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即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社会工作者能够为处于困境中的社会群体提供支持与指导,对社会群体恢复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关爱弱势群体是社会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崇尚专业伦理和敬业、奉献精神将使社会工作者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昭示着法律必须重视人的尊严的维护.在行政法上,尊严价值模式已经成为适当性模式与效能模式之外的第三种正当法律程序范式,强调人的个性、自治,把人视为主体和目的.由这一范武出发,行政执法程序应当体现主体性、参与性、中立性与和平性的品性,强调执法目的的人本化、执法方式的文明化和执法结果的正当化内容.  相似文献   

3.
姚振强 《社会工作》2009,(12):19-21
“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信念强凋个人发展重于个人被动的需求,它植根于人的自由、平等以及人格的尊严、个人的存在价值等西方传统文化要素;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助人理念本质上缺乏基于普遍的人的尊严和个体独立人格的观念,助人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给与者与受助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恩赐和被动接受的心理定势,他们之间缺乏真实的平等。在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进程中,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对社会工作价值信念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诸如价值观选择的困惑、信念与现实的困境以及文化认同的矛盾。针对社会工作的文化背景问题,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应在文化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选择以及自我意识的训练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钊 《唐都学刊》2003,19(4):79-83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体现,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科学界定和合理划分弱势群体,是做好救助工作的基本前提.扶助社会弱势群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政府应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大社会支持与保障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信念强调个人发展重于个人被动的需求,它植根于人的自由、平等以及人格的尊严、个人的存在价值等西方传统文化要素;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助人理念本质上缺乏基于普遍的人的尊严和个体独立人格的观念,助人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给与者与受助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恩赐和被动接受的心理定势,他们之间缺乏真实的平等。在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进程中,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对社会工作价值信念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诸如价值观选择的困惑、信念与现实的困境以及文化认同的矛盾。针对社会工作的文化背景问题,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应在文化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选择以及自我意识的训练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6.
尊严已成为生命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新词汇.西方传统思想上对尊严的理解,因强调人与动物之间存在鸿沟、凸显人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使“人的尊严”概念盛行.但在当代动物解放运动中,“人的尊严”受到了质疑,引发了关于动物是否也有尊严的伦理争议.支持者将尊严的载体扩及动物,一种主张动物尊严独立于人的尊严;另一种则主张动物可以分享人的尊严.有感受能力的动物具有完全的道德价值,应当像对待其他人类存在者那样同等地对待动物.虽然动物和人均具有感受能力,但两者属于不同的物种,拥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动物无法享有与人相同的道德地位和尊严.从否定物种差别的利益平等考虑原则来论证动物尊严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7.
王新 《社会福利》2002,(9):37-39
弱势群体中的许多人,曾经为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岗位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地位。实施对他们的就业援助,解决这些人的就业和生活困难,是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政府重视关心人民的具体体现,对于充分调动和发挥这些人的积极性,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辽宁的做法既是探索,又可借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表明,加强社会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而社会建设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通过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即教育公平、就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医疗公平,让全体人民特别是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地道俄罗斯哲学体系的创造者” ,索洛维约夫对俄罗斯哲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批判确立起一种“完整知识”理论 ;他通过他的万物统一哲学为俄罗斯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的整个学派奠定了基础。索洛维约夫不仅维护了俄罗斯哲学的尊严 ,而且通过重新理解上帝和人的关系 ,维护了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10):98-102
体面劳动回归劳动的本体价值和人文关怀,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尊严、关照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权利公正、追求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实现,是迄今为止最进步和文明的劳动伦理形态。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重要的建设力量和劳动主体,理应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然而,由于制度正义失缺、社会道德关怀缺失、主体现代化能力薄弱,他们在劳动中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社会保障权利贫乏,社会话语权缺失,体面劳动实现困难重重。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应加强对这一阶层的伦理关怀和价值认同,积极构建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营造人道主义的社会道德环境、提升他们的主体现代性素养。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需要借助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实现分配正义的价值目标。以实现分配正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制度建设应该遵循机会平等原则、利益与责任同等分配原则、分配标准与程序合理原则、纠正不公原则等四个分配正义原则。在这些原则基础上建构的社会制度具有内在公正性,能够保证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公正。以社会制度建设保障分配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一个社会将个人追求分配正义的个体意向性整合为集体意向性,形成审视分配正义问题的社会视角,树立平等主义分配正义观,更有效地保护伸张分配正义的行为和惩罚破坏分配正义的行为,并维护和增进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分配利益。  相似文献   

