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洲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尽管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然而,就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来说,总是和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疆绿洲经济的二重性表明,绿洲经济的特点,必然受绿洲特点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绿洲的一些特点。新疆绿洲的特点和绿洲经济发展的要求,试析如下: 1、绿洲的封闭性与绿洲经济发展的开放要求。绿洲经济的封闭性,是新疆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使自然经济处在一个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绿洲生态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出现了一股研究绿洲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 ,在各种报刊发表关于绿洲的文章三千多篇和一批专著 ,关于绿洲的定义有二十多种 ,深入探讨绿洲的特点及绿洲演进规律 ,对西部大开发和实现干旱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曾在《新疆绿色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新思路》一文 (《新疆社会经济》 1 999年第 6期 )中提出“大绿洲生态经济”的新概念 ,希望能展开讨论 ,有利于对绿洲的深入研究。一、对绿洲认识的误区绿洲是干旱地区相对于荒漠区域的经济地理景观 ,是以人为实践主体的人口、资源、环境和…  相似文献   

3.
一、绿洲人口就业的特点新疆绿洲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新疆人口就业的特殊性,绿洲经济与一般的内地省份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在内地经济区域是连片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在空间上是紧密衔接的,而在新疆绿洲与绿洲之间在空间上则相隔着数十百公里的戈壁沙漠,这种地理上的差异带来了资源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的特殊性,人口就业的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地域分散。由于新疆绿洲呈点串珠状的分散分布,形成绿洲人口就业区域的分散。1990年全疆就业人口617.65万人,占总人口的40.75%,分布在全疆16个地州市的79个县市中的844  相似文献   

4.
在新疆,绿洲生态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绿洲经济,曾为干早、半干早地区,孕育了古老的文明。绿洲经济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它具有二重性,包含着两个系统。一是绿洲生态系统,二是建立在这一系统之上的社会经济系统。二者之间既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又进行着自然力与人力作用的相互转化。基于绿洲经济系统必须依赖于绿洲  相似文献   

5.
回顾新疆近百年来生态环境演化的过程,可以发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是区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二是环境质量的明显下降,使新疆脆弱的生态系统向逆行方向发展,并已开始影响人类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疆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正负影响,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相得益彰,成为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这是新疆面向21世纪的重大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自然资源开发与和生态环境 新疆存在着冰川、森林、草原、绿洲、荒漠、沙漠生态系统,并呈现出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结构状态。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山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8.4%,其高山冰川是新疆重要的水源地,森林、草原、绿洲从高山到盆地边缘依次展现,呈带状垂直分布;在盆地的水平分布上,戈壁荒漠漫布于沙漠与绿洲之间。森林、草原、绿洲、荒漠和沙漠五个生态系统分  相似文献   

6.
中央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 ,面向新世纪作出的宏伟决策。西部地区各族人民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 ,如何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机遇 ,开创新世纪发展的新局面 ?个人结合新疆绿洲、绿洲经济的特点 ,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西部开发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 ,约一半面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其经济活动的中心是有限的绿洲 ,这是干旱地区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保护好原有的绿洲 ,建设和发展新的绿洲 ,才能保证许多开发项目得到落实。所以 ,要进行西部开发 ,就有必要对绿洲和绿洲经济的特点 ,有一个简要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垦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由人工绿洲替代了荒漠和天然绿洲,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而且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了78.81%;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协调度降低,已近临界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绿洲农业开发向更深层次迈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三十多年来,国家对新疆地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开发。随之,大批内地各族人民通过技术支援、劳力支边、智力支边、上山下乡等不同形式,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部和南部汇流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此举,一使新疆的传统民族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新疆的民族成份已由过去的13个增加到47个;二使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现代企业,在以传统的游牧经济和绿洲经济为主的新疆相继拔地而起。新的民族成分的构成和新的产业经济的出现,对不同民族社会群体关系,对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  相似文献   

9.
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甲金研究员负责的“七五”规划重点课题《论绿洲经济──干旱地区的生态经济》,其最终成果是专著《绿洲经济论》。这项成果受到学术界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被新疆自治区推荐为“五个一工程”的一部好书。中国工程院石玉林院士及经济、环保等方面专家相继在《人民日报》、《新疆日报》、《自然资源》等报刊发表了评论文章。这项成果认为,水、土地、草原、森林是绿洲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它们既维护着绿洲生态系统的不断循环演进,又为绿洲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发展绿…  相似文献   

