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女登是炎帝之母。女登是人而不是神,与神话人物九天玄女无涉。女登是位传说性的历史人物,她生活于距今七千年前后的前仰韶文化与仰韶文化的交替之际。有蟜氏族一女子,与少典氏族一男子通婚而生下炎帝。文献传说,女登“感神龙首”而生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女始祖;民间传说,她发明了蜂业,为中华“蜂业之祖”,还发明了草鞋、蓑衣、围裙等物质文化。炎帝“寻母”“抬母”的传说故事,体现了炎帝的孝道精神;女登所创造的女登文化成为姜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登祭祀中的排灯会、抬社火等民俗文化与女登、炎帝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开发和利用女登文化这一独特文化资源,对提升农民精神素质,塑造村容村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代天台宗高僧受登住杭州天溪大觉寺三十七年,世称"天溪和尚"。天溪受登及其弟子在明末清初天台宗的弘传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受登非智旭嫡传弟子,而是桐溪雪松正性的弟子。受登被看作智旭的弟子,源于灵耀的含混表述。智旭有弟子性旦。性旦早逝,无弟子可传,于是将衣钵托天溪代传,天溪受登后将性旦的衣钵传给自己的徒弟等庵代继。等庵长期住于智觉教寺。受登现存《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一卷、《准提三昧行法》一卷、《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药师三昧行法》一卷四种。受登弟子众多,最重要的法嗣是灵乘、灵耀。  相似文献   

3.
旧戏舞台上武生出场时,往往先朝后退几步,鼓足气力,“哇呀呀”大喊一声,然后“登、登、登”冲上台去。这叫做“上场风”。 这“上场风”可谓精通“以退为进”的艺术辩证法,后退的这几步,至关紧要啊!试想:要是不先后退几步,积蓄好力量,上台去有那么一股“登、登、登”的冲劲吗?“哇呀呀”一声能喊得如此响亮、虎虎有生气吗?做不到这两点,“上场风”不免要大打折扣,威势没有了,自然就暗然失  相似文献   

4.
登州、莱州地处山东海防的前沿,对明代海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代登莱巡抚的设立,是与明末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登、莱地区的海防战略地位密不可分的。明代登莱巡抚共有13任,有固定的驻所和辖区,负责地方军务,主要是抗击后金。明代登莱巡抚政绩良好,在明末辽东战局和维护山东海防安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各种原因,它并未能挽救明王朝的危亡。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登”,实为“癹(ba)”字之误。 据《说文解字》段注称:“‘皋,气白之进也……’气白之进者,谓进之见于白气滃然者也。……皋有训泽者,《小雅》‘鹤鸣于九皋’,传曰:‘皋,泽也’。泽与皋,析言则二,统言则一。”可知“皋”的本义即沼泽。再看“登”字。据《说文》,“登”字的本文为上车,引申为凡攀上高处的动作皆曰“登”,如《左传》成公十五年“登丘而望之”,《礼记·曲礼》“登城不指”。“东皋”可泛指东边的沼泽,既为沼泽,盖为低湿处,就不当说“登”,故作“登东皋以舒啸”于文理不合.  相似文献   

6.
目前本科成绩核查系统存在很多缺陷,要不断在各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完善,避免错登、漏登等情况发生,提高成绩核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对于角动量耦合的克莱布希-高登系数,因为计算非常复杂,量子力学教材上一般不作计算,而由查表确定.以轨道自旋耦合为例,计算了它的克莱布希-高登系数.  相似文献   

8.
古文献中对提鼓和早期进谏方式的记载表明,登闻鼓最先可能指古代上朝进谏时手中所拿的一种小鼓,但后世的登闻鼓就其形制来看,则当肇始于西周时的路鼓制。  相似文献   

