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中国养老模式逐渐由以家庭为核的橄榄型结构向以社区养老为核的橄榄型结构变迁。社区养老将家庭范畴由传统家庭扩展到社区大家庭,将家庭养老的情感依赖与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融入社区养老平台。 S街道老年人需求分布呈现出:基本生理需求>精神需求>社会服务需求的序列。社区养老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政府供给错位、市场购买的实践梗阻、社会团体的供给失灵。在信息时代,“数字化社区网格养老”利用成熟的城市网格管理系统,以社区网格为单位,在政府统筹下精准投入多元养老资源,借助于互联网+社区+养老的信息化方式,实现养老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与无缝隙服务。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家庭地位边缘化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在以往年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导致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衰落,传统家庭照料机制面临挑战。随着传统大家庭的崩溃,取而代之以核心小家庭,家庭保障所依赖的传统孝心,即对父母绝对服从演变为对父母关心和回报式的“爱”,即由绝对服从变为“平等”地位的回报。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老年人不仅丧失了以往所拥有的“家庭特权”,并由传统家庭养老中的强势地位转为现在家庭养老中的弱势地位,即老年人过去在大家庭中所拥有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流动对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而这一社会流动直接冲击了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各种维持机制,使得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军 《社会》2001,(9):22-24
家庭养老在中国既是一种悠久的传统 ,也是一个古老的制度。直到20世纪90年代 ,其依然是中国目前主要的养老形式。但是 ,我们不得不注意到 ,在社会经济现代化和现代人口结构转变的过程中 ,传统的家庭养老开始面临许多挑战 ,它无法解决全部的老年生活保障问题。因此 ,必须对家庭养老制度进行创新 ,推行居家养老。传统家庭养老面临挑战家庭养老在我国养老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 ,必须清楚地看到 ,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首先是家庭趋向小型化 ,家庭户的平均规模缩小 ,核心家庭增多。1982年和1990年两次人…  相似文献   

5.
面向新世纪的农村家庭养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植友 《社会》2001,(6):19-2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我国跨进了人口老龄型国家的行列。过去人们常常谈到的是城镇老龄人口问题 ,而近年来 ,关于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讨论也日渐增多 ,并提出了很多对策。在新世纪到来之际 ,本文试就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作一探析。一、农村家庭养老现状。农村家庭养老 ,实际上是指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 ,“养儿防老”,“多子多福” ,“传宗接代”等观念是这一传统养老方式的反映。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发生的 ,农村老年人数量高于城市。据统计 ,1998年底 ,我国总人口为12 48亿 ,其中 ,城镇人口约3 79亿 ,农…  相似文献   

6.
家庭养老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弱化,主要原因是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竞争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社区养老的覆盖面太窄,发挥作用小;社会化养老还存在着接受的问题。该地区农村养老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养老方式日益弱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基础,探讨了正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传统宗族养老文化对农村家庭代际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新农保制度覆盖初期,农村老人参保对代际转移具有挤入效果,随着政策的深入开展,新农保制度对代际转移的挤出效应逐步显现.而宗族网络对家庭代际转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宗族为载体的传统养老文化依然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农保制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为中国的计划生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一群体目前日益步入老龄化,他们的养老面临一系列困境,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普遍较重,附加于计划生育政策上的政策性保障有限,养老风险较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功能不健全等等。为此,建议设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专项基金,以减轻独生子女养老的经济负担;独生子女父母要加强自我养老意识,为自我养老创造条件;加大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应对未来不断增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挑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使其逐渐成为家庭养老的可替代性选择等。  相似文献   

9.
浅议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伟贤 《社会工作》2008,(14):44-46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研究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意义出发,着重分析了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本文认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衰弱、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老人负担增加、老人孤独感增强和他们自身一些问题等五个方面是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7,(10):82-85
农村空巢老人作为农村老年人群体一个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结构中占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土地养老功能和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减弱,全社会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关注力不断上升。本文以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我省农村开展养老保险的迫切性 养老由家庭转向社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人口结构老化现象脱离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轨道而提前出现,这意味着我国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时序将大大缩小。从这个意义上讲,贫困地区的农村养老问题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养老问题,将同样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无疑又加剧了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因此,那种仅从经济发展的变动因素,机械地去理解人口的老化和养老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东省三乡镇的210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农村老年人丧偶后开始正式获得子女提供的经济供养;丧偶老年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其子女提供的经济供养,但获得子女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却很少;在失去配偶的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同时,丧偶老年人的家庭角色逐渐边缘化。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对丧偶老年人养老的承载能力止于物质层面,丧偶老年人生活、精神层面的养老需求亟待多元化养老主体的供给。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重视家庭生话,希望居住在家庭,生活在社区。据抽样调查统计,95%左右的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只有5%左右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因此,积极推行居家养老,提供服务,发挥家庭在中国养老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和居家养老在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结构转变速度日益加快,老龄化趋势明显。其中,失独家庭的数量、规模、增速等均快速提高;较之其他老年群体,失独老人的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丧失,养老问题更加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国失独家庭的经济供给、养老就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困境的分析,结合对相关制度、政策、体系等问题的研究,着重提出在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增加失独家庭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将征收的社会抚养费用于失独老人的养老救助以及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进,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家庭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这迫切要求为养老寻求一种新的途径。因此,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应当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保障体系,这是我国养老模式转型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邓万春 《社会工作》2011,(24):15-18
农村老年人进城养老是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农村老年人口分化而出现的社会养老新问题。农村老年人进城养老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照顾等养老模式形成挑战。应对农村老年人进城养老问题,在制度层面需取消城乡二元户籍限制;在养老服务理念和方式上则需社会工作的介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化和市场化: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刚 《社会》2002,(2):4-6
在中国农村 ,家庭养老作为一种非正规的约束机制 ,具有深厚的伦理和人文传统 ,在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救济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作为政府实施的正式约束机制也开始在农村养老领域中发挥作用。然而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并未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因此 ,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环境和目标模式的研究 ,必然有助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本文力图探寻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传统模式在面临现代社会挑战和在中国的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双重背景下的出路。笔者认为 ,社会化与市场…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11,(1):59-6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三门、路娇等地根据当地实际,建设了一批集居住、休闲、康复于一体的老年公寓,创造了台州农村养老新模式,已成为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亮点之一。这些农村老年公寓养老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变传统的家庭养老为集中居家养老,具体做法为:一般由村集体出钱兴建老年公寓,  相似文献   

19.
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1.32亿人年逾花甲,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还多,今后20年还要以每年平均3.2%的速度递增。“421”结构将成为城镇和部分农村家庭的主要结构形式。老龄化社会的出现,对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和现有老年福利机构的承受力都将是严峻的挑战。同时,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养老事业的需求也将越来越普遍、越迫切。作为最具有区域优势和建设潜力的农村福利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养老模式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和病残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儒家文化为视角,提出构建契合儒家文化的农村养老模式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即巩固家庭养老的地位,发挥社会养老主体作用,发挥自我养老补充作用和社会养老服务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