现有的国际发展援助组织的特点和对外援助模式进行总结与归纳。  相似文献   

16.
Over the span of the 1990s, street children have become a noticeable phenomenon in many cities of Russia. Deprived of parental supervision and wandering around the streets in search of sustenance and amusement, they are cause for worry in society. Newspaper articles and popular science publications print disturbing data about the numbers of such children (from 1 to 5 million; the total number of children in Russia is about 37 million). In actuality, however, there are no reliable data on the numbers of street children in Russia, especially since there is no unified consensus as to just who are to be considered children of the streets. Indirect data give evidence of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numbers of neglected children who come to the attention of state bodies and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compared with the late 1980s. For example, by the late 1990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being brought into the Centers for the Temporary Detention of Juvenile Offenders of the MVD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these centers, with the acronym TsVINP, are often referred to by their former name of reception and disposition centers) had risen by about two times compared with 1988. There was also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hildren's homes [orphanages] in the country (the number almost doubled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now there are more than a thousand of them. Children's homes, boarding schools, and municipal and charitable shelters are not able to accommodate everyone who needs them. As before, a major role in the system of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children's homelessness is being played by police agencies that pick up suspicious-looking children in the streets. Children from other towns are placed in the reception and disposition centers to determine what the facts are, while youngsters from Moscow are sent back to their homes. The children may spend up to a month in the reception and disposition centers while personnel determine their place of residence and whether they have any record of criminal doings or have run away from juvenile educational and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s. They are then either taken back home or placed in children's homes. Many wind up in the streets again, are picked up again, and so on. Of the 6,000 children brought into Moscow's TsVINP in 1998, 1,400 had already spent time there that same year.  相似文献   

17.
刘方平 《南亚研究》2020,(1):125-147,152
巴基斯坦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国家,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涵盖了战略性援助、发展性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等类型,援助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设施方面.经过实证分析,中国援助带动了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额以及中国对巴基斯坦直接投资的增长,给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带来了切实的帮助,但这也容易让巴基斯坦形成对中国的“援助依赖”.巴基斯坦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和国际局势变化会影响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效果.共建“一带一路”之际,中国需适时调整对巴基斯坦的援助策略,努力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共享合作发展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程福财 《社会》2009,29(5):168-186
流浪儿童现象是一个普世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上海火车站地区49名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流浪儿童问题的生成主要是由社会转型过程的家庭功能失调、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和儿童对自主童年的追求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社会文化已确定的规范性儿童照顾模式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条件之间产生明显的断裂,进而迫使儿童外出流浪以寻找替代性的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