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伯民族主义兴于十九世纪上半叶。它由复兴阿拉伯文化的启蒙运动逐步发展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运动。叙利亚以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源地。外来的专制统治和殖民压迫,是阿拉伯民族 相似文献
2.
一、繁重的赋税、王室的豪华与人民的穷困阿拔斯朝时期,政令苟,赋敛繁。马蒙时代(813—833),每年仅土地税的现金收入,即高达四亿二千五百四十八万第尔汗。就省区来说,埃及每年为二千三百零四万第尔汗, 相似文献
3.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对阿拉伯国家的征服从赛里木一世(1512—1520)起,奥斯曼土耳其人陆续征服了阿拉伯各国。1516年春,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素丹干骚,进兵阿勒颇,企图支援波斯的萨法威王朝,阻止赛里木东侵。8月24日,配有火炮等武器的土耳其军队,在阿勒颇北面的达比格草原,击败马穆鲁克骑兵,干骚摔死,阿勒颇失守。接着,大马士革、贝鲁特等城市相继陷落,黎巴嫩山区 相似文献
4.
一、东侵的原因欧洲和东方的历史一些学家,把十字军东侵说成是基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争夺圣地耶路撒冷的战争。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十字军东侵绝不是一场宗教战争,而是宗教外衣掩盖下的欧洲教俗两界统治阶级对东方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入侵。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重新分割殖民地的一场肮脏战争。大战期间,英、法等帝国主义策划了一系列奴役阿拉伯人民、瓜分阿拉伯国家的阴谋。这里仅举三个事例。一、侯赛因——麦克马洪信件 相似文献
6.
1920年,伊拉克爆发了反对英帝国主义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的人民起义,领导起义的是地主、资产阶级上层的民族主义者,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爱国宗教领袖.起义主要在广大农村和游牧区进行,大城市同时开展了政治斗争.知识分子和中下层军官在宣传鼓动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埃及1919年起义的爆发,叙利亚阿拉伯政权的建立,伊朗革命的高涨,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伊拉克人民的反英斗争. 一次大战后,英国背弃“使长期受土耳其压迫的人民获得完全和最终解放”的诺言,利用它 相似文献
7.
一、阿拔斯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747年6月,波斯血统的释奴艾布·穆斯林,以减轻赋税为号召,在呼罗珊(今伊朗的霍腊散)举行起义。伊拉克的哈瓦立吉派乘机起事。呼罗珊和河中地区的农民,纷纷携带武器,投奔艾布·穆斯林。呼罗珊省会木鹿附近约六十个村庄的农民,同时揭竿而起。手工业者、商人及部分德赫干(波斯语dihqan的译音,封建统治者的一种称号)也参加 相似文献
8.
从公元前八世纪起,南阿拉伯(也门和哈达拉毛一带)相继出现了一些早期的阿拉伯国家,产生过有名的滨海文明。赛伯邑国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115年,也门的阿拉伯望族赛伯邑人,曾建立过赛伯邑国。极盛时期,拥有整个阿拉伯地区。赛伯邑国起初立都马里卜西面的绥尔瓦赫,后迁 相似文献
9.
10.
11.
1925年,叙利亚爆发了地主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反对法国殖民统治和军事占领的大起义。法国托管叙利亚后,在叙利亚推行一整套罪恶的殖民制度。政治上,叙利亚的行政大权完全掌握在法国高级专员手里,地方权力全部由高级专员的代表和亲法分子把持。为了 相似文献
12.
马穆鲁克(意为“奴隶”)王朝是继艾尤比王朝之后,由一批外籍奴隶在埃及和叙利亚建立起来的封建军事寡头政权.按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和掌权者的族别,可分为马穆鲁克前朝(1250——1390)和马穆鲁克后朝(1382——1517)两个时期.前朝的统治者主要为突厥人和蒙古人,艾尤比朝素丹撒利哈把他们买来做禁卫军,驻扎在尼罗河边的劳达岛兵营内,因此,史家称之为白海里系马穆鲁克(埃及人把尼罗河叫做“白海里”,意为“大河”).后朝的统治者,大多数为塞加西亚奴隶.他们原是前朝素丹盖拉 相似文献
13.
14.
斗胆吹点小牛,二十多年前大陆阅读、出版琼瑶小说最早、最多者,鄙人当算一个。
1984年,出版社领导提出:编辑不能守株待免,要扛枪外出主动打猎。那时我刚跻身出版界,没有什么业内朋友。经友人介绍,认识时在《收获》当编辑的唐代凌先生。 相似文献
15.
两个女人在明争暗斗了3年之后,突然同时指责对方是第三者。最后关头,事情出现转机……不计得失,真心相爱2002年8月,我大学毕业后受聘于北京一家集团公司做财务管理,詹世京是公司当时的总经理。初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并不好,这个离婚两年多的男人,不到40岁就已经秃顶了。但不久,当我亲眼看到他与合作商谈判,凭机智和魄力为公司挣回百万元的利润后,便对他肃然起敬。谈判结束后,我注意到詹世京用手捂着胃部,眉头微皱。乘别人不注意,我悄悄塞给他一块巧克力。他冲我微微一笑,夸张地张大嘴咬了一口巧克力,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现在想来我都…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世纪初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科层组织(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的“理想类型”做出了精彩的描述。在他的眼里,科层组织总体上代表了理性和效率,而且组织的科层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韦伯的研究刺激了人们对科层组织的兴趣。30多年之后,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科层组织也有非理性和低效率的一面。之后,菲利普·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nick)、彼得·布劳、阿尔文·古尔德纳(Alvin Gouldner)等人走上了默顿开辟的道路,他们的经验研究证实了默顿最初的假说。尽管这些研究者对科层组织的墨守成规和压迫性给予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在米歇尔·克罗齐埃[Michel Crozier,当代法国著名组织社会学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