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丽萍 《社科纵横》2014,(6):107-109
随着社会的变革,新形势下的基层社会矛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的产生既有现实层面的原因,也有心理层面的原因。针对心理层面的原因,可以通过构建基层社会矛盾的心理疏导机制来化解基层矛盾。为此,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心理疏导服务体系,二是健全心理疏导工作制度,三是打造高素质心理疏导人才队伍,四是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2.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军  余维法 《探求》2008,(1):22-24,21
任何社会矛盾最终都反映到心理层面,因此心理疏导对于化解社会矛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心理疏导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改革赢得宝贵的时间,并为彻底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依据。多层次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至少包括医疗情境下和非医疗情境下两种基本形式。前者有助于增强民众的社会心理承受力,后者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公平理念,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增加对社会稳定的预期。  相似文献   

3.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十七大报告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对这一论断的内涵进行认真细致的解读。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而且还要坚持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秀经验成果。其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角和新要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条件变化做出的积极应对;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处理现代人际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着重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2):92-97
社会存在以及人对社会存在的意识是疏导畸形社会心态的方法论基点。基于改善整体性社会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强调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通过祛除相应的社会土壤或者改变相应的社会环境,实现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基于改变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强调通过直接干预当事人的认知、情感(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实现对当事人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基于改善局域性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强调改善社会环境与改变心理环境都是实现心理疏导目的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和谐心理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心理是一种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的健康社会心态,但与健康心理又不能简单等同。和谐心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纬度和心理支撑,不和谐心理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心理的建设路径应包括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等四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安素贞 《探求》2012,(4):103-105
针对新时期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应借鉴心理疏导的方法对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心理疏导与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都关注人,运用心理疏导创新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可能性。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完整的企业心理疏导系统、借用心理疏导的谈话语言技巧、建设与心理疏导相关的企业文化。但在运用心理疏导创新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时需要注意平等性、引导性、长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益矛盾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性条件。群众工作要寻求到自己的活力,就要善于疏导和化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条件下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增强群众工作的满意度,创造人本群众工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4):49-51
社会竞争加剧、收入差距拉大及各类突发事件,使人们面临巨大心理压力,幸福感降低。要提高城市人幸福指数,一是通过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性需要:二是关注个体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维护健康积极心态。通过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来提升幸福感,较之于发展经济,更为绿色环保,自然与社会成本更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营造稳定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建设幸福城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永莉 《社科纵横》2011,(9):150-151,15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心理品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落脚点。在工作对象上做到心理疏导既面向全体学生也针对特殊的群体,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本文从心理疏导的含义及理念、途径和意义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进行了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陈曦 《社科纵横》2011,26(1):153-154
怨恨心理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因受到伤害或体验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一种负性情感。伤害或挫折、压抑或隐忍以及软弱无力是怨狠心理滋生的三个基本因素。官兵怨恨心理的滋生和积聚会对官兵个体和他人甚至所在团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育引导官兵加强个人修养,及时做好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创建和谐宽松的军营环境,消除怨恨心理滋生的源头和隐患,尽可能杜绝因怨恨引发的事故案件的发生,为部队各项建设创造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1.
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一个不能不加以注意的重要趋势。我们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就不仅要从国内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来认识,还要以更广阔的世界眼光,从国际化的环境和趋势来加以认识。由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国际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和能力,应当包括提高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建构和谐企业机制是企业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工作者除在政府、非政府或非营利等部门发挥效能外,在企业中社会工作者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企业领域中的运用与实践,是对企业员工及企业本身提供的专业性服务。企业社会工作不仅可以为企业员工遭遇困境提供协助,而且还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潜在的内动力。企业社会工作在建构和谐企业机制中应用,主要表现为综合社会工作实务的运用。通过企业社会工作的开展不仅能为解决员工问题,而且能为员工发展提供支持性服务;不仅能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而且还能有效地完善制度本身的不足;不仅能解决一些员工与企业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能推动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社会相互之间的认同,解决员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者是"促和谐"工作的天然施行者。社会工作者通过发挥其缓解、恢复和使能职能,实现了化解民怨、解决民忧、维护民利的作用,增进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了社会和谐。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完善财政支持系统以及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工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是一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专业,近十年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迅速。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统计资料看,已经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文章从笔者所在院校新办的社会工作专业出发,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社工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孙亚丽 《社会工作》2011,(18):73-76
社区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环境和区位结构,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是一场具有国际环境背景但又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它的目标不仅在于经济、环境和设施;更主要的还在人,在于人的精神、满意度、归属感和凝聚力。本文把理论上定义的社区概念和现实意义中的社区实体相结合,以北京市YF社区这一新兴公寓式社区为案例,以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基础,针对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社会网络理论在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探讨美国与加拿大社会工作职业和社会工作教育的共同起源和相互差异的基础上,指出两国社会工作职业发展中存在两种可能出现的内在冲突,即强调以个案和治疗的干预方式解决个体问题,还是强调以社会改革的干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同时阐释了两国的社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对于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文君 《社会工作》2008,(22):19-21
社会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阻碍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所以要加快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专业建设,就要做到从专业目标、专业市场、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模式全方位的人才建设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移及民生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5.12"汶川地震以来,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在社会管理及社会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促进就业、整合行业发展、加速民生建设进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上,成为继市场和政府之外又一强有力方面。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春天。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社会组织发展及其人才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各方努力,共同推进社会组织及其人才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刁振娇 《求是学刊》2007,34(4):78-83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虽然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现在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但尚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在现有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立法、执法与司法环节。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体制,使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得到充分地实现,从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发展不断推进,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基于当今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林立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大陆地区社工发展模式特点,从四个视角分析不同模式的构建过程,试图剖析其有待提升之处,为各种模式的发展提供更加清晰的发展思路,推动其向更高层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