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据国内外有关专家考证,达斡尔族为东北古老民族契丹人的后裔,早在13世纪初,就居住在黑龙江北岸。清朝初年,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族开始大批南迁至嫩江流域,齐齐哈尔是南迁的达斡尔族聚居的重要地域,从此这里成为达斡尔族的第二故乡。本文试就达斡尔族迁徙齐齐哈尔的原因、经过及部分外迁的情况加以简要论述。一、达斡尔族迁徙齐齐哈尔的原因达斡尔族13世纪初居住生活在黑龙江流域西起石勒喀河,东越额尔古纳河,沿黑龙江直到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牛满江(今布列亚河),北到外兴安…  相似文献   

2.
达斡尔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勤劳勇敢的民族。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史学界有两种观点,即蒙古分支说与契丹后裔说。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达斡尔族简史》,通过对契丹族的历史变迁和达斡尔历史传统,以及契丹和达斡尔在语言、生、产生活方式的共同点之比较与考证,确认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解决了久悬不决的族源问题。  相似文献   

3.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一九九○年人口普查为十二万人。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是一个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十七世纪前,达斡尔族业已发展成为黑龙江流域各民族中经济文化最先进的民族,为开发和驻守祖国北部边疆做出了贡献。在达斡尔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达斡尔族妇女以其聪慧的才智,辛勤的劳动,女性的温情,影响着达斡尔族历史的发展。本文谨就达斡尔族妇女在达斡尔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九四九年前),在生产、生活及社会中的作用作一概述,有失当之处,请同志们给予批评匡正。  相似文献   

4.
靠在敞亮的窗边,轻声念着波德莱尔的诗,看金色的阳光在屋子里静静地流淌,听一个个音符悄然滑落,我支起了久不开工的画架,脚步在窗前滞留。哲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站在这扇窗户面前,窗户让眼睛有了停留的机会,阳光、红花、绿树、鸟儿,这窗里就有着一幅印象派画作。  相似文献   

5.
达斡尔族当代文学概评托娅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许多世纪以来,达斡尔族人民创作出无数神话、传说、史诗、歌谣、故事,但是由于达斡尔族一直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清代之前的达斡尔族文学完全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直到清中叶才开始出现以满文创...  相似文献   

6.
达斡尔族在不同时期经历了显著的文化变迁,近年学界对之作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主要从七方面考察了清朝至清末民初时期达斡尔族的文化变迁概况:一是中国达斡尔族的文化变迁概况研究;二、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变迁;三、达斡尔族体育文化变迁情况;四、达斡尔族文化变迁与教育的关系;五、达斡尔族农业方面的文化变迁;六、达斡尔族婚姻习俗变迁;七、具体包括法制变迁和经济模式变迁。  相似文献   

7.
有清一代,随着满语文在达斡尔地区的推广,达斡尔族民间出现了借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的现象,达斡尔族人创制出的“达呼尔文”在本民族社会广泛使用。敖拉·昌兴及其继承者的文学创作实践促进了“达呼尔文”的使用与推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达斡尔族知名学者恩和巴图等对“达呼尔文”进行积极的改进与规范,达斡尔族的一些学术机构也为“达呼尔文”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身在空中未必是飞翔,也可能是坠落。我很容易就打开了客厅的窗户,把身子探进去,看到窗户内侧摆着一把椅子。我猜想,房屋的主人不久前曾坐在窗户前,背对着窗户,借着窗外透进来的阳光看过书。  相似文献   

9.
达斡尔族是生活在中国北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达斡尔族的族源探讨始于清前期,形成了满族同源说、源于蒙古说、契丹后裔说,源于室韦说四种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意为“耕耘者”,是达斡尔人的自称,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清康熙初年,出现了“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研究认为达斡尔族人可能是辽契丹族的后裔。清代,达斡尔族被编入八旗,并不断被征调镇守边关,甚至被远戍新疆,  相似文献   

11.
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多少年来,对达斡尔族的族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些不同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使得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复杂化,在客观上造成了人们对达斡尔族的族源认识不清。因此,这个问题不仅是达斡尔族人民关心,也是民族史学界希望早日澄清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达斡尔族的文化源流及其在不同时期经历的显著变迁进行了回顾与梳理:达斡尔族早期与汉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其发达的农耕文化;清朝和民国时期,达斡尔族文化与满族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碰撞与交融;伪满时期,达斡尔族遭受了文化侵略和奴化教育;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受到了切实的尊重。本文试图揭示文化接触与变迁的共性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田野作业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的理论知识,主要从达斡尔族信仰习俗、礼仪习俗、丧葬习俗、禁忌习俗、原始医术这五个方面着手分析研究,探讨达斡尔族原始宗教思想对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可以说在达斡尔族的许多风俗习惯中体现出其原始宗教的印迹,达斡尔族原始宗教对当时的达斡尔族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此论题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达斡尔族历史文化有积极意义,并能为此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经济因素在索伦部民族分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由于经济形态的差异,鄂伦春、达斡尔先后在索伦部中被识别出来,各部族得以能够区别自我与他者的差异,从而认同于自我,区别于他者。其中,达斡尔人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起到了类族辨物的作用,促进了达斡尔人的认同,也为鄂温克、鄂伦春两族之间的区分降低了难度。在清朝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索伦部的经济属性被政治属性所冲淡。  相似文献   

15.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在长期同各个兄弟民族的语言接触中,达斡尔语保留了古老的蒙古语族词汇,从满语、汉语和其他外语中吸收了借词,从而使达斡尔语词汇日益丰富和纷繁,语言表达系统更加完善.从达斡尔族语言的变化能够体现出历史上达斡尔族与各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情况,是研究考察民族发展史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6.
达斡尔族传统工艺美术,是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达斡尔族生活史中,始终像一面光洁的镜子,反映出达斡尔族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因此,对它的研究整理,对于了解达斡尔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及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美化人民的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乌钦”,也叫“乌春”,是达斡尔族民间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早在2006年,“乌钦”就已经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钦”对一个拥有英雄史诗的民族来说,是一种类似于希腊与罗马神话传说的文化精华,它既传承了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社会生产知识,同时也宣扬了伦理道德规范,是一个浓缩着达斡尔族历史精神和繁衍生息的标识.达斡尔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乌钦”说唱的传承和发展就更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达斡尔族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族人大多有信奉萨满教的传统。萨满教是兼具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多神教。作为达斡尔族萨满教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萨满歌舞音乐,是植根于原始社会渔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19.
选取《眷恋故乡》《达斡尔母亲》《达斡尔style》三首新创作达斡尔族歌曲的歌词创作进行评析,三首歌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民族音乐在传承和创新上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歌词文学性的不足,达斡尔族歌曲的歌词创作应该以传承为基础,以创新为途径,提高歌词的感染力,不断繁荣民族音乐,彰显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20.
达斡尔族在新疆定居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统治者在平定了当时在新疆制造叛乱的大小和卓势力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西北边塞的驻防力量,将东北地区的达斡尔、鄂温克、锡伯、满等诸族兵士合编为旗、佐,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