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星明 《社科纵横》2011,26(1):138-140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起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有主观、客观和社会原因;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利,从分析网络成瘾概念与症状及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入手,确定小组工作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介入层次及优势。最后确定了一组具体的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小组计划。  相似文献   

3.
小组背景在社区青少年基础工作(上门走访、电话访谈、外围访谈等)中社工发现,部分社区青少年因沉迷网络、失业等原因长期在家变得意志  相似文献   

4.
岳磊  于黎黎 《社科纵横》2008,23(4):83-84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心理特征的分析,指出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文化,它具有虚拟性、衍生性、开放性、极端性、难控性等特征。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双向的。为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抑制其消极影响,政府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要自觉养成文明上网习惯、增强思想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刘燕 《社会工作》2009,(22):48-50
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堪忧,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干预方法。社会工作以优势视角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不仅注重挖掘和利用青少年的优势资源,而且重视从个人、家庭、朋辈、学校、大众传媒、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开展系统干预。  相似文献   

7.
励晓婕 《社会工作》2009,(17):43-44
在社区青少年基础工作(上门走访、电话访谈、外围访谈等)中社工发现,部分社区青少年因沉迷网络、失业等原因长期在家变得意志消沉、心理自卑、脾气暴躁、不愿与人交往,也不愿意多说话,难以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8.
谭绍珍 《社会福利》2014,(11):30-31
正根据美国Child Trends一项大型研究显示,成年人的关心及支持对青少年成长过程担当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国外和香港等地,对于缺乏父母适时引导的青少年,政府和学校从小区邀请一些成熟、有责任感及对生活有正面价值观的成年人,举办不同类型的少年导师计划,作为青少年学习模仿的对象,为成长中的青少年作生活及情绪上的指引,对于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社交发展和改善他们的认知有很大帮助。生活在福利院的孤残儿童,虽然有大量的社会热心人士前来献爱心,但是志愿者人员众多,更替频繁,走马灯似的志愿服务,致使孤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2011,(4):37-39
需求分析(一)小组背景平时的工作中,发现身边有很多迷恋网络的青少年.经抽样调查,接触过网络的青少年有97%,经常上网的有43%,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有14%.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生活的重心.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导致家庭矛盾、心理困扰、行为偏差等问题,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多变的情绪经常使其不能专心致志、有始有终地做好一件事,严重的甚至会干扰其学习和生活,影响个体的发展。相较于成年人而言,青少年在面对同一事物刺激时,往往会做出更为强烈的情绪反应,所以对于青少年情绪的研究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1.
刘保卫 《社会》2010,30(6):175-201
基于对内蒙古两城市青少年的抽样调查,本文比较分析了网络对边远地区汉族和蒙族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普遍接触网络的情况下,社会化状况总体良好,网络对汉族、蒙族青少年社会化均有显著影响,但并无普遍的不良影响。研究显示蒙族青少年受到网络全球化的影响与汉族青少年社会化效果差异很小。从整体上看汉族和蒙族青少年都随着接触网络时间的延长,网络对其社会化影响将增大。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直接影响其在网上的表现;网上的表现直接影响网下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上网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又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匡促联 《社科纵横》2012,(10):65-67
青少年网络病症的存在既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正常生活和发展,也破坏了社会网络生活的环境和秩序。法律控制和技术监控等他律手段在治疗青少年的网络病症上有其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难以发挥其应有功效的情形,需要借助自律性的道德防治策略去弥补他律手段之不足。他律控制手段与自律防范策略的并举是应对青少年网络病症的有效方略。  相似文献   

13.
试论网络空间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瑞萍 《探求》2005,(2):76-78,21
网络扩大了青少年交往的空间,缩短了青少年社会化的时间,创造了青少年个性化和社会化学习的条件,提供了青少年认识社会和扮演社会角色的便利,创造了青少年自我实现的机会,从而对青少年社会化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网络交往导致青少年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引发青少年的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恋网成瘾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使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导致青少年对不同文化与价值选择的困惑,从而对青少年社会化带来消极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效应,减少其消极效应,应培养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强化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4.
孙金明 《社会工作》2011,(24):41-44
社交恐惧心理障碍是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对青少年群体的社交恐惧心理障碍进行社会工作介入:采用人本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案主的认知、行为和情绪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咨询与干预。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错综复杂,试从社会化的视角多维度剖析青少年的犯罪根源。笔者认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社会化机构自身的变异,社会化机构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化时存在内容片面性、手段复杂性和不当性,以及社会化大环境的变迁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时代,整个社会的网络传播发生了技术和内容层面的巨大变化,其中网络情绪展示了当代网络传播与网络危机的非理性面貌。特别是借助新媒体的力量,网络情绪的发生和传播更为便捷、迅速,容易引发网络暴力,伤害网民和社会群体,破坏网络生态安全。大量爆发的负面网络情绪事件,对于新媒体行业的网络舆情管控和安全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基于当前高质量发展理念,探究网络情绪的主体心理发生机制,探寻网络情绪的传播要素,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情绪传播带来的舆情风险和社会危害,从而有效地加强网络情绪的监控和治理,促进我国网络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构建。  相似文献   

17.
黄芳芳 《社会工作》2010,(15):46-48
组员需求分析 社区青少年的逆境大多来自家庭和社会,他们担心自己的工作、家人的不理解、社会关系的处理、朋友面前的表现。当身处逆境,每个人都会有一连串的情绪反应,感到担心、惊慌,忧虑,因此遇到问题时很容易出现危机。提升社区青少年在逆境中的反弹能力,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增强保护因素,提升社区青少年的能力感、归属感和乐观感。  相似文献   

18.
钟其 《浙江学刊》2007,3(5):196-200
社会控制理论是当代犯罪社会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工具,其为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理论在结合我国转型社会的现实国情基础上可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提供一种路径。本文以社会控制理论为核心,通过对犯罪青少年自身因素,国家公权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引导、预防、处置之道,以及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诸种社会环境情势等的深入剖析,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是个体身心失衡、政府防控缺位和社会环境失序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赵罗英 《社会工作》2011,(11):63-66
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来源为非正式支持系统与正式支持系统,非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成员、亲友邻里、同伴等,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学校、政府、志愿者、福利组织及社会人士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网络对灾后青少年心理恢复具有较强的助益作用,非正式支持系统与正式支持系统对灾区青少年心理复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罗英 《社会工作》2011,(22):63-66
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来源为非正式支持系统与正式支持系统,非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成员、亲友邻里、同伴等,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学校、政府、志愿者、福利组织及社会人士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网络对灾后青少年心理恢复具有较强的助益作用,非正式支持系统与正式支持系统对灾区青少年心理复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