9.
张远 《东方论坛》2013,(1):60-65
著名印度英语作家安妮塔.德赛的小说代表作《鲍姆伽登的孟买》以二战前后和独立战争时期的印度为背景,生动描绘了德国犹太人鲍姆伽登的流亡生活和内心世界。结合作者经历,从语言的四分五裂、文化身份的迷失、过去与现实的反差及中心与边缘的疏离等角度,以"分裂"为核心,着重考察鲍姆伽登在不同层面上支离破碎的生存状态,并深入剖析鲍姆伽登身上承载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0.
胡赳赳 《社区》2010,(11):20-21
人直到入土为安那一天.都在走台阶。跟登黄山一样,登的时候你不觉得有云,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旁边有人提醒你回头看一下,云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1.
登闻鼓旧时,从县衙至皇宫,各级衙门门口均悬一面大鼓,供百姓告状时击用,官员闻鼓声即升堂问案,该鼓称“登闻鼓”。《辞海》:“古时统治者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上闻,以伸冤抑,或陈谏仪,称为‘登闻鼓’。”榆次县衙门口东侧所悬之鼓即是。据传,早在尧舜时,即有“敢谏之鼓”,让  相似文献   

12.
札记二则     
一、“登轼而望之”解《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中的“登轼”一词,在现今流行的注泽本中,不外三种解释。第一、“轼,车前供乘者扶手的横木。”①第二、“轼,音式,古代兵车皆立乘,轼,是车前扶手的横木,在全车是最高的地方。”②第三、“登轼,攀登车前横木。”③或“轼,古代车箱前面扶手的横木,位置最高,登上可以望远。”④这里,“攀登”或“登上”都是。在全车是最高的地方”这个意义上生发出来的。“登上可以望远”又具体化  相似文献   

13.
《华人时刊》2012,(2):80
1月30日是春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一大早,金坛市委书记方国强、常务副市长许小波等来到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看望慰问钱海鹏海归创业团队,了解企业新年开工情况,与博士们共话新年发展。钱海鹏博士,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经  相似文献   

14.
在《登泰山记》中,朱孝纯不能仅被视为游览活动的陪同者,而应看作登山观日的发起者。姚鼐沿着一条被“预设”的路线游览,朱孝纯则是游览路线的设计者。作为对话者,朱孝纯参与《登泰山记》文本建构,为游记增添了想象之辞。  相似文献   

15.
更登群佩不仅是藏族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文章就更登群佩的生平进行了评价,并对他在藏文化发展中做出的功绩做了肯定。  相似文献   

16.
早听人说,卢星堂作画十分潇洒利落,从尺幅小品到鸿篇巨制,不假一根草稿线,成竹全在胸中,“登登登”几下子上了架子,人便似醉了过去,笔起笔落,非到饥肠如鼓、大汗淋漓不歇手。 后来相识相知,觉得卢星堂岂止是作画如此,他这大半生也全醉迷在山水画艺术之中。卢星堂生在常熟,父亲是虞山画派的传人之一。家学渊源,耳濡目染,穿着开裆裤就在村头巷尾到处涂鸦,  相似文献   

17.
对于角动量耦合的克莱布希-高登系数,因为计算非常复杂,量子力学教材上一般不作计算,而由查表确定.以轨道自旋耦合为例,计算了它的克莱布希-高登系数.  相似文献   

18.
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是桐城派领袖姚鼐晚年倡导的著名理论;《登泰山记》是其中年创作的优秀篇章,也是桐城派的代表性作品,并被作为古典文章名篇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当代众多文学史家以姚鼐晚年提出的理论逆向诠释其中年的作品,认为《登泰山记》是体现其三合一理论的典范之作。在钻研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紧扣《登泰山记》的原文特质和作者意图,可以证明:《登泰山记》中既无义理,也无考据,它只是一篇纯粹的辞章之作;作者以客观、冷峭、拙涩、凝练之笔,抒写清朗、空灵之境和浩然、超然襟怀。由此可以推论:作品特质、作者意图和历史背景为诠释活动设下的界限不可跨越,否则,任何诠解都难免与事实枘凿。  相似文献   

19.
《瀛奎律髓》“登览类”诗歌多以人文景观为登览地,内容丰富多样,景物描写多以俯视的视角作鸟瞰式的整体把握,诗歌风格以豪迈悲壮为主;“山岩类”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游览地,内容较为单一,多以平视和仰视的视角、移步换景的方式进行景物描写,诗歌风格以清丽闲淡为主。二者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方回的分类有其合理性。将“登览”与“山岩”细致区分为两种不同类别,体现了《瀛奎律髓》的“诗格”性质。  相似文献   

20.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名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