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童顺顺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自己的丈夫还活着。自从几天前有人说,在城里见到了她的丈夫,她的思想就在剧烈地翻腾,丈夫死而复活,是喜是悲她说不上,总之她记得: 她与在某部当兵的同乡张忠于1959年结婚,至1970年已有三个孩子,1970年部队来信说,张忠犯下反革命罪行,已被收监,望她与丈夫划清界限。“划啥子界限呦,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我等着他”。1971年,部队又给童顺顺所在公社来信,告知  相似文献   

2.
妻子的自白     
有这样一对青年夫妇,应该说他们是幸福的一对。丈夫有才华,有男子气,光这两点就够妻子骄傲的了。妻子小巧温柔,完全符合丈夫择偶的标准,两人一见钟情,没多久就结婚了。婚后妻子尽心尽意的侍候丈夫,她愿意侍候,说这是妻子的本分。丈夫很满意,说这才是东方女性。可是,过了一年多,妻子叹息了——唉,女人把自己全部的温柔和体贴都给了丈夫,却不能得到同等的回报。我不奢求同等,  相似文献   

3.
《东西南北》2011,(16):34-36
邓文迪一直被认为是有野心和欲望的女人。她有过两任丈夫,一个比她大30岁,一个比她大38岁。她借第一个丈夫获得美国绿卡,在耶鲁读了MBA,而第二任丈夫默多克让她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相似文献   

4.
正"为什么历史是history不是herstory?"1989年,台湾大学历史系新生彭怡平问教授,却并未获答。她立下宏愿:总有一天,要用女性的角度写一部"herstory"。伊朗伊斯法罕市,一间普通民居内,台湾摄影师彭怡平用提前恶补的波斯语问79岁的塔荷蕾:"奶奶,你人生的未尽之梦是什么?""我奶奶没什么梦想。"塔荷蕾的孙子抢先回答。"奶奶,你的梦想是什么?"彭怡平再问。"奶奶就是希望全家人好。"孙子依  相似文献   

5.
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张发奎,星期五上作文课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作文命题《记我家一位会发财的人》,结果,一个名叫朱小华的学生就交来这样一篇作文。全文摘抄如下: 我的爷爷病发财朱小华写我的爷爷在一个单位当局长,过去,常听奶奶抱怨爷爷:“官儿不小,挣钱不多,真没本事。”爷爷总是这样回答奶奶:“本事是工作,不是钱。”但是,近一年来,不见奶奶抱怨爷爷了,反听奶奶常这样夸爷爷:“老头子这几年干得不错,我也沾上光了。”我也觉察出,我家这一年钱多了。钱是怎么来的,我不明白。只有一件事,我知道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6.
齐芳 《社会工作》2009,(3):26-27
案例1:小萍与丈夫结婚16年了,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刚上初中。一家人过着幸福和睦的生活。但是不久,这份和睦就被打破了,因为小萍丈夫的单位来了一个女实习医生,领导让身为主任医生的小萍丈夫带该实习医生。由于工作的关系,丈夫经常值夜班。小萍开始听到一些有关丈夫与该实习医生的风言风语。  相似文献   

7.
候某,男,16岁,山西人,受教育程度是小学,在外流浪一年多了。他两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犯罪进了监狱。其父在服刑期间认识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比他父亲提早释放,便将候的母亲骗走,现在他的母亲嫁给了那个男人,生有一女孩。法院判决候某由其母亲抚养,但养父待他不好,经常打骂他,亲生母亲待他也不好,身上很多处伤都是他们打的。姑姑、舅舅和奶奶在家,姑姑也曾接他去她家里住,但是骗了他的钱。候某怀疑姑姑、  相似文献   

8.
《东西南北》2008,(4):75-75
我的面前摆着一张读者评刊表。每天有近百张评刊表从全国各地寄到这里,但这张有些特别:黑色楷体,笔画工整,没有一处涂改,透着十分的认真。上面赫然写着:"我是一名服刑人员。"透过这张纸,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本质不错的青年,不慎触犯了法律,但他好学,喜欢读书;他稳重,待人真诚;他上进,拥有理想。这是他对本刊的意见和建议。也许,他也需要我们的帮助。这个下午,这张评刊表在每个编辑手中传阅着:他最喜欢的杂志是  相似文献   

9.
为积极应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带来的突出问题,山东省滨州市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将其作为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新滨州的重要举措,纳入科学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截至2014年9月底,该市各类养老床位新增4426张,总量达21581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9张,建设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1处、农村幸福院108处.  相似文献   

10.
案例1:小萍与丈夫结婚16年了,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刚上初中。一家人过着幸福和睦的生活。但是不久,这份和睦就被打破了,因为小萍丈夫的单位来了一个女实习医生,领导让身为主任医生的小萍丈夫带该实习医生。  相似文献   