12.
Parent‐and‐child foster placements are used to accommodate parents with their children, either when the mother is a looked‐after child or as a setting for a parenting assessment. Despite this being a specialized role with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affecting outcomes for disadvantaged families, there is currently a lack of accessibl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foster carers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of women with complex needs such as a history of domestic abuse, substance abuse, perinatal mental ill‐health, or having a learning disability. Parent‐and‐child carers experience some unique stresses and value the support of others with similar experiences; this kind of peer support is currently largely absent. This qualitative study has used ten focus groups with foster carers, eight interviews with mothers, and nine interviews with supervising social workers, to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 and a social media‐based peer support network for parent‐and‐child foster carers.  相似文献   

13.
李玲芬 《社会工作》2009,(10):17-19
随着婚姻暴力发生频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机构开始介入婚姻暴力事件。暴力不仅损害了女性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破坏了家庭的安定和谐,而且对社会也具有较大的破坏力。由于引发婚姻暴力问题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介入时,可能面临着各种伦理难题,专业人员要仔细考量各种选择的利弊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当代西方社会项目评估呈现的注重评估价值取向、强调弱势群体发展、关注项目过程机制和重视评估过程影响等发展趋向,对这种发展蕴含的方法论转变作出评论,就借鉴西方评估研究实践、促进评估研究专业化发展和提高项目服务水平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Most conventional studies of the former Australian 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 government refer to its neo-liberal ideological agenda: its concern to reduce government interference with free market outcomes by restricting access to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That analysis suggests a substantial retrenchment of the Australian welfare state based on redirect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isadvantaged from government to corporations, private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Yet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from reliable sources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not reduced social expenditure, and that increasing resources have been directed, particularly via the family payments system, towards some disadvantaged groups such as low-income families and the aged. Utilising the theory of the US political scientist Paul Piers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joint paradox of Australian neo-liberalism: the punitive treatment of some disadvantaged groups such as the disabled and lone parents versus the generosity towards other groups and, more generally, the growth rather than decline in social expenditure. The author asks what this paradox tells us about the likely future of the welfare state in Australia an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6.
梅洛-庞蒂的现象学与社会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岳川 《求是学刊》2001,28(6):21-28
文章通过对法国著名思想家梅洛 -庞蒂哲学和社会理论的阐释 ,指出其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 :将“知觉”和“身体”概念上升到存在本体论地位加以界定 ,从而使“身体”成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理论的重要话语 ;对社会文化中的“语言”、“我思”、“自由”的开放性描述 ,使其哲学成为吁求人道与自由、博爱与民主、尊严与公正的社会实践理论 ;他的审美艺术理论深刻解答了审美超越性和现代艺术的社会价值归属问题 ,对艺术真理性也做出了有相当深度的阐释 ,受到学术界的全新关注。  相似文献   

17.
比照近代民法以财产法为中心,现代民法强化了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从以财产法为中心到人法地位的提升,并广泛体现于民法中主体制度的发展、人格权的勃兴、合同制度的发展、物权法的发展、侵权法的发展、婚姻家庭法的发展等各个方面。中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以人文关怀构建价值理念,注重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充分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基于这一理念,在中国未来民法典中有必要增加人格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编。在中国民法的适用等方面更应强化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