10.
这是本人1983年冬写的一篇论文,其中关于新疆的两害——沙漠化和盐碱化的概况,是已经发表过的。这篇文章主要是试图论证绿洲是怎样形成和怎样变化的,目的如题所示:认识绿洲,保住绿洲。最近自治区政协部分委员提出一项提案,呼吁《紧急挽救濒临毁灭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这一呼吁反映了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果不堪设想。如何指导新疆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如何指导新疆的农业生产,这是关系到新疆生态前途的头等大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之,不揣谫陋,将这篇文章发表于此,以期引起更多的人注意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汉唐以来,天山南北的绿洲区域经济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汉唐时期,重视环塔里木周缘丝绸之路的战略地位,天山南路成为绿洲农业重心,绿洲经济呈现出南农北牧发展模式,经济重心在天山南路;清朝统一新疆后,由于平定准部及沙俄等因素的影响,天山北路逐步成为经营重心。天山南北经济的差异及变迁,体现着区域社会发展历程,有着时代的必然,但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生态、社会诸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盛世才主政新疆后,在诸多因素的促使下,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田水利发展的措施,特别是修建一批小型水利工程,适应了新疆绿洲农业干燥少雨的气候环境,与以前的农田水利建设相比呈现出不同特点。这对当时新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善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为此后的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一、新疆市场的基本特征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新疆的自然、历史、文化等区情特点,均对市场的发育、发展及其运行产生着深刻地影响,使新疆市场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和特征.(一)市场具有相对封闭性、分散牲和区域性.受新疆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及社会人文特点的制约,新疆市场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分散性.从地理上看,新疆地域辽阔,被三大山脉分割为两大盆地.新疆的北、西、南三面的边界被高山所环绕,向东又远离我国各经济区,整个大环境就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从新疆内部看,中部横亘的天山把新疆分割为南、北疆两大块.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各绿洲散布在两大盆地边缘的各河流的洪积冲积扇上,并被沙漠、戈壁所分割,使绿洲的分布既封闭又分散.从社会人文特点来看,一是新疆地广人稀,人口分布“大分散、小集中”;二是新疆是多民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连续夺得十六年丰收,农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199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84.91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9倍,年均递增8.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78元,比1978年增长4.82倍,年均递增12.5%,创造了世界上荒漠绿洲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范例。根据荒漠绿洲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特点,在资源开发中实行合理利用与积极保护的方针,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率,是保证新疆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合理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的干旱地区,虽然降雨稀少,气候干燥,但大部分地区多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充足的光热资源。下面以新疆为例,谈谈能源开发与绿洲经济发展问题。一、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循环发展,就是因为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6.
李并成 《西域研究》2012,(2):46-53,143
作者经实地考察及有关史料考证,发现新疆渭干河下游有一片面积约800平方公里的遭受沙漠化的古绿洲,古绿洲上遗存众多的古城址、遗址。文中对于这片古绿洲唐代的土地开发状况及其沙漠化发生的时间、原因和机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和新疆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新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防灾减灾形势更为严峻,而且气候有暖干向暖湿发展的趋势;但因气候变暖的同时降水增多,河流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使水资源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环境,荒漠的面积扩大,绿洲总体和交错过渡带面积减少。由于新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新疆水资源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从而大大的影响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期新疆绿洲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中央决定将新疆列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省区,建设新疆特大型优质棉生产基地、甜菜糖料基地、新的粮仓、畜牧业基地、优质瓜果基地.但是新疆发展绿洲农业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1、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属北温带干旱气候,平原地区年降水大多在10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高达1 000毫米以上.生态系统中,理化作用强烈,而生物作用微弱.处于戈壁边缘的串串绿洲,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栖息之地,面积仅占全部国土的3.53%,全区森林复被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作为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区域内经济中心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 ,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新疆地处西北边陲 ,地域辽阔 ,绿洲经济特征显著 ,社会经济发展与内地沿海省区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之中 ,而城市化进程对推进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新疆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及城镇规模状况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 (城市与城市 )、线 (城市与联系通道 ,主要是交通线 )和面 (城市…  相似文献   

20.
从空间布局上论,新疆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工业布局主要偏集在天山北麓的铁路沿线一带;二是城市未能成为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新疆的大多数城市的建立,主要是行政管理的需要,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新疆共有城镇131个,其中城市16个,市镇115个,城市体系不合理。新疆现有城镇依然有着“绿洲城镇”的特色,由交通线路把它们连成串珠。新疆城市体现以一个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多民族杂居的特色,城镇辖区内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很高,城市经济结构以初级制品业为主,城市之间相距较远,交通和通讯事业落后。新疆城市对周边腹地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