11.
我叫林金泰,今年80足岁,出生在1918年的阴历11月初七,展马。老家在浙江舟山的定海县,我也出生在那里,小时候由奶奶养我。我父亲有办个兄弟,但到我这一辈只有我一个男孩,所以奶奶一定要把我放在她身边才放心。长到8岁,要上学读书,父母在上海,奶奶才让我去了那里。可当时我心野,不愿读书,只读了2年。我13岁时,“一二·八”战争打响,我又回到舟山。我的姨爹木匠手艺很好,于是让我学木匠,可我还是贪玩,学了两年还没出师。我一边学木匠,一边还帮姨多家种田。一次我母亲回舟山,看见我人很注,十分心疼,又带我去了上海。到了上…  相似文献   

12.
咨询服务台     
律师同志:我今年60多岁,与丈夫感情不好分居多年。现在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每月不足300元的收入不能养活自己及看病,要求丈夫(他每月有退休金1000元左右)给生活费,丈夫说孩子可以赡养我而拒绝给钱。丈夫的做法对吗?周大年周大年同志:首先要以肯定的是,周某丈夫的做法是错误的,也可以说是违法的。虽然我国法律是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但我国《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抚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法律这样规定是因为夫妻是共同生活的伴侣,双方在经济上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供  相似文献   

13.
我叫周翠珍,1965年7月1日出生于江苏扬州,我 的祖籍也是在那里。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家境一般;没什么积蓄,但也从来没饿过肚子。我在26岁的时候,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丈夫是同村人,一个很平凡的男人,但他老实又勤劳,不久,我便与他结婚了。婚后,我和丈夫与公婆住在一起,家庭生活和睦幸福。一年后便有了儿子。现在上小学三年级。 我和丈夫是97年来上海的。在这之前,大概是93年的时候,我们到上海来过,那时是来玩的,住了没几天就回去了。那时对上海的印象很深,觉得上海很大、很繁荣,尤其是南…  相似文献   

14.
清丰亭遐想     
李璨 《生存》2020,(4):0225-0225
古以来,以一个普通农民的名字命名一个县至今达1300多年,仅有一例,即清丰县。这个农民叫张清丰,隋朝人,善事父母,尽心行孝。奉养父母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张清丰何以借此流芳千古?带着满腹疑虑,我来到了位于清丰县城西北角处的清丰亭。  相似文献   

15.
正"转行修脚就是想让老人活得舒服些"38岁的马彩霞出生于原平市大林乡下申村一户农民家庭,从小受老实巴交父母的影响,曾怀揣着"白衣天使"的梦想考入原忻州地区卫生学校学习;曾分配在国有大型企业原忻州地区南白水泥厂供职;也曾因企业不景气下岗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当年她丈夫在报纸上看到许多人有脚病,但缺乏专业治疗人员。许多人患了脚病,不得不去街头求助游医。她丈夫建议有护士基础的她去学修脚,其实当时她也犹豫过,但后来在丈夫的鼓励下,她选择了修脚这个服务行业,并南下北上、遍访名师学得了精湛技艺。马彩霞告诉笔者,"一开始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学的,想着如果不好学,就换。1999年,在河南  相似文献   

16.
视角     
《东西南北》2010,(5):3-3
数落丈夫危害等同吸烟 如果你总是数落丈夫不够帅或太矮,那就要小心了,他们的健康状况会因此变得更糟糕。意大利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常被伴侣称赞有魅力的男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比总被伴侣“讥讽”的男人要低2.6倍。  相似文献   

17.
案例背景案主18岁,女,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理科学生。2008年4月初在其奶奶陪同下,前往社区青少年工作中心求助。父母在案主11岁时离异后,母亲离开去外地工作,案主与爷爷、奶奶和父亲生活。父亲于案主15岁  相似文献   

18.
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00余万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使山东省汶上县各类养老机构发展到38处,其中政府主办的养老服务机构15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2处,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处,村级老年人互助养老院17处,1000余名农村老年人享受到互助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1处,全县养老床位达3100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5张,基本满足了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免费代养康复,卸去患儿家庭重担 2012年8月20日,记者来到儿童福利院时,3岁的脑瘫患儿瘦瘦正在奶奶的陪伴下做康复治疗,腿上连接着痉挛肌低频治疗仪,在低频脉冲电流下,肌肉一定频率地收缩舒张.在旁边看护的康复师告诉记者,这可以强化瘦瘦的触觉体系,增强肌肉的力量. 瘦瘦家住荣成,奶奶在福利院外租了一间房子,每天陪着他做治疗."福利院里有专业的康复治疗仪器,也有着接受过培训的康复师,在这里,瘦瘦可以像以前一样接受康复训练,而且不收取费用."瘦瘦的奶奶告诉记者,瘦瘦刚出生时,很漂亮,眼睛大大的,全家人如获珍宝.  相似文献   

20.
双面宋鸿兵     
京城东直门附近的一处写字楼内,宋鸿兵手持一张密密麻麻的采访提纲,对着某财经日报记者侃侃而谈。正在此时,央视《证券时间》栏目组也打来电话,希望为宋老师录制20分钟的“新年寄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